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鼓吹996的老板,非蠢即坏……-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2:04:0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01马老板把996成功上升到成功学的高度之后,如愿引来骂声一片,马老板随后澄清,本意是“向奋斗者致敬”,并称指望通过996来获利的公司是愚蠢的,奈何众口一词,只能越描越黑,你愿意奋斗就奋斗吧,为什么

01

马老板把996成功上升到成功学的高度之后,如愿引来骂声一片,马老板随后澄清,本意是“向奋斗者致敬”,并称指望通过996来获利的公司是愚蠢的,奈何众口一词,只能越描越黑,你愿意奋斗就奋斗吧,为什么要逼着大家一起受罪?毕竟人生不止一种模式。

这本身就是一个鸡同鸭讲的伪命题,猫哥朋友圈里的老板们沸腾了,当然基本都是赞马云的,冒着被他们拉黑的风险,猫哥写下了这个标题:鼓吹996的老板,非蠢即坏……

其实,马老板的一些看法是有道理的,比如“不是每个公司都能996”,客观说,像猫哥的公司就不行,996背后需要的是业务模式和量级的支撑,目前大多数公司只是打肿脸充胖子,强行996的结果只能是磨洋工。

前些天某公司强行996,老板为此和员工公开撕逼,猫哥问了下他们员工的典型状态:

早晨9点打个卡,下楼吃早饭10点才回来,午餐吃俩小时,晚饭之后再团队遛弯一小时,晚上九点半下班,能获晚餐和交通补助,业绩暂时看不到,支出倒是挺刚性的,完全是一种管理失效。

02

马老板拿自己举例子,日夜奔波,凌晨一点才能回家,京东东哥也发表了回忆文章,记述当年睡办公室定点定闹钟起床做客服的旧事,感人至深,却很无用。

▲ 马云(左)刘强东(右)谈996

老板不配谈996,007不应该是一个老板的基本要求吗?

不一定全泡在办公室里,每个无眠的夜晚、每个无奈的饭局、每次看账单时冒出的冷汗、每次看文件时的忐忑、每次噩梦中的惊醒……这都是老板标配吧,战略、团队、经营压力、税务、工商,能让你焦虑的东西太多,通俗地讲,公司是你的孩子,你就是一个全职妈妈,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情感。

当然这种付出一旦成功,回报显著,典型案例参见马老板和东哥。老板们非常希望员工能像自己一样拼命,但就像妈妈们要求一个保姆或者幼儿园老师像自己一样倾心付出、无怨无悔,有点强人所难,毕竟,人家可能连股份都没有。

很多老板拿着马老板的发言四处传播,跟得了圣旨一样,有的公司老板给员工打鸡血,“你看,我每天凌晨四点才回家,要求你们996,怎么逼逼那么多?”

老板们都是聪明人,这么说就很坏,强制996还说的这么道貌岸然,员工只是在你这谋生,你凭什么让员工们玩命?

03

理想的996制度,应该有三个最基础原则:

? 自愿而非强制;

? 有符合劳动法的加班工资;

? 公平原则:是否加班不成为升职加薪的条件。

在金融领域,有一个“不可能三角”,职场的996,也是一个“不可能三角”,能做到一两点基本原则的公司就算不错,尤其是第三点,如果一个主管给一个不怎么加班的人升职加薪,每天996的同僚们即便有同样的待遇,也会引发“不公平的讨论”,在一个推崇“酬勤”文化的国家,这么做就是反人性。

三年前,猫哥参加了一位京东小伙伴的婚礼,过了一年,他的太太受不了了,微博公开声讨京东,成为当时的热点:

“每天两句话,我回来了and我走了!往小了说影响家庭和谐,往大了说影响传宗接代!一个人忙是能力不行,10个人忙是阶段需求,10几万人常年忙,您(东哥)不觉得是问题我也是服了。”

但她也说,感谢京东,“让我们每个月能够还清贷款,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这已经说得很清晰了,老板们的奋斗是用来实现野心、梦想的,而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光努力活着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很多人奋斗的意义,是努力工作赚钱以便和家人共度时光。

当996完全让他们成了工作的机器,工作的意义在哪里?

为了过劳死时银行账户更好看一点吗?

04

可能马云和东哥会有点疑惑,为什么奋斗、激情、成长、价值这些让他们成功的观点不再被接受了?

其实答案挺简单的,他们年纪大了。

这些能忽悠70后、85前的文化灌输,很难对85后的员工洗脑。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阶层上升的阶梯越来越窄,向下的门永远打开着,而年轻人们早已经看穿了一切。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际遇,赶上战争,意味着牺牲,赶上灾荒,有饭吃就是成功。

马老板和东哥创业当然不易,但是他们身处在一个上升周期中,国家在开放、技术飞速发展,人口红利还有的可吃,所以就抄上了,即便是晚了好些年才创建小米的雷军,也能提出“风口”的概念,因为他有风打脸的感觉,85前的员工能够被忽悠,也是因为有同样的感受。

但现在有点不同了,经济增速下降了,人口红利在消失,创业没那么热了,因为死亡概率实在太高,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多数人只能选择高一点的薪水,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在大机构里过冬,生存几率更高。

这个时候,他们只要眼前的苟且,就别扯什么诗和远方了。

他们看到的事实是:

? 京东不再需要因为家庭、身体原因而不再拼的员工,也不再要性价比低的员工,什么是“拼”、性价比多少算高?完全是个主观指标。

? 而35岁,是一个人职业的分水岭,到了这个年纪的人,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公司很可能拿不到续约的合同,而他们此时是典型的“四有”新人:上有老、下有小、身体有病、银行有债。

他们很清楚这些,难道非要视而不见,跟老板一样打鸡血?最后的结果,老板的财富又多了个零,他下个月的房贷还没着落。

05

其实996、9106存在好几十年了,为什么现在会突然引爆成全民大话题?

因为职业的流动性,差了很多。

以前说你不能骂公司的年轻人,但可以使劲骂公司的中年人,年轻人一骂就离职了,中年人还会去乖乖干活。

现在,你也可以使劲骂公司的年轻人了,因为,他们找工作也很难,失去流动性,滋生的就是情绪。

再过两个月,走出大学的毕业生将创历史纪录,834万。今年考研人数也是历史之最,因为工作不好找,社招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很多公司都在优化人员,很多被裁员工愿意接受40%的降薪找一份新工作。

出于对未知的风险,只能忍受眼下的苛刻。

同样处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多公司的运营压力增大,隐形强制性的996,用增加员工工作强度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管理的无能、竞争的无力和老板们的焦虑。

因为在每个老板心目中,员工的“性价比都很低”,是最可提高效率的生产单位。

100多年前的泰勒,在钢厂里研究每一个生产流程、工人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个流程里工具的使用,1911年,《科学管理》出版,在每个实行泰勒制的工厂,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

流水线在新科技的辉映下历经百年,富士康几年前的十几连跳,是产业工人最无奈的发抗,而996.icu,只是新一代知识工人的一次集体觉醒。

06

老板在衡量每个人的性价比,员工也在时时刻刻衡量公司的性价比,大家都在这种彼此看不上的情绪中凑乎,说是热爱可能只是习惯,或者言不由衷。

996有没有最优解?

很难。尊重契约和法律是看起来最靠谱的。

如果你不想接受996,那可以选择不实行996的公司,或者至少为此做出足够的努力,如果纯粹是混日子,耽误的是你自己。

而公司即便做不到996三原则的全部,至少应该是“自愿而非强制的”、“应该支付足额的加班费”。

动辄煽情是最无效的工具。

把“兄弟情谊”当作一个十几万人企业的价值观粘合剂,风险巨大,这种建立在“个人ip”基础上的说辞经不住意外的冲击,十几年的建设也经不住一个桃色事件的冲击。

而像“成功”、“奋斗”这些词汇,可能只对一部分人有用,在一个集体意识消解,个性化凸显的年代,我们钦佩奋斗者,也尊重三和大神的选择,却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猫哥没提到的,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猫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