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国市场份额持续流失,印度市场能否成为苹果的救命稻草?-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6:44:4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摘要然而,一个好的双赢的商务协议仍然会带来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并没有体现在股价中。苹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下降,其生态系统也不够强大,无法阻止消费者更换手机。苹果本财年在大中华地区的营收将减少1

摘要

然而,一个好的双赢的商务协议仍然会带来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并没有体现在股价中。

苹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下降,其生态系统也不够强大,无法阻止消费者更换手机。

苹果本财年在大中华地区的营收将减少150亿至200亿美元。

即使我们在谈判中看到一些进展,苹果也不太可能从中获益。苹果在中国的生态系统非常糟糕。支付、音乐、应用、视频等大部分服务都是由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公司提供的。本财年苹果在大中华地区的净销售额将下降20-30%,投资者应该做好了准备。

01

太乐观

在5月份关税上调后,苹果的股价修正了近20%,从210美元跌至175美元。然而,在过去的几天里,苹果的股票一直呈牛市趋势。华尔街仍在考虑未来几周达成某种交易。大中华区对苹果股票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过去三个季度,净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中华地区的大幅下滑。

苹果管理层将在华销售下降归咎于经济增长放缓。不过,其他面向消费者的公司继续呈现强劲增长。例如,阿里巴巴上个季度的核心商业增长达到了可观的40%。因此,我们可以说苹果在中国销量的下降主要是公司特有的。

来源:苹果公司申请

在上一份年度报告中,苹果显示大中华区净销售额为520亿美元。这相当于苹果总收入的20%。过去两个季度,该地区的净销售额大幅下降。

图:12月结束的季度。来源:苹果公司申请

图:三月末季度。来源:苹果公司申请

苹果公司报告称,过去两个季度累计下滑25%,从310亿美元跌至233亿美元。

苹果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触及大中华区50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监管机构没有提及任何有关苹果禁令的内容,但他们有几个工具可以限制苹果在该地区的潜力。我相信苹果在中国已经达到了顶峰,在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该地区的净销售额持续下降。

02

对本季度的影响

与前两个季度相比,本季度的降幅可能会更大。随着5月初关税的提高,人民币大幅贬值。人民币走软使苹果产品在中国更贵。双方更激进的言论将对中国对苹果产品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图:美元对人民币。

图:2018年第三季度结束的6月。

去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净销售额为95.5亿美元。如果苹果公司在未来两个季度继续出现类似的下滑,那么大中华区在19财年的净销售额将不到350亿美元。苹果很难弥补在其他领域或地区的收入损失。

苹果在印度投入了大量资源发展业务。但是,这个地区的收入基础仍然非常小。此外,苹果在该地区正面临新的挑战,这实际上已导致高端智能手机类别的市场份额下降。

03

苹果在中国的生态系统

苹果在中国的净销售额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较差。大多数服务都由两大巨头提供: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家巨头垄断了音乐、支付、视频流媒体和其他服务的大部分。

腾讯还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可以在其中推出小型节目。这些较小的应用程序位于应用程序商店之外,因此降低了苹果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去年,腾讯宣布拥有100万个微型程序,每天有2亿活跃用户。

腾讯的迷你程序也让用户更容易切换到其他替代品。因此,如果他们觉得旗舰iphone的价格水平非常高,他们可以转向小米、Oppo或其他选择。苹果在欧洲和美国的生态系统要强大得多,这使得该公司在为旗舰手机定价时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苹果近期的营收将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这可能对其营收和利润产生重大影响。高盛(Goldman Sachs)此前估计,苹果在中国的禁令将导致其每股收益下降29%。即使我们没有看到完全的禁令,更大的监管障碍和贸易带来的负面情绪肯定会导致未来几个季度的净销售额大幅下降。

苹果目前的市盈率接近16倍。考虑到该公司在中国面临的挑战,这一估值水平相当昂贵。另一方面,在当前的股价水平上,任何有关交易方面的负面消息都可能给苹果股票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04

投资者展望

如果当前的紧张局势继续下去,苹果将失去很大一部分收入和利润基础。苹果在中国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这可能导致该地区的迅速衰落。人民币走软对该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苹果很有可能公布令人失望的本季度业绩,因为加征关税是5月初才出台的。

本文作者:Bluesea Research,美股研究社(公众号:meigushe)http://www.meigushe.com/——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美国科技股和中概股,对美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美股研究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