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深圳虚拟大学园,孵化不来虚的-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2:48:2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蓝海湾孵化港入孵企业音科技术负责人向外国企业高管讲解创业项目 受访者供图众创空间作为我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深圳虚拟大学园中有6所来自香

蓝海湾孵化港入孵企业音科技术负责人向外国企业高管讲解创业项目 受访者供图

众创空间

作为我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深圳虚拟大学园中有6所来自香港的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

见到沈美华时,已是下午4点,她刚从香港谈完业务回到深圳蓝海湾孵化港的办公室。一天往返香港、深圳两地,她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从香港家里到深圳办公地点,用不了1小时,这和我到香港港岛上班的时间差不多,特别便利。”沈美华是土生土长的香港青年,她是泛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讯科技)首席运营官。2015年底,她和搭档就把创业企业安在了深圳。

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和沈美华一样的香港青年选择来到深圳打拼,寻求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沈美华所在的蓝海湾孵化港,是香港高校在深圳第一家独立自主运营的孵化器,坐落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内。

作为我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深圳虚拟大学园中有6所来自香港的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高校除了开展科学研究、联合人才培养外,还先行先试,探索连接香港和内地资源,建设孵化器和众创中心,培育高科技创业企业,鼓励更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深圳虚拟大学园相关负责人说。

香港青年争相来深圳创业

“在我们实验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我聚焦在生物统计领域,主要从事基因组分析和疾病的关系,以及通过生物信息方法研究传染病病毒学。”王海天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2018年,她在香港成立了贝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一方面开发疾病筛查系统,另一方面做疫苗的抗原设计。

她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传染病模型分析方面的合作已超过五六年,与内地的合作版图也正在不断扩展中。深圳成为其在内地发展的第一选择。

如何防止钱包、雨伞丢失呢?香港90后创业青年郭玮强和刘柏林大胆创新,在旅行箱等个人随身物品中加入防盗、防丢、全球定位等智能化的元素,提供崭新的软硬件配套功能。他俩所创办的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随身物品智能化领域的研发。创业前,两人多次考察,最终决定落户深圳发展。

深圳比邻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与在香港本地创业相比,深圳显然市场空间更大,成本较低。但对于香港的初创企业而言,由于文化、制度的差异,来内地创业,意味着更多挑战。

王海天坦言道,对于内地创办公司以及创业的政策,她都不了解。因此,一听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设有众创中心,她二话不说,立刻决定入驻。“除了提供创业场地,中心还帮我们做公司管理,包括税务、法务等手续,减少了很多负担。”她说。

郭玮强和刘柏林均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在该校深圳研究院众创中心成立后,他俩也将公司迁入。在母校的创业平台上,借助深圳的各项政策优势和产业链优势,他们快速进入新的发展轨道。团队已由两位港籍成员发展为10多人的深港融合团队,并成功申请了十余项专利权。目前也已与多个品牌及产业达成合作协议。去年,企业已达成Pre-A轮千万级意向融资,项目估值逾1亿元人民币。

汇聚深港两地资源提供孵化服务

位于深圳虚拟大学园里的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大)深圳研究院,走出一条面向港科大师生创新创业的特色之路。大疆创新、固高科技等耳熟能详的明星企业正来自于此。

港科大鼓励创业,1999年设立了创业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包括教职员、在校生及校友在内的港科大社群成员创建科技创新企业。”港科大研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高凌云介绍说,2016年,依照港科大创业计划体系,他们在深圳开展“蓝海湾创业计划”,建成蓝海湾孵化港,向入驻企业提供为期2年的孵化服务,教职员工、在校和已毕业的学生在深创业者都可入驻。

上文提及的泛讯科技就是其中的典型。“下载音乐过程中,音质容易失真。我们的泛讯处理器有助于减少此失真,同时独特的应用程式还能集成各大音乐源于一身,并给予各类音箱不同节奏及播放模式。”沈美华说,创意实现需要大量研发。结合深圳、蓝海湾孵化港的产业优势,她们把技术团队放在深圳。目前,公司发展顺利,预计今年7月进行产品推广。

“我们的初衷是通过汇聚深港两地的技术、创业、创投、产业等资源,为创业团队提供优质及专业的孵化服务,从而推动港科大实验室、教授与产业、校友企业、港科大创业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高凌云说。截至2018年底,港科大深圳平台总共孵化早期创新创业项目达55家,其中港科大教授参与的项目达到9家,获得融资的项目近20家。此外,2016年以来,港科大深圳研究院每年还将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拓展至内地,辐射北京、广州、深圳三个赛区。

继港科大深圳研究院设蓝海湾孵化港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的深圳研究院也先后设立了众创中心。香港城市大学创新创业中心(深圳)目前在孵项目22个,入驻项目聚焦在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大健康美容、区块链等领域。香港中文大学众创中心也已有27个初创团队入驻。

专业平台让科研成果落地

“去年刚搬来时,我们不到40人,今年人员已翻了一番,技术团队也完善了,还把分公司开到香港去。”视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见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陈浩是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攻读博士期间,他参加了学校的创业项目。毕业后,他选择继续创业。

2017年2月,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影像计算分析实验室孵化而来的视见科技正式成立。“我们依托计算机医学影像分析和AI技术,对病人拍片的影像数据进行智能化识别分析,提供快速精准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案,减轻医生沉重繁琐的重复性工作,同时提高诊断的精准度和效率。”陈浩说。

最初,视见科技在深圳其他地方创业,可“租金贵,各种创业考验大”,陈浩十分焦虑。后来,他把公司迁入母校的众创中心,“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我们重点推动生物医药、信息科技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科研发展。有些项目本身有市场化需求,需要专业平台进行落地和孵化。”去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众创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研究院项目经理周玉花告诉记者,最初只开放三楼的一侧,面积大概2000平方米,但很快不够用了。接着又开放了整个二楼,基本也都入驻满了。“像陈浩这类在外创业的大学教授、校友们,他们更愿意选择回来。”

该中心立足对初创公司的培育孵化,在政策、产业、市场资源链接等方面为创业团队提供便利和帮助。

陈浩进驻后,中心帮其对接了相关资源。同时,还以研究院为载体,与其共建人工智能医疗创新研发实验室,专注于深度学习与医学影像智能计算方向的研究。

视见科技的AI之路越走越顺。已拥有6款自主研发产品,其中的低剂量CT肺癌早期筛查系统等放射科产品,使其成为国内第一批送审肺结节NMPA三类器械的企业之一,获得近亿元融资。TCT宫颈癌人工智能筛查系统等其他研发也顺利推进。目前,公司已和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肿瘤医院、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在内的150多家医院建立合作研发关系,并在香港、北京、成都等地设立研发中心。

“我们希望承接大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培育,透过创新创业活动以实现产业化,并进一步促进深港两地在产、学、研三方面的深入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出贡献。”周玉花说。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