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经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长宁县及周边县市接连发生余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为宜宾市提前10秒发出地震预警,成都市更是提前到61秒。
研究表明,预警时间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预警时间10秒减少39%;预警时间为20秒减少63%。目前,伤亡人士还在变化中,尚未有准确的伤亡比减少的比例。不过这款地震预警系统却刷爆了朋友圈,网友们均在感叹科技的进步。但这款系统做到的是“预警”并非“预报”,究竟何时能攻克地震预报这一世界难题?
“大喇叭”预警刷爆朋友圈,这款系统蕴含哪些黑科技?
四川省宜宾市发生了6.0级地震,但是震感最强却爆发在朋友圈。地震发生之前,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地预警了本次地震,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初步统计表明,成都市的180个学校、110个社区收到预警,宜宾市、乐山市、成都市13个区县等开通了广电和互联网电视地震预警的区域发出电视地震预警提示。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雅安市等3个县的4个农村场镇提前7秒-65秒发出预警。
据悉,该预警技术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大陆地震预警中心提供。早在2018年5月,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启用了地震预警“大喇叭”,通过社区广播、手机、电视等多途径,在地震波到达前提前预警,有效保障社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宜宾地震是“大喇叭”预警系统的首秀。
以往的地震信息都是在地震发生后才能得知,此次不仅在提前得知地震级数而且能够精准地预测到地震到达时间,该系统中究竟运用了哪项黑科技。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地震预警的原理就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的速度快,当地震在震中开始发生的时候,通过地震预警网的监测,实现对地震还没有波及的区域,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警报。”
这套地震预警系统其实是一个全自动化的物联网,安放在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的传感器将地震波实时传输数据便可到达地震预警的目的。对传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网络和计算机便可以知道地震发生的位置和大概震级。
目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建成5000多个地震预警监测台站,遍布全国各地,与全国31个省份的市、县地震部门合作建设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6.6亿人的世界最大的大陆地震预警网。随着大陆地震预警网的部署,中国成为继墨西哥、日本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技术能力的国家。中国的应急产业也在逐渐兴起,援引上游新闻的数据,我国应急领域相关产品和服务产值达到近万亿元。
预警不等于预报,AI技术究竟能否破解地震难关
应急产业作为国内的新型产业,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且造福社会。我们或许沉浸在此次的地震预警系统带来的震撼,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预警系统并不是真正地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预警系统向震中周边的地区发出警报,并测算出地震波到达的时间,并非在地震发生前未卜先知的“地震预测”。
如今,地震预报工作依旧是世界公认的技术难关,尚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破解。近几年AI大行其道,研究人员也在尝试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来攻破这一难关。今年3月6日外媒报道,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学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正在使用英伟达的GPU、AI 和深度学习开发一种更智能的地震预警系统。该系统开发一个神经网络,利用三个NVIDIA GPU的计算资源,从南加州地震记录的25万多个地震记录数据库中分析信息。
神经网络的运用或许可以将以前认为无意义的噪声,通过分析和对比精确地指出模拟断层会在何时滑动,这是地震预测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但这项技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在现实的恶劣环境下,传感器如何及时获取信息,算法能否实现快速计算海量数据均是未来技术需要攻克的难关。
很多人对于目前AI在地震预测上释放的能力仍存有疑惑,神经网络对数据的分析依旧是停留在对以往熟悉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于新的数据很难纳入其计算进程。例如,百年一遇的地震,AI的预测能力便会大打折扣。
虽然,我们期望自己把握地震到达的时间,从而减少地震带给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危害。但是AI技术的加持并不会马上就能化解这个科学界最大的玄学。
震前预测举步维艰,震后救援AI、无人机、机器人大显身手
震前预测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震后新技术的运用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虽然AI在预测地震的能力并未完全显现,但AI可以通过训练出一个了解地震如何损坏建筑物规律的模型,将该模型与数据相结合,便可以预测出建筑物对于冲击波的反馈,进而可以为政府、应急部门提供烈度速报图。
受灾地图的生成能够帮助救灾人员了解受灾人数最多的区域和建筑物损坏最严重的地方。将灾害强度与人数相乘便可以预估哪一地区受灾最为严重,便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破坏最强的灾区,第一时间抢救更多人的生命。
明确救援规划以后,救援工作便可有序开展。但往往救灾现场环境恶劣,救灾人员对于灾区情况的陌生会拉慢搜救工作的进度。如今,消费级无人机能够快速地传回灾区影像资料,极大地提高了搜救效率并且降低搜救成本。从2008年的冰冻灾害开始,无人机便开始应用在灾害救援工作上,无人机可以实现远距离搜救、远距离视频传输、投放食物和医疗设备,甚至可以进行无人机测绘,为救援工作提供进一步保障。无人机成本低、操作简单,因此得以在应急救援中被大量推广使用。
无人机可以帮救援人员探测情况,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到达难以到达的地方。如今,地面搜集机器人、空中搜救机器人、水下搜救机器人等海陆空全面覆盖,机器人计入人类无法到达的领域,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如今,很多灾后救援机器人已经应用在救援现场,如蛇形机器人,身长8米,可以攀爬20度的斜坡,能够进入狭小的空间内探测信息。灾后救援机器人的应用既可以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又能更加有效地救援被困人员。
宜宾地震实现地震预警能够减少受灾人数,但地震依旧无法预测,无情地夺走无数人性命。值得庆幸的是,技术的发展让灾后救援工作能够尽快开展,并且尽最大地可能解救受灾人员。截至发稿,地震共造成长宁县、珙县、高县等区县受灾,受灾人口142832人,因灾死亡13人。为灾区人员祈福,希望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远离自然灾害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