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学界激辩!IEEE限令下该以打促谈还是边合作边抗争?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5:12:0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新智元报道来源:ccf、science、Nature 来源:ccf、science、Nature编辑:金磊【新智元导读】昨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就IEEE限制华为做出声明:暂时中止与IEEE旗
学界激辩!IEEE限令下该以打促谈还是边合作边抗争? 新智元报道来源:ccf、science、Nature

来源:ccf、science、Nature

编辑:金磊

【新智元导读】昨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就IEEE限制华为做出声明:暂时中止与IEEE旗下通信学会(ComSoc)的一切交流与合作,即刻生效。“学术界接下来该如何走”成为了热议的话题:退群抗争?亦或融合为本?

接下来,学术界该走哪一步?

一切都始于一封邮件。29日,陆续有主编收到来自IEEE的通知,邮件中称:IEEE将禁止华为员工担任审稿人或编辑。

消息一出便在学术圈引起了轩然大波。30日,IEEE官方发布声明,内容与上述邮件大致相同,并未提出实际的改变。

由此引发的后续事件不断:

29日,北大、清华两位教授分别致信IEEE主席、发朋友圈,表示退出IEEE;

30日,IEEE标准协会唯一中国籍董事袁昱做出回复:这是最大程度保护华为;

3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发出声明,暂时中止与IEEE旗下通信学会(ComSoc)的一切交流与合作,即刻生效。

而除此之外,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纷纷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新智元在此前的报道中都有所涉及,舆论可谓是“一边倒”,纷纷声援表示“挑战了所有学术人的底线”、“想起我们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全球最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学界激辩!IEEE限令下该以打促谈还是边合作边抗争?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05/ieee-major-science-publisher-bans-huawei-scientists-reviewing-papers

事情已然发生,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当是该如何应对。

纵观近两日各种事件与舆论,对于“我国学术界接下来该怎么走”的问题,主流观点分为两大阵营:

退群抗争;

融合为本;

下一步棋,该置何处?

CCF声明暂停合作,多位教授辞职表态

自“IEEE限制华为”事件爆发以来,抵制、退群的消息陆续不断。

昨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hina Computer Federation,CCF)发表正式声明:暂时中止与IEEE旗下通信学会(ComSoc)的一切交流与合作,即刻生效。

学界激辩!IEEE限令下该以打促谈还是边合作边抗争?

声明链接:

https://www.ccf.org.cn/c/2019-05-30/666160.shtml

以下为该声明原文:

《CCF关于IEEE通信学会不当行为的声明》

惊悉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旗下的通信学会(Communications Society,ComSoc)日前给该学会所属刊物的主编并通过主编向编委发出通知,要求禁止来自华为的员工参加审稿等学术评价活动。

IEEE曾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国际性学术组织,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从业者的学术共同体,会员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但此次我们遗憾地看到,其旗下的通信学会(ComSoc)竟以当地法律为由限制其会员的活动,这严重违背了作为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应遵循的开放、平等和非政治化的基本原则以及学术组织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背离了IEEE过去所倡导的价值观和使命:促进技术创新和卓越,造福人类(fost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xcellence for the benefit of humanity),更不符合其标榜的愿景目标:IEEE在改善人类环境方面,因对技术和对专业人士的贡献而被广泛认可,它对于全球的学术共同体及任何一个角落的专业人士是必不可少的(IEEE will be essential to the global technical community and to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everywhere, and be universally recognized for the contributions of technology and of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in improving global conditions)。CCF对IEEE通信学会的这一行为深表遗憾,从保护学者和学术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将采取如下措施:

CCF暂时中止与ComSoc的交流与合作;

不建议CCF会员向任何ComSoc主办的会议和刊物投稿;

建议CCF会员不参加ComSoc主办的刊物和会议的审稿和其他学术评价活动。

CCF上述行动即刻生效。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2019年5月30日

该声明是CCF针对 IEEE 29日至30日华为被IEEE采取限制行为的回应 。不难看出,CCF已然表明态度,立场较为强硬。

而早在29日,国内外华人学者便已开始抵制IEEE。

北大教授张海

率先出击的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IEEE NTC北京分会主席张海霞老师。

张海霞老师研究室公众号“AliceWonderlab”发表了其对IEEE主席的公开信:

学界激辩!IEEE限令下该以打促谈还是边合作边抗争?

图片来自张海霞老师研究室公众号“AliceWonderlab”

新智元对这封信做了整理:

亲爱的福田敏男(Toshio Fukuda)教授(IEEE当选主席):

我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张海霞,作为老朋友和IEEE高级会员,当我听说IEEE参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并将来自华为的审稿人全部替换时,我表示非常震惊。这远远超过了我到目前为止在职业生涯中所追寻、训练的科学与技术的底线。

我从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就加入IEEE,因为IEEE被我的同事、世界各地的朋友公认为电子工程相关领域的国际专业学术平台。在过去的20年里,我和许多科学家一起在IEEE的社团、期刊、会议和活动中共同工作,例如,去年你作为“亚洲第一人”来竞选IEEE主席。因为我们都认为IEEE是 一个国际社区,不仅属于美国或北美地区或某些政党,其成员覆盖世界各地,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使其更加专业、高效。

但是今天,IEEE给我的这封“取代华为在IEEE期刊上的所有审稿人”的邮件,对我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挑战。我不得不说,作为一名教授,我不能接受这一点。因此,我决定退出IEEE NANO和IEEE JMEMS编辑委员会,直到有一天IEEE回归到我们共同的专业诚信范围。

请将此信转交IEEE办公室及相关负责人。

期待光明的到来(Looking for the day light)。

张海霞,北京大学教授

2019年5月29日

此外,张海霞教授还给IEEE TNANO的主编Fabrizio Lombardi教授发送了邮件:

学界激辩!IEEE限令下该以打促谈还是边合作边抗争?

邮件内容如下:

亲爱的Gianluca Piazzai教授(IEEE TNANO主编):

我是北京大学的张海霞,作为IEEE NANO的副主编已经很多年了,我很高兴能够与您和世界各地的教授们在微纳领域进行专业的合作。今天,我很遗憾地听到IEEE参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替换了所有华为的审稿人一事,这远远超出了我所接受、并在职业生涯中一直坚持的科学与技术的底线,因此,我决定退出IEEE NANO编辑委员会,直到其重新回归专业范围。

致以最好的祝福。

张海霞,北京大学教授

2019年5月29日

清华教授刘奕群

除了北大教授对此事件作出反应,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刘奕群也在朋友圈发表评论称:

刚刚跟学生要求不要投稿任何 IEEE 组织的会议和期刊,我个人承担的 IEEE 相关学术职务会尽快按流程辞掉。

学界激辩!IEEE限令下该以打促谈还是边合作边抗争?

与全球学术界割裂或许不是最佳选择

面对此次事件,同样存在着另一种声音:提倡融合为本。

南大教授周志华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发布微博表态:

竟然不允许华为的专家给IEEE期刊处理稿件审稿了。赤裸裸地干涉学术。IEEE只是在美国注册,建议圈内IEEE各级管理层的专家向IEEE提议改到瑞士之类去注册。更重要的是,大家多支持国内优秀期刊(不仅中文刊,尤其是国内出版的英文国际期刊),例如《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的《FCS》、综合的《NSR》等。

或许要解释一下,这件事损害的并不是华为,所有IEEE的出版物都照样能看,何况即便不给看,互联网上什么看不到。它禁的是华为专家为期刊提供审稿服务。。。打个比方,花园的花大家都能看,现在华为被禁止无偿义务浇水施肥。。。损害的是国际学术社区。

杜克大学教授陈怡

就针对此次事件,陈怡然教授今日发表文章,表达了他的看法。在文中,陈老师表示:

我并没有主张成立什么CIEEE来对抗IEEE(实际上CIEEE就是中国电子学会)。我个人也觉得此类的倡议并不可取,不符合学术界兼容并包的本意。我原文用的是欧亚而非中国,意思是如果政治压力影响到了学术团体的独立性,那么可以选择注册在中立国家。

现代国际学术界从国际合作中受益良多。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坚决反对把国际学术界分裂为两个或者几个相互独立、甚至相互对抗的体系。

北大教授黄铁军

“逆势而动,不会长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Nature》发文表态

30日,Nature微信公众号“Nature自然科学”发表文章《中国AI研究者希望延续全球分享的文化》,对“全球共享的文化”做出了分析。以下内容摘自上述文章: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曾参与制定多项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计划。其中,2017年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接近1500亿美元,人工智能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规划》还鼓励加强国际合作。吴飞教授说:“如果只是研究某个算法或方法,那一个教授就够了。但如果想开展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数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我们就有必要建立紧密的国际合作。”

吴飞还认为,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伦理和安全困境必须通过多边力量解决。“人工智能所面临的挑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单独解决的。比方说,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合作达成共识,不在大规模战争中使用人工智能武器。”

虽然吴飞知道中美之间紧张状况会影响项目合作,但他仍希望看到由两国政府联合资助研究项目以及研究机构,让双方研究人员可以携手合作。吴飞指出,如若没有国际合作,人工智能将会演变成一股“可怕的力量”。

“当务之急就是展开合作。我们不能为了避免竞争而关闭合作的大门。因为这么做只会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亲爱的读者们,那么你对于“我国学术界接下来该怎么走”的问题,赞成哪种做法呢?

参考链接: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05/ieee-major-science-publisher-bans-huawei-scientists-reviewing-papers

https://www.ccf.org.cn/c/2019-05-30/666160.shtml

https://mp.weixin.qq.com/s/JuOIEpoJq0hRGiUTtrBncA

本文《Nature》发文表态”部分引用自Nature自然科研公众号文章《中国AI研究者希望延续全球分享的文化 | 《自然》聚焦AI中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智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