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面面观
“‘反食品添加剂联盟’注册地在香港,是和‘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类似的民间组织。而‘首届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大会’参加人员含观众一共只有16人。”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近日,一则关于“首届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大会在京举办”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报道中,该论坛的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为了国人的健康,“食品行业应杜绝食品添加剂”“没有添加就没有伤害,让我们一起携手加入‘反添联盟’,为健康中国梦摇旗呐喊,振臂高呼”。
此倡议遭到了食品行业和学术界集体反对。食品专家表示,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我们舌尖上的享受和安全。
从此次联盟会议现场的图片上可以看出,展板中的“媒体支持”一栏标着“中国食品杂志社”。
然而就在4月19日,中国食品杂志社发布了一则声明,表示:“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在未取得授权许可情况下,擅自将其作为“首届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大会”媒体支持单位。并郑重声明:中国食品杂志社与“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没有任何关系;也未给予媒体支持单位授权。
为何会出现如此怪现象?
业内专家表示,反对食品添加剂,或者污名化食品添加剂由来已久。主要误区包括:要求食品绝对安全、认为纯天然的食品是最安全的食品、把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混为一谈、商业化炒作等。
“几乎所有的包装食品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添加剂是有益无害的,它使食品更丰富、更安全,而滥用食品添加剂是人的过错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错。迄今为止,我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合理、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
现在世界各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000种以上,其中直接使用的约有4000种,间接使用的约有10000种,常用的有600种左右。为区别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我国于2011年公布了三聚氰胺、吊白块等47种可能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食品添加剂在中国被妖魔化了。一些食品企业,一方面享受食品添加剂给食品生产、储存、销售、食用带来的好处;一方面抹黑食品添加剂,误导消费者,刻意标榜‘零添加’,这与客观事实相违背,也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孙宝国说。
专家点评
沈立荣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教授
出现“反食品添加剂联盟”这样的闹剧,归根到底是参与者缺乏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的知识,以及缺乏科学认知和科学素养所致。“反食品添加剂”是不科学、反科学的,也违背科学精神,更不符合世界食品工业的现实。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在科学的知识体系建立之前,人类只能根据经验、根据所见所闻所感知的零碎知识来认识世界,不能运用规律来理解现在和预见未来。科学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100年过去了,虽然中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巨大进步,正在向科技强国迈进。但是科学精神是否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出现“反食品添加剂联盟”这样的闹剧,照出了我们前进路上的阴影。我们要充分吸取深刻的教训,高度关注科学思想和思维素养的普及,避免闹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