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垠唐婷
全国科技活动周,迎来19岁生日。
从第一届全国科技周聚焦“科技在我身边”,到今年的“科技强国科普惠民”,19年间,科技周的主题与时俱进,不变的是,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的初心。
每年5月第三周,全国各地都会掀起科技狂欢。然而,这项群众性科技活动,如何能够历久弥新?保持生命力的秘诀又何在?
青年人成主流
“科技周步入第19年,参与人数逐年攀升,举办活动的机构逐年扩展。”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科普处处长许佳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科技周成为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度特别高的活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科普作家郑永春的感受是,越来越多满怀社会责任的科研院所、高校的一线青年科研人员投身科技周,他们充满创新活力。同时,科学传播手段不再只是科学知识的普及,而有了更多高科技加持。
“要用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去吸引、打动公众,而不是靠单纯的组织或动员。”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郑念坦言,科技周多年来沉淀的财富,是形成了我们自主的科普品牌。今年科技周首次引入快闪方式,科学家代表、“科普中国”形象大使和青少年通过诗朗诵来歌唱祖国,接地气的传播手段备受好评。
优质内容是关键
“不仅举办更多动手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的激情。同时,把科技活动送到偏远地区,让当地的孩子能得到感兴趣的科普资源。更重要的是,科普机制和传播渠道得以完善、创新。”许佳军说,尤其今年的科技周,VR、AR、抖音的出现成为常态,5G在一些地方开始展演。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科技成果,成为科技周的常客。
“近年开展科普活动时,我们选择优质内容和产品一直强调要紧盯3个‘度’。”许佳军解释说,一是公众关注度,要紧盯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二是关联度,从身边事出发更能抓住大家的兴趣点;三是参与度,公众产生兴趣后才能广泛参与,因此现在科技周活动偏重于动手实践。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举办科学节非常普遍,像英国科学节已有100多年历史。19岁的科技周又能从中吸取什么能量?郑念介绍,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一些大企业,会结合自身产品进行科普推广,做得有深度但通俗有趣。
“国外常会就一个物理、天文现象,或化学实验甚至重大的科学事件来做科技节的主题。”许佳军表示,这都是我们可借鉴的经验。今年科技周,就把“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的精彩科普展项、实验和展演活动,“搬”到了“一带一路”科普交流周。
科普应常态化、国际化
“进入智能社会后,科普就不用非得在一个集中的时间和地点来展现,比如在互联网平台上随时开展。”郑念表示,未来,大科学工程、装置在科普方面的优势将更明显,如散裂中子源、同步辐射光源等国之重器,能否让公众到现场去体验感受?
“在科技进步和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只有持续改进、完善传播方式和内容,科技活动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许佳军认为,科技周未来探索的重点,要更加体现全国性,突出群众性,做好示范性,拓展国际化。尤其拓展未来一个时期国际科技合作的渠道和舞台,科普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技日报北京5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