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级的用户,酷炫的品牌,魅力十足的创始人。这批新兴的明星科技企业拥有了一切——除了高利润的业务模式。
「译者说」
美国当地时间4月22日,瑞幸咖啡提交赴美上市申请,计划融资1亿美元。
瑞幸咖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独角兽企业代表,通过大量地烧钱迅速扩张抢占市场,估值也一路高歌猛进,飙至29美元。然而,瑞幸仅今年一季度的净亏损就已经高达5.5亿元人民币,2018年净亏损更是高达16.2亿元人民币。
这些以瑞幸、摩拜、Uber为代表的独角兽企业,在营收迅速增长的同时,往往承担着巨大的亏损,需要源源不断的“输血”,盈利模式饱受质疑。
英国《经济学人》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聚焦于独角兽企业,为你深度解析当下这个特别的“物种”。以下是投中网翻译全文,略有删节。
独角兽企业在人们眼中通常是强大、出类拔萃的代名词,是近乎奇迹的存在。本周,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独角兽瑞幸咖啡宣布即将赴美上市;下个月,Uber将通过IPO募集约100亿美元,或成为今年最大规模的IPO,同时也是继Alibaba(阿里巴巴)、Facebook后,美国史上第三大规模的IPO。然而已上市的Lyft市值却已缩水,积极谋求上市的Airbnb和WeWork以及4月18日刚刚在纽交所上市的图片社交平台Pinterest,或许会步Lyft的后尘。
在中国,始于去年的IPO浪潮仍在如火如荼进行。得益于于爆款产品和海量用户,这些上市公司的总体估值已高达数千亿美元。但是,独角兽企业存普遍在一个问题——商业模式。于是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公司和背后的风投机构在估值达到高点时,争先恐后抛售了掉手中份额,将其转卖给共同基金和普通民众的退休金计划。
根据相关报道,十余家已上市或可能上市的独角兽企业仅去年的亏损就达到140亿美元,累计亏损更是高达470亿美元。这些企业提供的服务从叫车(网约车)到办公室出租,通常都会大幅度折价——为了实现大幅营收增长。这种模式取经自硅谷,即通过“闪电扩张”抢占市场,实现“胜者通吃”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以快速行动抢占市场份额,以期从中淘到金。
但是,一些独角兽企业缺乏经济规模,无法打破市场壁垒,并没有达到他们所宣称的水平。同时,监管日益趋严,也会限制他们快速扩张和不断迭代的自由度。因此二级市场投资者应该以一个较低的新股发行价入市,否则最好不要插手。科技企业及其投资方应该好好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企业缺乏后劲,无法持续建立公司并将理念商业化呢。
当今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在25年前是不可能出现的。早在1994年,只有60亿美元流入风投基金,单笔投资也只有几百万美金。亚马逊在1997年上市前,总共只募集了1000万美元。三件事改变了这一切。首先,得益于云计算,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快速发展变得更加容易,这使得初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成为可能。第二,较低的利率为投资人提供了追求收益的空间。第三,少数几家明星公司,包括谷歌、Facebook及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证实了获得财富的秘密——较为宽松的外部监管,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加之庞大的市场,产生巨额的利润并最终形成自然垄断。一时间,巨头们都把这个魔法公式套用到尽可能多的行业,砸下重金加速发展进程。
毫无疑问,相比于2000年科技泡沫中幻灭的企业——比如当年的Pets.com,上市十个月后就宣告破产——当今的独角兽企业要坚挺得多。约车app比打出租车更方便,食品配送速度飞快,流媒体音乐比下载音乐文件更有优势。诸如谷歌和阿里巴巴独角兽企业,拥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通过将其IT外包给云供应商,核心业务得以避免重资产的运营模式。正如IPO文件所披露的那样,他们的销售额增迅速增长。
真正的担忧在于,独角兽亏损所反映出问题并不是暂时的发展阵痛,而是市场——消费者的口味参差不齐,市面上也充斥着大量竞争,独角兽企业不仅要与融资充盈的竞争对手竞争,甚至还要和成熟的大公司展开交战。在那些数字技术垄断的关键领域,用户越多,互联网价值越大,Facebook(之所以这么成功就是因为这一点)占据了67%的社交媒体市场份额。相较而言,当下独角兽企业的市场表现(所谓市场份额和垄断)并不是那么令人信服——补贴并没有让用户锁定特定的网约车企业,所以Lyft股价距离IPO已经跌破20%;租下办公室再转租,任何人都可以做,并非WeWork才能胜任;2018年上市的Spotify在美国拥有流音乐34%的市场份额,但是接下来它将不得不和资本丰厚的竞争对手苹果硬碰硬。
从内部来看,尽管独角兽企业的销售额在高速增长,但所在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并没有持续增加。管理者们不敢削减对市场的巨额投入,害怕会流失用户。很多公司正争先恐后开发副线产品,试着从用户手中捞钱。然而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并没有很深的护城河,一个问题就始终悬于头顶:假设Uber仅仅靠150亿美元融资,就真能达到千亿市值,那Uber的竞争对手们为什么不继续碰碰运气呢?那些成熟的科技巨头为何不也来试试水呢?
外部力量也会让“闪电扩张”变得更加艰难。早年的企业并不需要应对众多监管——正是缺乏相关立法,才使得互联网有想象空间——因此那些企业可以先野蛮生长,再寻求谅解。独角兽企业们搬来了这套方法:Airbnb规避了酒店税收,Uber无视了出租车牌照规定。但是如今,反噬也达到顶点——数字税出台,数据、内容也颁布了相关法律。独角兽企业在给投资人的通函中,都会有数页关于法律风险和残酷监管风险的内容。
在那些占据制高点并已形成垄断的科技行业,比如网络搜索和社交媒体,独角兽企业已然没有立足之地,而在其它领域,获客竞争则十分激烈——数家企业通过补贴用户抢占市场份额,补贴金额每年已高达200亿美元。这一切对消费者当然是利好,金钱正流向他们的口袋。
相反,二级投资者则需要保持冷静。市场正蠢蠢欲动,有人试图借力那些成功的大公司,将一众独角兽企业包装成下一个谷歌或阿里巴巴。但事实上,多数独角兽企业要面对的却是持久战的损耗以及低迷的利润空间。最终,那些疲于苦战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收购。而这时又会出现另一重风险:如果独角兽企业最终没能找到实现高盈利的商业模式来维持企业市值,而大多数独角兽企业不仅没有给投资方投票权(Uber是个例外),并且会手握“毒丸计划”——不仅让收购交易变得困难,投资者进行企业干预也会受到限制。
那么,硅谷和中国作为科创企业集中营——独角兽企业梦想发迹的地方——正有数十亿美金流向风投,流进了科技公司创始人和员工的口袋。类似的问题是:那些靠创业融资实现财富自由而购入的豪宅,那些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项目,那些沦为仅为创始人个人成长背书的环节——投资人还要为此买单多少?这种不计代价获取用户的“闪电扩张”理念已然达到顶点。而当前的紧要问题是,这些资本该如何重新回流到新的科技企业。在独角兽热潮过后,一类全新的、有着更令人信服商业模式的初创企业须得打造出来。
本文译者:Jane Cao (原文链接: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19/04/17/techs-new-stars-have-it-all-except-a-path-to-high-profits?fsrc=scn/le/te/bl/ed/techsnewstarshaveitallexceptapathtohighprofitsthetroublewithtechunico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