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韬(左)向参观者介绍中国FAST射电望远镜。本报记者 刘海英摄
今日视点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来,中美关系波折中前行,如今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近来美国一些政客的虚妄言论,给中美关系,尤其是中美科技合作与交流带来了负面影响。但美国民众真的了解中国吗?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及两国科技合作吗?5月4日,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放日活动,为美国民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了解中国、客观看待中国发展及两国科技合作的机会。
中美科技合作,增进全球人民福祉
不同以往,此次主题为“发展的中国”的开放日活动中,驻美使馆专门举办了中国科技发展和中美科技合作展,通过文字、图片、模型以及视频等多种手段,让参观民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年取得的科技成就,理解中美科技合作对两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该展览也成为当日活动的一大亮点。
驻美使馆科技公使衔参赞陈富韬介绍说,作为中美建交后首批政府间合作协定之一,《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为两国科技合作奠定了制度性框架和基础。40年来,中美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已互为不可或缺的科研合作伙伴。陈富韬指出,科学的本质属性要求是国际化的,国际交流合作是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双方通过合作提供了气候变化、生态修复、可再生能源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合作成果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增进了全球人民的福祉。
此次开放日活动中的一些展览项目,充分说明了中美科技合作的全球性意义。如在气象领域,两国气象卫星合作项目极大提升了中美气象卫星的国际影响力,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全球综合观测系统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环保领域,中美专家联合研究、设计的近零能耗示范建筑,为现代节能建筑树立了新的标杆;在新能源领域,致力于开发安全、清洁核聚变能源的中美国际托卡马克研究中心,正在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寻求出路。
中美科技合作,实则两国互利共赢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则是科技先进的发达国家。因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有些人会认为中美科技合作仅让中国获益,而对美国无功。此次展览则清晰地告知美国民众,科技合作,从不存在单独一方获益的情况,互利共赢才是中美科技合作的真实状态。
通过展览,人们看到,在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双轮推动下,中国科学家逐步走上世界舞台,他们创造出了“上海光源”、FAST射电望远镜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不少参加开放日活动的美国友人表示,中国近些年取得的科技成就很了不起。
通过展览,人们也体会到,美国在两国科技合作中同样获益不少。中美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合作,为美国聚变研究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改变了美国水稻种植格局,极大提高了美国大米产量;自中国引进的多种森林害虫天敌,为控制美国内森林害虫暴发,减少经济损失,维护生态平衡作出了巨大贡献;通用汽车、强生等许多美国企业也通过两国科技合作拓展了研发空间,降低了研发成本和风险,增进了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从而获得了更多商机。使馆科技处李昕参赞表示,在中美科技合作中,诸多此类有益于美国国计民生的合作项目不应被忽视。
中美关系,矫正错误认知才会更好前行
此次开放日活动,除中国科技发展和中美科技合作展外,使馆还安排了中美建交40周年图片展、中国“一带一路”展,以及茶艺、书法、武术等中国文化瑰宝演示和中国传统美食体验等活动,让美国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发展前行和中美互利合作的故事。
驻美大使崔天凯在活动致辞中指出,40年前中美建交,为中国开启改革开放及此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十分重要的外部条件。中美关系40年历经风雨保持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不仅造福彼此,也惠及世界。希望人们能以开放日活动为起点,用眼睛和心灵感受“发展的中国”,以对未来的责任感,一起耕种中美相知相亲的参天大树。
李昕则在记者采访中指出,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一些挑战,很多源于认知上的问题。此次开放日活动,尤其是中国科技发展和中美科技合作展,就是要让美国人民真正认识发展中的中国,了解中国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进程,了解中美科技合作互利共赢的真实状态。相信只要越来越多的错误认知被矫正,中美关系会更好前行。
(科技日报华盛顿5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