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来,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更高,科技创新也将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本报记者 韩鹏栓报道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2019年以来,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外部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功不可没。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受到国际社会瞩目,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我国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生动展示了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不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未来,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更高,科技创新也将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1
科技创新赋能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人类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率先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所突破的国家,往往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到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同样起到不可磨灭的关键性作用,最核心的表现便是能够显著提高产出效率,即在资源稀缺的现实条件下,通过科技创新的赋能,能够以更少的投入获取更多的产出,进而将经济发展引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来,这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
同时,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水平,进而提高社会整体产出实力。此外,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付一夫补充道。
其次,“技术进步会促进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其中最重要的是,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资本可以被利用,进而提升人均资本量和资本质量,提升产业结构水平。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比不断提高。同时,更高的技术促进各类投入要素重新组合,以达到更大的产出。”
具体看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通过两个渠道:自主科技创新和外部技术引进。总结全球相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同时经济学家已经证明,更多的是在技术水平存在差距的背景下,制度改革与市场开放使得技术引进变得更加容易,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即持续的外部技术引进对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陶金补充道。
1-4月份,我国新兴产业总体呈现出平稳运行、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继续扮演着支撑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角色。付一夫分析指出,从投资结构上看,1-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4%,增速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8.9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5%、12.9%和10.4%。此外,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势,1-4月份增长14.9%,增速高于全部制造业投资1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5.5%,增速比全部服务业投资高7.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45.1%,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业投资增长26.4%,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18.7%,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6.1%。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表示,前四个月的经济数据,有几个给我印象很深,一个是电子和通信设备行业,1月到4月增长10.8%;第二个是航天航空设备制造业,增长8.3%;第三个制药,增长7.2%。这三个行业与整个高技术产业紧密相关。当前我们整个创新矩阵,可能有一部分已经和世界水平平行甚至领先,但在核心技术、基础产业里面,相对落后、薄弱的情况还是比较多。所以创新已经是决定经济未来发展的命脉,靠人口红利、土地、廉价资源已经无法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持续发力减税降费,我国科技型企业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可以将节省下来的经营成本用于新技术的研发与管理经营的改善,进而继续推动科技创新的进步,进而为国民经济发展赋能。付一夫称。
2
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目前,我国高科技行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动力(310328)强劲。付一夫表示,在市场环境下,企业离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和未来捉摸不定的科技前沿最近,是市场信息变化的第一个接收者。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积累,为了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获取丰厚的利润,企业有足够的动力去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与提高管理水平,来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这也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600405)泉。
记者了解到,“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这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明确提出的发展要义。未来,如何进一步驱动我国科技创新力提升?
付一夫分析指出,首先,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同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陶金表示,想要持续自主科技创新,主要还是通过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合理科技和产业政策以及教育的持续投入等渠道来实现。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让新技术应用和商业化获得更多的收益激励,合理科技产业政策消除企业科技投入的顾虑,教育则会推动基础科技创新,为应用创新提供燃料,进而形成正向循环。同时,越是面临外部承压,就越要开放,提供公平和中性的技术竞争环境,增加外部引进的时间和空间,为自主创新注入学习和竞争机制力量。
其次,付一夫表示,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持续完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加强合作等。
此外,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尤其是要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付一夫称,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
中国经济的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荆林波指出,经过过去40年,我们看到人口红利逐渐分配完毕,基本资源价格越来越高,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第一动力就是创新,这个创新必须兼顾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都要硬起来,我们才有可能跑得更快。
总之,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中国产经新闻
新增长时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订阅: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