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互联网度过了美好的上半场,各种风口和流量红利让一大批拥抱互联网的企业尝到了甜头,诞生了一批批诸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公司和行业巨头。而随着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流量红利逐渐消失,风口的利弊开始显现,令到不少互联网企业闻风丧胆。和其他“互联网+”的产品一样,互联网在享受完流量红利的滋润后,也将迎来自己的挑战。
其实,互联网金融跟其他互联网电商、共享单车等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传统行业跟互联网进行简单的相加后去中间化的产物,仅仅是互联网渗透金融行业的一个比较浓重的标签罢了。在有流量红利的时代,互联网金融怎么看都似乎充满前景和潜力,但流量红利消失后,互联网金融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最让人诟病的就是一些非专业的网贷机构目的不纯、专业不高、人员素质低下导致行业不断爆雷,使得这个行业的声誉被搞得臭不可闻。可以这么说,互联网金融是特定阶段出现的特定的物种,当风口一过,互联网金融面临更多的困境,落幕是必然的事情。
早在席卷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风暴来临之前,很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巨头就已经感受到了仅仅依靠收割流量而不去改变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会陷入一个死胡同。有了这样的思考和念头后,不少互联网巨头开始谋求转型,有目的的寻找一种能让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并能改变整个金融行业的方式。
金融科技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诞生的,它通过科技手段破解金融行业遇到的难题和瓶颈,从收割流量之外寻找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转型目标。
既然金融科技作为一种新生物种被提了出来,那他势必会跟原来的互联网金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否则就不能算是一种新事物。而且,作为一种与互联网金融有着本质区别的事物,它势必要摆脱原来互联网金融单纯依靠收割流量红利来生存的怪状,最重要的还是要用新的模式和手段找到金融行业的新属性,改变甚至颠覆金融行业。以BAT为主的互联网巨头之所以不断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去挖掘金融行业的新属性,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
从本质上看,金融科技的本质是一种帮助金融行业解决难题甚至颠覆金融行业的科技,如果太过于强调金融色彩而忽略其科技本质的话,必然会陷入原来互联网金融的怪圈。可能部分被强监管风暴逼得捉襟见肘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们企图借助金融科技再火一把,但他们的如意算盘可能要打空了。因为,金融科技如果仅仅是将一个平台纳入金融科技的框架内的话,它势必难以脱离原来互联网金融的影子,当阳光出来的时候,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将会是最先被淘汰的。对于当下而言,能够在金融科技这个风口迎风而舞的应该是那些能够给金融行业带来真切改变,解决传统金融行业痛点和问题的互联网公司。
从金融科技为金融赋能的角度来看,金融科技被提出来的背景是人们的科技水平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很大程度就意味着能够让金融深度生活化和多维度发展的互联网企业将会有更大的机会。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的生活将是高度智能化和科技化的生活,科技只有将金融的触角延伸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才能找到金融和人们生活的结合点,那时候金融和科技才真正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现在的金融科技变局下,只有利用科技让金融的属性不断拓展并和科技生活密切结合,金融科技才能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可能,即使金融原来的属性被切断,金融科技已然能够以其他方式存活下去。
当下,金融科技不能仅仅当成一种营销噱头而被追捧,更应该是当成一种新生事物被看待和思考,否则将陷入原来互联网金融的怪圈。如果有互联网金融公司只是将金融科技作为一种营销噱头来包装自己的话,那么当金融科技的赛道逐渐深入化并出现行业洗牌后,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将会是最先被淘汰的那一批。而那些将金融科技看作是一种新物种的公司,由于他们与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了割裂,他们将更加注重从科技给金融业带来改变的角度进行研发,着手解决金融业的痛点,最终将更快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如今,在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不断为金融科技摇旗呐喊的刺激之下,跑步进场金融科技的玩家变得越来越多。很多对金融科技不甚了解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看着互联网巨头不断加持金融科技,想当然地认为,金融科技跟互联网金融一样,是所有人都可以玩的游戏,于是开始不断投身到金融科技的滚滚浪潮当中,期望自己也能成为金融科技浪潮里的弄潮儿。这个情形与当初互联网金融火爆之际,各色人不断入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景象何曾相似,但这次将会有很大不同,真正能存活下来的或许只是少数。
金融科技需要的是一种积淀,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成气候,单单停留在表面的口号和营销噱头是无法给这个行业带来改变的,也无法让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转型为科技公司。那些互联网巨头之所以有能力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并试图通过科技来颠覆百年以来的金融体系,是因为他们在互联网时代已经积累了海量资源,这些资源将为他们拥抱金融科技提供源源不断的“枪支弹药”。
有了互联网金融的前车之鉴,有了新技术逐步成熟做依靠,有了科技对金融属性的发掘和创新,金融科技势必会进化为下一个发展风口。你对金融科技这个新事物怎么看呢?
最后安利一下诊股小程序,平时来不及回复大家的个股问题,可以用小程序来诊断一下个股的情况。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股票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