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华为的老板任正非接受了一个专访,谈怎么面对美国打压,三观正气场强,立马就刷屏了,核心内容猫哥带大家简要回顾下,然后开始讲讲30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美国的老套路还有没有用?
谈美国打压
● “美国的90天临时执照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 “我们一年前就受到美国实体管制了。美国政客目前的做法低估了我们的力量。 ”
● “大家要骂就骂美国政客,这件事不关美国企业什么事情。”
● “华为的5G 是绝对不会受影响。在5G技术方面,别人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
谈后续计划
● “我们不会轻易狭隘地排除美国芯片,要共同成长,但是如果出现供应困难的时候,我们有备份。我们在‘和平时期’都是一半来自美国芯片,一半来自华为,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
● “我们也能做美国芯片一样的芯片,但不等于说我们就不买了。”
● “我们之前至少买高通5000万套芯片,我们从来没有抵制高通。”
● “操作系统华为会做,能做,但不一定是替代别人。”
谈差距与冲突
● “美国科技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很多小公司产品超级尖端,但是在我们的行当上(5G),我们做到了前列,但是整体国家而言,我们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
谈爱国
● “目前对华为有两种情绪,一种是鲜明的爱国主义支持华为,一种是华为绑架了全社会的爱国情绪。我们家人现在还在用苹果手机,苹果的生态很好,家人出国我还送他们苹果电脑,不能狭隘地认为爱华为就用华为手机。”
● “余承东总说老板不为我们宣传。我们制止他们瞎喊口号,不要煽动民族情绪。”
谈孟晚舟事件
● “春节的时候我判断美国‘打击’的时间出现是两年以后,我们还有充分时间做准备,孟晚舟的事件让我们意识到时间可能提前了。
华为的危机意识一直还是挺强的,2012年的时候,任正非就说,“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安卓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s Phone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
身处第一线,他肯定能预感到这种遏制的力量,美国一贯就喜欢“整老二”,对英国、苏联、日本、欧盟、中国莫不如此,好维系强势地位,三十多年前,美国针对日本芯片业的崛起也不断打压,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正是特朗普非常推崇的人物。
这样的景象正在重演,不过应该有不一样的结果,估计任正非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自信,下面这篇文章写于去年12月,重新发下,让我们静观结局。
01
二战之后,日本开始一门心思发展经济,科技是重中之重。
20世纪50年代,sony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到美国出差,引入了晶体管技术,这主要用来制造当时的高科技产品——收音机,很快成为爆款,其他公司纷纷引入晶体管,开始一窝蜂地制造收音机,本国消费能力有限,就用于出口。
1959年向美国出口了400万台,6年之后达到了2400万台,不过美国业内一致认为日本只是弄弄收音机之类的低端产品,对其构成不了实质性威胁。
更重要的是1959年,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 发明了集成电路。到了1970年,IBM 宣布在新推出的大型机中将使用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开始替代磁芯,在半导体存储器中占据重要位置的DRAM内存芯片,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而不论是半导体还是集成电路,当时的主要中心都在军方,冷战时期,这点是可以理解的,60年代,美国军方的半导体需求超过了供应量的50%,集成电路达到了72%。
日本一点也没闲着,紧随美国的脚步。
美国搞出来集成电路没两年,日本也做了第一块集成电路。美国整出DRAM芯片不久,日本NEC也推出了自己的DRAM 芯片,不过技术稍逊。
此时,美国开始搞事了。日本一个公司叫卡西欧,他们当时主要生产计算器(现在也很多),高峰时,他们公司的产品占了全美市场的80%,1972年,美国借口计算器倾销,拒绝给日本提供核心 IC集成电路,日企大败落,市场份额一个腰斩接一个腰斩,两年后就降到27%。
日本急了,不给就自己造呗!他们当时采用的也是国家队的模式,成立了”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怎么讲?
就是政府牵头,联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等等重要企业,大家凑份子筹资737亿日元设立研究所,其中光主管部门通产省就补助了291亿日元,占39.5%。
02
他们怎么搞呢?
研发搞“赛马”,谁跑出来算谁的,因为很多项目的底层是相通的,所以各大企业各派人手一起研发,互相pk;
资金除了补贴还有接近于零的低息贷款;
市场搞保护,提高关税抵制美国产品,倡导国货,尽管暂时差点,也能用。
到了1980年,当时最牛的科技公司美国惠普的测试结果表明,“日本货的良品率远远高于美国货”,龙头公司NEC、东芝和日立的良品率,比有的美国著名公司高6倍。
有了这么高的评价,日本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不断上涨,到了1980年,完全超过美国,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霸主。1986年,日本半导体产业在 DRAM 份额占到了80%。
但是“战争”的种子早已种下,早在1977年3月,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就得出结论:日本电子产业的成功,是在美国倾销的结果。而为了保持美国电子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政府必须介入这次争端。美国政府认同了SIA的立场,围绕芯片产业的产业战争,就此开始。
这里需要了解一下美国对于高科技的战略定位,尽管有货币优势、有贸易优势,但是美国的执政者一致认为——对于高科技的垄断地位,才是美国霸权的基石。而电子、芯片产业,对国家安全有着巨大的战略意义。所以这不是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
但也有人认为,按照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既然芯片不是美国的优势产业,那就应该放弃,直接市场购买就可以了,为此,美国国防部安排了一个小组做了调查,结论认为:
美国所有的先进武器系统,都建立在无比先进的芯片技术上,所以,美国必须保护本土芯片业的商业市场。
于是,美国政府开始针对日本开始了“芯片战争”。
03
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一书中提出了“踢开梯子”的说法,讲的就是“一个人攀上高峰后,就会把身后的梯子一脚踢开,以免别人跟上来,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优势”。
美国自打成了老大,就不断踹梯子,防止后面的人跟上来,冷战、贸易战都与此有关,日本在80年代风生水起,美国针对日本的汽车和芯片贸易制裁就没停止过。
芯片战争的时间值得解释下,1985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之前日本凭借多年的积累正在“买下美国”,对美贸易顺差极大,本国的房子、股市也都是飞涨,美国没办法,只好协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核心就是逼迫日元升值,让美元贬值,以此来增加美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平衡美国的国际收支,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迎来失落十年。
拿99亿“天价薪酬”的雷军,输掉10亿赌局,又号召员工签军令状放弃年终奖,小米打的什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