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第11届IT领袖峰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峰会5G成为最热门词汇,通信行业替代互联网成为焦点话题。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结合各自领域的发展分享了5G技术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资本市场的积极影响。
这样在5G时代,中国一定有可能实现一次重大的超越。
马化腾发言主要针对腾讯大力拓展的产业互联网,他表示,在5G和AI“双核驱动”下,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门槛会不断降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5G唱主角,余承东在今年峰会上“咖位”晋升,成为高端对话环节主要嘉宾。本次活动,余承东表现得也比较活跃,他现场向马化腾介绍了华为发布的折叠屏手机,并在现场呼吁政策推动对5G开放所有频谱资源,认为这将在覆盖、体验、成本上带来千倍、万倍的收益。
李小加:5G时代会有新的交易所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近年来经常出席IT领袖峰会,围绕5G的话题,他结合资本市场分享了5G时代数据与资本的远与近。
他讲到在1G时代的时候,整个资本市场是在最顶端,资本市场不断地给予定价,资本市场能够对大宗商品、运输、能源、生产、产品定价公司上市的时候对它的股票和债券进行定价,资本能够不断地一步步地延伸到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而资本链条的背后都是由确权、标准、定价和记账体系,就是所谓的审计。
在5G时代,越来越多的数据成为大宗商品,成为原材料,云计算的算力将成为一个新的能源,经过AI的转换形成新的产品,在5G新的产品中卖给客户,从客户那边形成收益。
但是到了今天这个时代,资本在5G时代远远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对象,数据经济还不能够真正完全吸引到足够的资本。最大的问题还是数据本身,今天的数据尽管是海量的数据,但是还是在很多的孤岛上,绝大部分数据被闲置。
很多公司得数据运作基本上还是规模很有限的、基本在灰色地带进行的,不太敢往大做,往大做就可能做错,往大做就可能做偏。
他认为核心问题是对应传统经济得会计准则、法律准则、上市准则,在5G时代还有很多工作还没有开始,这些工作包括确权、标准、定价、存证、信用体系。特别是溯源、分润和收益分配,这些做成了才能决定在这个价值链上怎么样让数据真正能够实现从数据几乎是无用的孤岛上的闲置的大宗商品,像矿山的矿石一样最终走向产品形成收益,这样使得资本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落在底下这个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
他认为,5G将会出现新的交易所,对数据交易会形成新的交易所。把过去资本市场发展了200年的模式要在几年内完成要靠技术实现,比较重要得技术是加密技术,让利益得以保护。要使用区块链这样的技术,通过分散式记账制立标准、设保护,保护权利。
他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后发之势,但在数据和资本的博弈和相亲之中,不比任何国家晚,甚至在所有国家之前。在5G时代一定会出现新的交易模式,通过技术的手段重塑中国在5G时代的资本市场。在5G时代,中国一定有可能实现一次重大的超越,使得数据和资本早见面、早相遇、早结合、早发展。
马化腾:5G和AI驱动产业互联网进入“快车道”
峰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做了演讲,它的讲话重点在产业互联网。
2018年9月30日,腾讯宣布启动新一轮架构重组和战略升级,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新成立了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和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其中CSIG主要承担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
马化腾表示,在5G和AI“双核驱动”下,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门槛会不断降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腾讯一直专注做连接,微信已经成为中国首个拥有10亿级用户的互联网产品,但连接人与人的极限,在全世界就是几十亿个节点。如果连接人和物,人与服务,节点规模将会增长到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量级。可以把5G网络看做一把钥匙,它能够解锁原先难以数字化的现实场景,让数字技术以更小的颗粒度重塑现实世界。比如在医疗领域,通过5G网络,更便捷地获得远方专家的帮助。
马化腾认为,未来5G与 AI会相辅相成,5G还能够帮助更多的AI应用落地,AI则可以让5G网络更加灵活、更高效。而边缘计算会变得更加重要。腾讯最近与运营商、交通部门合作,推出了车路协同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路边的摄像头、车上的传感器以及部署在边缘计算平台的AI能力,识别出汽车、行人的位置与速度等信息,并实时发送给周边车辆。腾讯与合作伙伴正在积极推动,边缘计算领域的开源。
马化腾说,借助产业互联网,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将从传统产业自己“单脚跳”,变为与互联网协作的“双腿跑”。
他介绍腾讯产业互联网在两化融合中的案例。腾讯在华星光电质检环节引入了AI技术。利用深度学习建模,并借助边缘计算对产品缺陷进行光学检测识别。时间减少为原来的百分之一,而且准确率还提高到了90%以上。
最后他表示,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才刚开始,对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充满信心。
余承东:呼吁所有频谱向5G开放
每年IT领袖峰会的高端对话环节最受关注,往年互联网话题当道,BAT的创始人是座上宾,今年话题聚焦5G。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中电信方舟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高宏亮、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与中嘉博创董事长吴鹰一起对话5G技术。
余承东表示,可以深刻感受到在5G之前,所有的通信主要是连接人的,5G技术最大的变化是从连接人到连接万物。从4G到5G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是几百、几千、几万倍的量的变化。 5G开始连接物体对于时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低时延的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技术降低时延,所以未来所有终端都会支撑人工智能。另外一个变化是,AR/VR的时代来临都需要更大的带宽能力,5G的带宽能力有10倍以上的能力提升。
他提到,今年是5G投入商用的元年,大量的5G商用可能要到明年,但是这个4G过度到5G时代的速度的时间和从3G到4G的换代相比大大缩短了,是在加速度前进。
余承东现场还呼吁国家能开放频谱资源,让5G的技术能够用2G、3G的频谱,他认为,5G的技术用于2G平台、3G平台,带来的是效率有上千倍甚至万倍的提升,对频谱的使用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覆盖性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对此话题也产生了“交锋”,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回应余总的这一观点表示,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不应该限制某一个频率的运营商,这里核心问题是有很多人拥有现有的技术的手机,把基站换了,有可能满足不了目前的市场。设备制造商必须要设计出这个基站可以灵活有效的进行频率配置。
余承东辩论称,从网络设备基础上,华为10年前的的技术已经做到了一套设备同时能运行2G、3G、4G,如果有一些老人还在用2G,可以给他开少量的频谱用,这一点美国是放开的,但是国家监管层不允许运行在2G的频段上。
余承东还表示华为没有上市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投资未来,上市公司会为了财报好看,把近期的利润做得很高。我们很多技术走在了前面,5G大量使用了新的技术,宽带的技术,是因为华为在12年前就已经研究5G的技术,很多新的芯片、材料和算法技术提前很多年就开始做了。对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没有基础科研的早期投入,未来不会有核心竞争力。
现场,嘉宾还讨论了5G时代运营商商业模式的问题。
黄晓庆表示,全球的移动运营商今天都遇到很大的困境,就是成长乏力,利润不断收缩,还得去投资5G、6G的网络设备,但是运营商建网对营收没有增长,没有利润就没有动力。
他认为,5G时代运营商要改变商业模式,从带宽销售变成收入分成,能给运营商带来发展的机会,分成的模式是5G的商业模式,否则5G干不下去。
余承东提供了另一种参考建议,他认为,5G时代,运营商收费模式应该重新梳理,对不同行业不同服务等级要有不同的收费,就像坐飞机有头等舱和经济舱价格是不一样的,比如对2毫秒时延和100毫秒时延的业务区分收费。如果单一按照无限流量,大家都平等一样的话,就像高速公路免费以后造成大拥堵,这实际上是一个灾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e公司官微。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