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小米还会被错估多久?-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5:52:0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小米从成立至今,其每一个举动,如砍掉渠道、实行低毛利率等,基本都背离传统,对行业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然而,正因为如此,它赢得了无数粉丝的拥戴,不但彻底激活了国内手机业,更成就小米全球第四大智能

 

小米从成立至今,其每一个举动,如砍掉渠道、实行低毛利率等,基本都背离传统,对行业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

然而,正因为如此,它赢得了无数粉丝的拥戴,不但彻底激活了国内手机业,更成就小米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地位。

小米的存在,改变了不少消费者的生活。同时,受惠于小米提前布局其他产品,也令消费者用亲民的价格享受到其他IoT智能硬件。

例如在香港,位于最热闹市区中心点旺角的小米之家几乎整日爆满,深受香港用户认可。但与此同时,小米作为一只港股,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是大相径庭,现价已离上市价腰斩。

图片来源:网络

著名投资家彼得·林奇曾说过: 如果你平时在自己的工作场所或者附近的购物中心时能保持一半的警觉,就可以从中发现非常出众的优秀公司,你日常生活环境正是你寻找10倍股的最佳地方。

小米受到全国、甚至海外消费者热烈追捧,但投资者却满怀质疑,为什么小米在港股会受到这样的待遇?面向小米即将来到的上市一周年,究竟这种认可异差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化解?

远好于股价的营运表现

首先,必须承认于往绩期间,小米的成绩实际上毫不逊色。

从2015年至2018年期间,公司营收从668亿元增长至1,74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7.8%,经调整净利从3亿元亏损变为86亿元盈利,扭亏之余,2018年更实现了60%的增长。

资料来源:公司

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看,手机销量从2015年6,700万台增长78%至2018年1.2亿台,平均售价也从每台807元提升至959元。

资料来源:公司

增长势头不俗,但是市场不认可,主要是有人认为手机是一个竞争极度激烈的行业,而当中的对手也是国际性选手,担心小米未来增长势头维持不了多久。

如果小米只是一间纯手机生产商,市场担忧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其实自从去年IPO之后,雷军却说,小米进入了二次创业时代。

今年1月11日,雷军在小米年会上宣布,小米正式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作为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

什么是AIoT?按雷军的说法,对外是AI+ IoT,对内就是“All in IoT”。

那二次创业的IoT表现如何?我们可以看看以下数据。

除了手机外,小米的路由器、电视、手环、笔记本等好几个产品也在不知不觉中于行业名列前茅。

图片来源:网络

按照IDC的统计,2019 年Q1,小米手环出货量达 530 万台,居全球第一,市场份额占比为10.7%。苹果其次,第三名为华为,打败了两间公认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硬件供货商,这不是开玩笑。

图片来源:IDC

至于另一大市场,看似牢固不破的传统家电行业,正经历一场新的颠覆。

比如,智能电视,在AI赋能下,小米在不同尺寸上称霸第一。2019年Q1,小米智能电视连续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稳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出货量超过 260 万部,同比翻倍。

图片来源:IT之家

印度市场,自第一台小米电视于2018年Q1当地正式发布后,已连续4个季度成为印度第一智能电视品牌,2019年Q1小米电视的市场份额接近40%,这约等于排名第二三四品牌市场份额的总和。

IoT跟传统硬件生产商的最大分别在于,前者是“一个产品成为其他产品的活广告”。比如,以电视为例,一旦用户购买了小米智能电视,便会在使用中形成依赖,从而主动了解小米其他的智能硬件。

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吐槽”,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无论换什么硬件,都会先在米家上看看有没有同款。

而这一点从MIUI用户量增长能引证,MIUI月活跃用户从2015年1.1亿人增长至2018年2.4亿人,年均复合增长达29%,在大部份销量近乎零增长的传统家电行业中有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偶然。

资料来源:公司

小米用了7年便让营收破千亿,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最快成长,用任何标准衡量去看这样的业绩,都受得起赞美。

即便如此,虽然成小米绩有目共睹,但给二级市场留下的印象却而是一个争议性颇大的企业。

重大争议在减退,

让市场重新认识小米

根据2018年业绩,手机是小米的主要收入来源,占约65%,加上其他IoT产品,硬件收入共占近90%。

资料来源:公司

基于这点,市场对于小米究竟是互联网或是硬件企业产生了认知上的差异,对小米估值形成了重大争议。

小米本身的模式容纳了多种元素,虽然从手机起家,目前也发展至大小家电领域,但真正赚钱的却不单纯是硬件。

2018年,硬件部分的毛利为115亿元,而互联网服务的毛利则为103亿元,但后者仅占收入的9%。

从2016至2018年间,手机的毛利占比从47%下降至32%。同时,互联网服务对毛利贡献从39%增长至46%。

资料来源:公司

收入与毛利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一方面,在雷军坚持下,董事会通过了一项特别决议,承诺了小米的硬件综合净利率永远不超过5%,所以销售增长和对利润贡献不成正比。

根据2018年财报披露,硬件业务(包括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润率低于1.0%,绝不只是坐而空谈。

图片来源:公司年报

单纯从这点来看,小米可能是地球上最有良心的硬件企业。当然,这另一方面也是涉及到背后的商业模式,就是通过手机和IoT设备获取流量,以互联网服务带来利润。

虽然小米最终被市场定性为硬件企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打从心底是想从互联网方面赚钱,亦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这条路。

小米是一个硬件制造商,产品种类五花八门,但同时,一半盈利却来自互联网收入,用非黑即白的逻辑定义小米,无疑是不恰当。

另外,根据IDC的数据,2018年小米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增长了32.2%,增长速度在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厂商中仅次于华为(33.6%),也远远好于市场整体(-4.1%)。

图片来源:IDC

不过,随着国内市场的手机红利消失以及日益严峻的环境下,2018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超10%。

小米手机虽然在整体上跑赢了大盘,但作为国内手机销量龙头之一,其前景自然受到市场担忧。

以其他手机设备股为例,手机镜头供应商舜宇光学和丘钛科技,乃至声学龙头的瑞声科技,股价基本上无一幸免。

传统市场智慧,投资上有争议才有机会,不同的意见才会形成好公司往后股价的持续上涨。

比如,刚上市的第一只“人造肉”股Beyond Meat,IPO时公司仍处于亏损状况,而第一天上市IPO价已涨越100%,不少人已觉得估值匪而所思,但是美股却是一个极度看重未来发展的市场,随着越多投资者认可“人造肉”发展空间,股价节节上涨,现价已是IPO价的近6倍。

图片来源:富途

但无奈港股是一个离岸市场,大部份标的是中国企业,但市场的定价却由外资决定,在它们心目中投资港股,犹如隔山打牛,意味着大部份资金更重视风险管理,标的估值的安全边际远优于企业前景。

因此,对于小米,既然港股没有类似的物种,机构投资者只会给予偏保守的估值,这就解释了为何小米产品受到全国,甚至海外消费者热烈追捧,收入及盈利仍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但股价在港股上却越走越低迷。

那既然是估值的问题,而不是基本因素问题,那怎么样也有一个底吧?

根据中金预测,小米2020年市盈率约为15.6倍,已处于联想、苹果等硬件企业的水平。

目前来看,小米估值已回归至市场心中的“合理”水平。

图片来源:中金

那下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时间过去,小米的估值有机会重估吗?

以美股的Facebook为例,公司于2012年以招股价每股38美元上市,当年美股刚从金融海啸回复过来,还未开始大牛市模式,加上Facebook同样缺乏对标,于是股价于半年内腰斩至17.55美元。

其后,随着Facebook的移动广告收入迅速增长,投资者才逐渐恢复信心,目前股价更是当时谷底的10倍。

图片来源:富途

虽然Facebook跟小米属不同的性质的企业,但是投资者认可的过程大概率也是类似,当投资者对于整体大市投资环境寻回安全感后,而小米本身仍然持续地增长,投资者自当能重新看待小米,认可小米的品牌价值和商业模式。

那小米能像facebook一样,能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盈利的增长吗?

这就关乎到小米能否在另外一个战场,创造着比手机更大的奇迹。

即将爆发的IoT

硬件销售是小米商业模式的起点,为后续的互联网变现方式铺路,而互联网服务的利润多少则取决于用户数量。

因此,手机和IoT设备虽然分别只有5-6%和10%左右的低毛利率,但最重要是能够带来持续不断的流量。

靠着硬件销售的大幅增长,小米的月活用户也从2015年的1.1亿翻倍至2018年底的2.4亿,而相关的互联网收入足以弥补低毛利率的硬件产品。

2018年,互联网毛利达到103亿,占总体毛利的46.5%,而毛利率于这几年来一直维持64%的高水平。

资料来源:公司

正如上面提及,2019年,小米正式启动了“手机+AIoT”双引擎,一个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

在战略中,小米会将所有智能硬件设备都实现互联互操作,包括智能音箱、照明、空调、电视等,目标是把家庭变成真正的智能家居

图片来源:网络

万物互联的IoT时代是一个必然将至的崭新时代,这基本上将带来一个千亿级的设备接入量,与过往的PC和手机时代同样是一个质的突破。

根据IDC去年发布的预测,到2022年全球IoT支出将达1.2万亿美元,2017年至2022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3.6%。其中,中国IoT支出规模将达到3千亿美元。

这一幕并不会马上发生,情况正与5G一样。虽然5G将是手机业务的春天,也是开拓IoT 设备的可能性的一个踏脚石,但目前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一段时间。

尽管如此,小米早在IoT这条路上默默跑了多年,已使得小米生态链上的产品矩阵十分丰富。

尤其在智能家居方面,小米已涵盖几乎所有生活场景,用户只需通过一句话、一个语音交互,就可控制一切的大小家电。

在卧室场景,以小米AI音箱为入口;在客厅场景,以小米电视为入口;而在厨房场景,小米新发布了米家互联网烟灶套装,将以集成灶台为入口。

图片来源:网络

从各重要产品的销量来看:

2018 年小米 AI 音箱出货量排名国内第二,全球第四。截至2019年Q1,小米 AI 音箱出货量已超过 1,000 万台;

2019年Q1,小米智能电视连续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稳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出货量超过 260 万部,同比翻倍;

空调与洗衣机系列也开始释放销量,而小米智能冰箱也是蓄势待发。

于2019年Q1,IoT 平台已连接的 IoT 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达到 1.71 亿个,而这将成为未来小米AIoT发力的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目前情况而言,在小米的智能家居IoT生态闭环布局上,白色大家电是是最后,也最重要的一个缺口。

5 月 17 日,小米宣布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成立大家电事业部,任命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川为大家电事业部总裁。

由此可见,小米在战略上足够重视白色大家电。

从白色家电的竞争局势来看,美的、格力、海尔已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霸主。2018年,美的营收2,596亿元,格力1,981亿元,海尔1,833亿元。

面对白电龙头现有的壁垒,小米发展大家电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不过倘若成功撕开一个裂口,小米IoT生态链不但更完善、更牢固不破,这几千亿规模的白电市场对小米更是一个空前巨大的市场。

竞争注定惨烈,但小米能从手机市场活到今天,并成为全球第四,还有什么挑战没见过。

结语

自上市以来,小米经历了一次无情的大洗礼,截止6月12日,小米第二轮已合计回购5,456万股,耗资约5.01亿港元,平均价格为9.18港元,目前,小米已经回归至硬件企业的估值。

这意味着,有关估值的风险已经获得释放,但却同时面向着未来IoT的可能性。

对于未来五年,雷军已宣布将投入100亿元“All in AIoT”,对于能产生什么效果仍言之尚早。

不过,投资本身就应尽量寻找虚实结合的标的,实是落脚点和确定性,虚是展望、是臆想,也是大利润的来源。小米已然站在IoT这个万亿美元的风口上,而对投资者而言,这一切都是一个向上望的空间。

只要小米在现估值上,能持续化虚为实、以实展虚且不断良性循环,那么现价将是小米股价的新起点。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王雅媛港股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