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找到阿尔茨海默病的“开关”-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4:25:0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陈小芬(左)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人物档案陈小芬,生于1981年8月,籍贯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暨福建省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重点实验室教授,先后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陈小芬(左)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人物档案

陈小芬,生于1981年8月,籍贯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暨福建省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重点实验室教授,先后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厦门市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

“我们的研究每突破一点,就离攻克阿尔茨海默病这个世界大难题更近了一步。”从业10年,陈小芬一直坚守着这份信念。

最近,这位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暨福建省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重点实验室教授带领课题组与其他团队合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该研究首次提出一种名为sTREM2的蛋白或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为该病的防治开辟了新思路。

“据测算,全世界每3秒钟,就会新增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现有药物仅能暂时缓解病情,并不能有效阻止病情恶化,更谈不上治愈。未来的路还长,我们一刻也不能停下科研的脚步。”陈小芬说。

“长大后我想当科学家”

“长大后,你想做什么?”年幼时,陈小芬的父母曾这样问她。

“长大后我想当科学家。”这可能是很多孩子都会给出的答案,但陈小芬却把这个理想付诸于实践。

高考报志愿时,陈小芬选择了与生物研究相关的专业。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她笑道:“那个时候盛传‘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正是这句话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加入生命科学的大军,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自从走上生物科研路,陈小芬便再没停下脚步。2004年在厦门大学生物系基地班完成本科学业后,陈小芬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在那里,她完成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2009年博士毕业后,她选择继续到国外求学,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2年,陈小芬学成归国,入职厦门大学。回到母校后,陈小芬便组建课题组,带领着团队开始进行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是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后,老年健康的“第四杀手”。当前,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已超过4600万,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预计在2050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将高达1.35亿。

陈小芬介绍道,当今学界主流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最重要的两个病理特征是“神经元细胞外淀粉样斑块沉积”和“神经元内神经纤维缠结”。有人认为它们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因”,也有人认为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果”,就好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至今没有人能说清。

“简单来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厘清这个因果关系,找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对症下药,攻克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无法治愈这个难题,助力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研发。”陈小芬说。

“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

刚刚组建课题时,陈小芬十分发愁: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由多因素控制的复杂疾病,因此想要完全弄清它的发病原因着实不是件易事。

“在2002年到2012年这10年间,有244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进行了临床试验,但只有一种药物顺利完成了临床试验并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陈小芬说,尽管学界和产业界已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截至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也只批准了5种药物。众多因素造成了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的高失败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了解得不够透彻。

这条攻关路并不平坦,实验进展不顺利、技术难题无法攻克……这些问题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一个实验可能要经过几个月反复验证,才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在课题组做实验的学生多是90后,反复的失败让他们十分沮丧、甚至想放弃,每到这时他们常会找陈小芬抱怨。

陈小芬虽然也很着急,但还是默默告诉自己要沉下心来。每当有学生找到她时,她总会给他们讲讲自己失败的经历,鼓励他们遇到难题不要畏惧,要敢于迎难而上。

她至今记得,在研究生二年级时,她曾接二连三换课题,但每个课题都无一例外地夭折。持续的失败让她变得怯懦,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甚至一度准备放弃学业,备考注册会计师。

然而,在一次与在美国读研的闺蜜长谈后,她的想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闺蜜向我讲述了几位优秀华人科学家的奋斗史,让我明白了,做科研,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在光明中走向胜利。”陈小芬笑道。

于是,陈小芬开始摆正心态,通过大量阅读文献,适时与导师沟通交流,重新选定了课题,再次勇敢地踏上科研的新征程,最终在研究生生涯的第5年顺利发表论文、按时毕业答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陈小芬告诉学生,做科研的过程就像幼童蹒跚学步,不能惧怕摔跤。“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只有一次次摔倒爬起,最终才能展翅飞翔。”她说。

“做科研就像跑马拉松”

“她可是一刻都闲不下来的‘拼命三娘’!”陈小芬的同事打趣说道。

2016年,陈小芬刚生完孩子,当时有篇文章急着要改。于是,在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她就抱着电脑在医院床上修改文章;还有一回,她生病做了个手术,但正好实验室有个学生的实验遇到了困难,她休息了3天就回到了实验室……

同事和学生都担心她的身体,而她自己却很镇定。“其实,我自己觉得还好,这就是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我们做的是和人类疾病有关的研究,马虎不得,任何一个结果都可能影响到我们对这个疾病的正确认识,关乎人类的健康。”

历经多年的努力,陈小芬团队已系统掌握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发病机理和潜在治疗策略的研究中,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完整的研究体系。谈及未来的工作,陈小芬有担忧也有期待。

“未来我最想做的还是弄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看来,这仍旧是一场‘硬仗’,但我和我的团队不会放弃。”陈小芬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团队已提交两个阿尔茨海默病靶向治疗药物的专利申请,希望相关药物能尽快实现产业化。

科研之外,陈小芬是个运动达人,特别喜欢长跑。

“从高中开始,我每次参加长跑比赛都能拿前3名。”说到跑步,陈小芬像个孩子般满脸写着自豪。

“做科研就像跑马拉松,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到底才能有收获。”陈小芬说。

此外,从读研时起,她就特别喜欢练瑜伽。“瑜伽的体式讲究循序渐进,需要在一次次的练习中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也许每次的突破都很微小,但持之以恒便能接近完美。”她笑着说。

在科研与人生的长跑中,陈小芬有收获也有遗憾。陈小芬坦言,作为母亲,她一直对自己的儿子很愧疚。从孩子出生到现在的3年中,因为忙工作,儿子较少能得到应有的母爱。“但我不想错过他的童年,每周还是会尽力抽一天来陪他。”说到这,这位“拼命三娘”红了眼眶。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