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创新加速度: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3:59:2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每周五,在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工作的高民会驱车从广州南沙回到香港。2016年6月,他参与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有超过150个港澳及海外科研团队使用“天河二号”的超算服

每周五,在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工作的高民会驱车从广州南沙回到香港。2016年6月,他参与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有超过150个港澳及海外科研团队使用“天河二号”的超算服务。

高民的双城故事,只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一道缩影。报告显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和美国德国处于同一水平线;湾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

《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湾区经济迸发新活力。一个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全球技术变革的世界级湾区正茁壮成长。

新高地

全球科技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4月,香港科技园的开放日活动正在进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十个创业团队同台竞技,全球的风险投资机构也聚集于此。

Koofy Development公司的创始人马颂祺告诉记者,公司最早在香港起步,如今产品运营在广州,生产加工在东莞,硬件测试在深圳,“我每周都在大湾区这几个城市跑一圈”。马颂祺的创业故事,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内各种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了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地和全球创客创业的沃土。

据不完全统计,自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地设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以来,已有360多个港澳青年创业团队落户,涉及互联网、金融、科技、生物、医学等领域,就业人员接近4000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创新要素的流动至关重要。

今年3月举行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176个项目(人)获颁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成果转化应用后,已累计新增销售额1682亿元,新增利润293亿元。近年来,广东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咬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克难。

“世界级湾区发展最重要的是创新的流动,我们要让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自由流动,并且产生加乘效应。”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署理总监雷志斌如是说。

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背后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近年来,大科学装置纷纷落户: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惠州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已开始建设……《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一向被视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去年的榜单中粤港澳大湾区内有2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榜单。

在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肖耿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一体化的市场环境,创新要素在这里自由且高效流动,全球的人才、技术、企业和资金都可以参与其中。

新风口

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初步形成

5月9日,2019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初显,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加大投入。

夏普中国区总经理孙月卫表示,计划今年内在广州增城园区将8K整套产业链导入量产。“从日本东京湾区到粤港澳大湾区,整个环太平洋(601099)经济都将受益,超高清技术产业链有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应用。”

目前,我省正深入实施《广东省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打造世界级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高地。力争到2022年,全省超高清产业视频总体规模超8000亿元,建成3个世界级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

一幅幅新兴产业蓝图勾勒出美好未来。

位于广州番禺的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内,带有3D自动决策的机器人正在工位忙碌工作。这间总投资47亿元,首期生产能力为20万辆/年的智能生态工厂,是广东最新投产的汽车智能制造工厂。“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只是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一部分。”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席忠民表示,产业园的目标是打造成“世界级汽车硅谷”。

今年一季度,我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52.1%,增加值同比增长25.9%,远超全国新能源汽车增幅。

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全国制造企业进驻。目前,产业园已吸引宁德时代、爱信等核心零部件企业落户。随着新项目相继落地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的先进汽车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新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一季度,经测算广东完成新经济增加值5984.9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5.1%,同比增长7.0%,高于同期GDP增速0.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52.1%,智能电视增长13.4%。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初具规模,产业集群效应带动新经济迸发出新活力。

新载体

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建设提速

在香港商汤科技工作的经理尚海龙,每周要跑深圳两三次;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黄源浩,回到深圳创办了专注3D传感器的奥比中光;澳邦药厂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蔡健华,最近每星期都会往返珠海横琴与澳门,今年4月分公司进驻了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随着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建设的提速,大湾区内城市间的产业联动,正成为一种趋势。

《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

一直以来,香港、澳门被认为拥有高校、科研、金融、国际化等方面的优势,广州则有发达的外贸及电子信息产业,深圳拥有完善的科创产业链条,东莞、佛山等地沉淀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成为推动大湾区创新驱动的强劲“新引擎”。

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统计,大湾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7%,和美国、德国处于同一水平线;大湾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9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

相比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地科创要素的联动。打造世界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应如何破局?

今年3月,《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印发实施,从区域创新、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等四个方面形成12条政策60多个政策点,提出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措施。

其中重点提到,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牵头或独立申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建立省财政科研经费跨境的使用机制,允许项目资金直接拨付至港澳两地牵头或参与单位;完善符合港澳实际的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机制,保障资金高效、规范使用。

可以预见,在广深港澳科创走廊上,创新的力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生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级创新。

记者 看大湾区

香港商报广东分社社长助理卢伟:

“加强媒体合作,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香港商报广东分社社长助理卢伟为粤港澳大湾区过去一年的加快建设而倍感振奋,这里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热土和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地。“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正在形成,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合作正在加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提速……

在他看来,作为媒体,更要提供更详尽的大湾区的信息,让受众更好地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并从中找到发展机会。同时,媒体的信息也会让受众的分析更客观、更直接、更切合实际。

卢伟认为,将在广州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意义重大。“以后,要加强粤港澳媒体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通过媒体的采访报道,让世界更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机遇。”他表示,“粤港澳媒体湾区行”大型采访活动也将于峰会期间正式启动,参会有关媒体将分3条线路深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城市进行采访报道,将充分凝聚起粤港澳三地各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共识、智慧和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向世界呈现一个美丽可期的魅力湾区。

全媒体记者 彭琳 李赫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