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涨价了!打头炮的是小蓝单车,它宣布从3月21日起,在北京市实行新的计费规则,起步价由每30分钟1元更改为每15分钟1元,超出时长后为0.5元/15分钟。这意味着如果用户骑行半小时最多支付1.5元,1小时以内最多支付2.5元。
对小蓝单车进行托管的滴滴方面表示,是为了保障可持续运营及产品服务体验,经慎重考虑,决定在北京市实行新的计费规则。
无独有偶,就在3月29日,摩拜单车的用户也收到了其将实行新版计费规则的通知。摩拜单车方面表示,为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营,继续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摩拜单车将从4月8日起,在北京实行新计费规则:骑行15分钟以内收费1元,骑行超出15分钟,每15分钟收费0.5元。价格调整的结果和小蓝单车一样。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冯苏苇认为:“整个共享单车行业是一个可竞争的市场,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在里面,进入这个市场也没有特别大的障碍,它不是属于自然垄断型的那种行业。既然这个行业很容易竞争的话,价格就是很好的一个策略。目前,获得营收是为了覆盖之前很多固定资本的一个投入,所以这段时间调价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如果他们调得再高,那说实话就可能会“掉粉”了。他们也不可能完全靠用户骑自行车的收入来弥补其前期的成本。”
那么,这次在小蓝单车和摩拜单车宣布调整价格后,其他共享单车会“追上”吗?新的价格会从北京“骑”到其他城市吗?
截至记者发稿,ofo和哈啰出行尚未跟进涨价。摩拜单车表示,目前价格调整只在北京。而对小蓝单车进行托管的滴滴则回应称,其主要就是在北京运营,其他城市量不大。
未来,共享单车行业要从哪里来获取持续骑行的动力呢?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冯苏苇表示:“单车目前的定位最主要的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有很多替代的模式,有些是不要钱的比如走路。我们从2010年开始一直在观察这些产品的演变,发现这个项目主要的营收,还不是直接来自单车产品被使用这个过程。而是要靠附加的那些市场,比如广告,投放站点的空间等其他的业务来获得营收。从这两年看,共享单车进入市场以后,主要开始增加平台粘性,通过吸引用户使用,获得用户骑行的资料,所以,它的营收未来很可能是来自和大数据相关的衍生产品。”
关于此次涨价的原因,摩拜单车的回复中,和小蓝单车有同样的一句话,那就是“为实现可持续运营”。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整个共享单车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格局趋于稳定,是共享单车企业选择此时涨价的原因之一。而调价更重要的原因,很可能还是来自于财务的压力。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