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这个关系14亿人的市场,百度战死,阿里巨亏!刚刚,腾讯杀进来了!-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1:34:3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作者:小金 据消息,微信将在“支付”页面新增“医疗健康”入口,隶属于腾讯服务版块(非第三方服务)。目前该入口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面向更多微信用户开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该入口接入的是“腾讯健康”小程

作者:小金

据消息,微信将在“支付”页面新增“医疗健康”入口,隶属于腾讯服务版块(非第三方服务)。目前该入口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面向更多微信用户开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该入口接入的是“腾讯健康”小程序,届时将提供医院挂号、体检预约、报告查询、医生咨询、线上药房等轻医疗服务。

据八点健闻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腾讯已动用逾200亿元的投资,将丁香园、微医集团、卓健科技、医联、好大夫在线等国内大半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纳入麾下。而其在2016年自建的“腾爱医生”平台已于上个月正式下线,战死沙场。

目前,除了超过1000家医院提供的挂号等服务,微信还拥有许多医疗服务产品,此次变动对大众用户来说,更像是一次官方的整合。但“黄金九宫格”的独特地位,仍表明了互联网医疗在腾讯眼中的重要。

01

连年亏损的现状,数千创业公司死亡

互联网医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在手机上挂号、买药早已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程度也在快速加深国家,医疗是发展潜力巨大的“刚需”。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七大类药品销售总额突破20000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

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得种种疾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不少人小毛病不断却又不想去医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药,医药电商行业快速发展。我国医药电商销售规模从2012年~2017年扩大上千亿元,但在2017年与销售总额相比,依然仅占比很小,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同样的,我国的医疗市场总量也十分巨大。按照卫计委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将提高到6.5%~7%,这或许将是5万亿左右的规模。

我国的卫生事业起步较晚,医疗卫生资源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人均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而优质医疗资源主要还集中在一二线的大城市,资源分布不匀,互联网医疗恰恰能帮助缓解这一痛点。

但与美好的预期恰恰相反,我国的互联网医疗发展之慢,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从2000~2010年的初始萌芽,到2011年第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集中成立,再到2014年的资本大爆发,我国最早的一些互联网医疗企业在“互联网医疗元年”的出现之前已经走过了不短的路程。

与论坛形式出现的丁香园不同,

2006年成立的好大夫在线一开始就致力于互联网医疗

起初,热点出现在挂号预约和在线问诊。

后来改名为“微医”的挂号网主营的就是挂号业务,而当时在线问诊的领军者叫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主打轻问诊模式,先是邀请医生入驻,再通过不错的市场推广获取了大量用户,为两者建立连接,一时间风光无限。

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同样明显,平台监管不到位、服务质量不佳、医生水平良莠不齐等原因,让春雨医生的用户投诉率居高不下。

平安集团的医疗布局就首先考虑了这个问题。在2014年成立,此后被誉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的平安好医生选择了全自营模式,通过招募全职医生,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但平安毕竟背靠大山,聘请全职医生的成本太高,风险也太大,许多平台仍然、或者说无可奈何地还是选择了与医生合作的模式。而平安呢?即使在上市之后,平安好医生同样持续亏损。

平安好医生利润表,数据来自同花顺(300033)

正如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的规划,平安好医生要“连接用户、保险公司、医保、医院、诊所、检验检测机构、新型智能设备以及各类健康服务提供商”。平安好医生更像是作为平安大战略的一环,不是期望存在,而是必须存在。

除平安外,还有一个上市的互联网医疗公司,它同样背靠大山,那就是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集团旗下的阿里健康。

同样是在2014年,阿里巴巴联合云锋基金直接出手,收购了在港主板上市多年的中信二十一世纪有限公司,将公司名称更改为“阿里健康信息技术”。

尽管经过多年布局谋划,背靠阿里电商巨网,主营的医药电商项目是目前相对成熟的变现业务,阿里健康依然没能逃脱亏损厄运。

阿里健康利润表,数据来自同花顺

平安好医生亏损、阿里健康亏损、百度医生上线仅两年就黯然关停……难以盈利的现状如魔咒一般萦绕在互联网医疗行业之上。

02

头部公司,万亿市场,为何屡屡碰壁

互联网医疗有着几点“原生问题”:如何获得用户的认可、能否接入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能否通过政策和监管。

抛开这些,互联网医疗企业本身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矛盾。

复星同浩资本的总裁刘琦曾对此评论:“互联网医疗行业面临的盈利问题本质上是因为公司给用户带去的价值还偏少,能解决的用户问题还只是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完整的医疗服务闭环,提供的多为非医疗核心服务。”

传统的互联网医疗有两种盈利方向:一是对平台用户收取费用,主要是咨询费或者售卖药物的利润;二是同所有互联网平台一样,通过广告位赚取广告费。

正如刘琦所说,在“医疗”这个核心模块,线上医疗能为患者解决的问题还偏少,平台和医生两方分成,收益空间相当有限。

在金钱的驱使下,甚至曾一度有医生通过加号的方式,与预约挂号平台合作,占用公共医疗资源,很快被国家叫停。

丁香园在其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作为相当成功的医疗领域媒体,它有着庞大的医生用户资源,但一名投过丁香园的投资人曾告诉《财经杂志》记者:“丁香园原来的闭环很成功,一直想走的是跟药企合作的路线,药企给广告费让医生免费看文献、成长、交流,这个模式下,丁香园没怎么亏钱,每年有几千万元的收入。腾讯投资后,想让丁香园做C端,腾讯在2016年还派了一位CFO过去,但是C端没怎么做起来。”

“这个投资思路很清楚:腾讯有这么多C端用户,丁香园有大量的医生,理论上对接上就是完美的故事。”该投资人表示,“实践证明,大流量对上大流量,未必能催生出大业绩。”

丁香医生官网

平安好医生给业内带来了新的思路。

在传统模式迟迟无法变现的情况下,平安好医生把业务引向了自己的老本行——商业保险。商业保险模式不仅能为其带来相对不错的收入,同时还能解决网络诊费无法使用社保的问题,为互联网医疗压低费用。

见此情形,不少互联网医疗公司也将目光投向了保险领域。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也认为,春雨医生未来的盈利将主要依靠保险。

早在2015年,春雨医生时任首席市场官刘成平就如此解释过公司战略:“春雨医生将连接药品、医院、医生、患者、保险,前四者都需要共同的买单方——保险公司,未来将整个这五方串联起来,可能将来春雨医生就是个保险公司”。

腾讯旗下微医同样如此。

微医是目前互联网医疗头部公司中,唯一公开宣称全面实现盈利的。微医董事长廖杰远曾表示,2016年微医营收超过12亿元,实现全面盈利,利润主要来自于保险。

不过,微医首席战略官陈弘哲在2017年末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微医尚未盈利。这一点在微医噱头十足,但一拖再拖的上市之路中,也可以窥探一二。

同时,也有许多头部互联网医疗公司开展了线下诊所的投建,但线下早已有着众多医院诊所,竞争不可谓不大,高昂的成本更是远超线上,其盈利情况始终不佳。不少人依然视保险为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终极解决方案”。

03

破局之路道阻且长

事实上,保险不应该是解决互联网医疗盈利问题的良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于保荣曾在文章中写到:“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公司,作为医疗平台,承保人群中患者居多,容易给保险公司造成很强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虽然春雨医生作为渠道本身不承担损失,但一旦保险产品出现重大亏损,其平台也将面临风险。

保险公司乐意与互联网医疗公司合作销售,但这类产品无法影响现有的医疗体系,也改变不了医患双方的行为。互联网医疗企业可能沦落为健康保险公司的代理,互联网医疗业务反而失去了意义。”

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统计局、沙利文分析的综合数据报告显示,在2016~2025年的10年中,中国互联网医疗产业规模、线上问诊人次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7%、35%,而整个互联网医疗的渗透率将达到26%。由此可见,医疗流量池仍在不断扩大。

数据来自平安好医生

再回过头来,用另一个角度看,平安好医生连通保险,更大的意义或许在于开拓了思路。不仅是本职医疗和贴片广告,其他相关产业同样可以作为附加产品,为互联网医疗平台带来盈利。

面对众多用户,根据自身特色开发独特而有效的业务,增加用户粘性,提高平台核心竞争力,将是各互联网医疗平台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外,如银川市政府邀请好大夫,把互联网医疗带到缺医少药的偏远地区。关注市场下沉,服务这部分更加急切、庞大的“刚需”人群,也是其扩大市场,获取国家和民众认可的又一方向。

自互联网医疗发展以来,我们的就医渠道已经得到了日新月异的改善。

据今年4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有637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1273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有28个省份开展电子健康卡试点,144个地级市实现了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

微信的强势入局,其庞大的C端流量将更加促进互联网医疗的普及。和众多互联网医疗平台一样,无论成功与否,对改善我们的就医环境,都有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

- END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