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一支很不一样的短片在朋友圈被刷屏,它的名字叫《悟空》,是华为P30 Pro携手第十一届FIRST影展最佳导演获得者蔡成杰导演,拍摄的第一支裸机竖屏电影,它刷屏朋友圈,引发了全民“观影”热潮,也再一次把华为推上了“热搜”。
《悟空》的淡定发布侧面反应出华为并没有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被打乱前进步伐,一切都在稳步推进中。
事实上,在受到美国各种政策打压的半个月以来,华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几乎一样没有耽误,尤其是在中国区,该发布的产品都在陆续上市。除了《悟空》上线, 原定于6月份发布的多款手机新品,也将如期降临。
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有大量专家学者在研究华为的发展历程,但近半个月间的华为才最值得研究,因为这半个月的非常时期,把华为20多年的积累都集中“压榨”了出来,才使外界认识到华为到底是这样一个华为。
去年当美国政府打压中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与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抗衡,今年轮到华为,开始也有人这么认为,但华为半个多月来的表现,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
很多事情属于误传和虚惊。比如Google终止合作事件,这虽然会对华为的海外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却并不存在实际的困扰。因为安卓虽然源于谷歌,但却并非为谷歌所全部垄断。安卓作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直是开源的,华为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为安卓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因此即便有禁令在,华为也有能力继续发展和使用安卓生态。具体而言,谷歌根据美国政府禁令暂停了华为对GooglePlay服务(GMS)和play商店的访问,但国内消费者本来就很少有人用到这两项服务,国内有丰富的应用市场供人们选择,谷歌的应用市场占有率几乎为零。
很多事情峰回路转。比如SD存储卡协会除名华为事件,现在其官网成员名单又重新出现了“华为”的名字;比如在英文版Android Q Beta测试设备页面中,华为Mate 20 Pro也在名单中得到恢复。类似先除名后恢复的例子不止一两个,美国政府出台禁令之后,一些行业标准组织和企业出于应激反应和自身利益,很快就与华为“划清界限”,但回过味来以后,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与华为保持正常关系。
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华为自身的强大,使它们无法丢掉这个能够带来双赢结果的合作伙伴,也是因为华为自身的强大,使华为即便面临最坏局面,仍能正常“飞行”。
就像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把华为比作一架破飞机,虽然美国禁令会使华为发展慢一些,“因为飞机上有很多洞。我们飞得慢”,“但我们会不断的修复这些洞,这些洞修复之后我们又能飞得快了”。
而华为这架破飞机在恶劣天气下持续飞行能力,以及自我修复能力,其根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打下。
短短二十年,华为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令特朗普政府都恐慌的强大程度,其原因背景不止是在中国,在全世界企业史上都是罕见的。有三大方面原因,造就了华为这只“悟空”。这同时也是今天华为在不利局面下的底气和信心之来源。
首先是长期坚持对技术研发的巨额投入。任正非说华为是最穷的科技公司,因为华为每年坚持投入销售收入超过10%用于研发,过去十年,研发投入总金额超过4850亿人民币。而结果就是华为在中国公司中更早的站在技术制高点上,构建起专利护城河。在刚过去的2018年,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高达5450件,创下WIPO历史上由一家公司提交国际专利申请的记录。华为5G专利全球排名第一名,占比达到20%。美国的所有企业的5G核心专利的占比不到15%。
任正非所说,“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我的人还在,我就可以重整雄风。我们公司至少是有七百多个数学家、八百多个物理学家、一百二十多个化学家,还有六千多位专门在基础研究的专家,再有六万多工程师,来构建这么一个研发系统,使我们快速赶上人类时代的进步,要抢占更重要的制高点”。
更罕见的是忧患意识。世界恐怕没有哪一家企业向华为这样频频对自己喊“狼来了”。十几年来,从《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到《华为的冬天》,再到《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华为都在以极限生存假设做技术研发储备,这才有了今天“狼真的来”了,华为依旧可以继续发展和自我修复。
华为在2012年开始自研芯片,作为“备胎”。
海思已经连续发布多款AI芯片(晟腾310、晟腾910),服务器芯片(鲲鹏920)以及全球首个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 5000(巴龙5000)。Gartner 数据显示,海思2018年收入增速达到了29.5%,增速远远超过高通。
根据产业分工理论,很多公司认为自研芯片得不偿失。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国际形势并不以市场经济原则为转移。时至今日,当芯片被人掐住脖子,备胎转正的时候,华为当年的做法才显示出远见。
还有方舟编译器,也显示出华为不但在为芯片被掐脖子做准备,在软件上也早有准备。方舟编译器的研发,使华为具有改变安卓底层架构的能力,使系统更稳定、流畅和高效,这对中国市场尤其有意义。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华为背后的中国市场,这才是华为不至于因为被掐脖子而倒下的真正底气。换任何一家公司,只要不是在中美两国,技术再强,再有危机意识,失去了市场,也绝不可能生存。
在国际上所遭遇到的风雨,也为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只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初心不改,华为CBG(消费者业务)势必将获得更多消费者支持,华为品牌也会再上一个台阶。
所谓人到万难需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目前华为遇到的事实不可回避,但华为的增长却依旧可以期待。这就是因为虽然国际市场这只引擎受损待补,但中国市场却可能提供更多动力。对华为来说,这是一个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中国市场的契机,尤其是华为CBG中国区业务,不但不会受到特朗普禁令的太多影响,很可能还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这种发展机遇不止是手机卖的更多,还包括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态的大发展,如果再加上自研芯片、软件、系统,华为的短板很可能将因中国市场的更加深耕而得补全。
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这就是今天的华为。从任正非的几次讲话中看出,华为仍保持开放意愿和美国以及美国企业构建良好关系,共同成长,如果能够通过进一步沟通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好的出路,但如果出现极端情况,也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而且最终华为将变得比现在更强大。
就像任正非所说,“我们从来就没觉得我们会死亡。我们已经做了两万枚金牌奖章,上面的题词是不死的华为。我们根本不认为我们会死,我们为什么把死看得那么重?”
以无所畏惧之态,不畏天高地厚的勇气,开辟属于自己的科技时代,大概这就是华为在其中所要言咏的志向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信海光微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