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科技评论期刊《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上月发布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自2001年起,《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每年发布“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关注技术的商业应用潜力以及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重大影响,也被认为是投资和技术应用领域的风向标。
近几年的榜单中,出现过实用型量子计算机、可回收火箭、对抗性神经网络、石墨烯晶体管、精确编辑植物基因等技术。
今年是该杂志创刊120周年,邀请到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担任客座评选人,全程参与评选工作。
“我希望我参与选出的技术,不仅是2019年的关注焦点,更能为整个科技史留下浓重的一笔。”盖茨在为榜单所作序言中说,“如果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比如展望一下20年后的技术榜单,我希望上榜的几乎都是以提升人类福祉为目标的技术。”盖茨说。
今年榜单中多项技术与生命科学有关,还关注核能新浪潮在减少碳排放和限制气候变化方向的努力。
以下是“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1.灵巧机器人
主要研究者:OpenAI、卡内基梅隆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成熟期:3—5年
目前工业机器人仍较笨拙,灵活性欠佳。位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的人工智能非营利组织OpenAI,推出一套AI系统Dactyl,能够通过强化学习,让机器人在模拟环境中学会抓取、转动积木,再让机械手操作。这种虚拟训练引入随机性,让机器人在模拟练习中学习知识,应用到现实环境。
这可望让未来机器人学会组装电子产品、把餐具放进洗碗机,甚至将人从床上扶起。
2.核能新浪潮
主要研究者:陆地能源、泰拉能源、纽斯凯尔、通用聚变
成熟期:新型核裂变反应堆到2020年代中期有望实现大规模应用;核聚变反应堆仍需至少十年
过去一年新型核反应堆发展势头强劲: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可望在2020年代之前并网发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被认为能节约成本、降低环境与金融风险;还有似乎永远也实现不了的核聚变反应堆,也有进展。
这些新型技术的目标是,碳排放更少,能源更安全更便宜。
3.预测早产儿
主要研究者:AknaDx
成熟期:可在5年内进入临床测试
每年有1500万婴儿早产,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师斯蒂芬·奎克,通过对母亲血液中自由漂浮的RNA测序,筛选出与早产有关的七种基因表达的波动,可识别可能过早分娩的女性,让医生采取措施避免早产,挽救生命。
奎克说,这项技术快速简便,每次测量不到10美元。他与合作者已开始商业化运作。
4.肠道显微胶囊
主要研究者:麻省总医院
成熟期:目前在成人体内使用;婴儿试验将于2019年进行
环境性肠功能障碍(EED)在贫穷国家尤多,是造成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未能达到正常身高的原因之一,治疗花费昂贵。麻省总医院的病理学家和工程师吉尔莫·蒂尔内研发的肠道显微胶囊,能检测EED的表现症状,还能做组织活检,比内窥镜简单得多:附在可弯曲的线型导管上,连接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病人吞下胶囊,医疗人员在将纤维胶囊拉回时,可无死角对整个消化道做纤维断层扫描。它消毒后还能重复利用。
这项技术有多种应用,新研发的小号版,计划今年给婴儿试验。
5.定制癌症疫苗
主要研究者:BioNTech、Genentech
成熟期:已临床试验
首支“癌症个性定制疫苗”的商业化,目前到了关键时刻。预期效果是能通过肿瘤独特的突变触发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识别,从而有效阻止多种癌症的发生。它是通过使用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来选择性地破坏肿瘤细胞,对健康细胞的损害较有限。
制造疫苗需要对病人肿瘤活检,经DNA测序分析,迅速生产、及时送达,不能延误。
6.人造肉汉堡
主要研究者:美国人造肉企业BeyondMeat
成熟期:目前已有成形的植物性素肉;2020年左右可研制成功实验室人造肉
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达到98亿,人类会比2005年多吃70%的肉。西方工业化方法生产一磅肉类蛋白,比生产等量植物蛋白多用4到25倍的水、6到17倍的土地、6到20倍的化石燃料。人类暂不打算戒肉,实验室培养的人造肉和植物制成的素肉,或许是抑制环境恶化的好办法。
荷兰马斯特里赫大学的研究,据说明年成本或低于牛肉汉堡。比尔·盖茨投资的初创企业BeyondMeat和ImpossibleFoods,研发植物制成的“素肉”,被认为对环境更友好。用豌豆蛋白、大豆、小麦、马铃薯和植物油,制造出动物肉的质地和口感。BeyondMeat公司已在3万家商店和餐馆卖出2500万个汉堡。
密歇根大学可持续系统中心分析,BeyondMeat制作汉堡产生的温室气体可能比传统牛肉汉堡少90%。
7.二氧化碳捕集器
主要研究者:CarbonEngineering、
Climeworks、GlobalThermostat
成熟期:5到10年
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认为,在21世纪全世界需要从大气中去除1万亿吨二氧化碳,以防气温升高到危险程度。哈佛大学气候科学家大卫·凯斯去年发现的直接空气捕获方法,理论上可以将机器捕集二氧化碳的成本降低到每吨100美元以下,但还需要数年研究,一旦成功还要想办法处理捕获的二氧化碳:作为合成燃料的原料,与氢气一起生产甲烷,或者卖给汽水企业。
这些办法还会有二氧化碳回到大气,如果将二氧化碳封存在类似碳纤维、聚合物或混凝土这样的产品中,更多深埋地下——这样的终极办法,目前尚无可行的商业模式。
8.可穿戴心电仪
主要研究者:苹果、AliveCor、Withings
成熟期:现在
方便的心电监测智能手表已问世,能提供接近医疗设备的精度。硅谷初创公司AliveCor推出一款与苹果手表兼容的腕带,可检测出心房颤动(导致血栓和中风的常见原因)。去年苹果发布带有心电图(ECG)功能的AppleWatch,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健康设备公司Withings也宣布计划发布配有心电图功能的手表。
现阶段的可穿戴心电图监测设备,仍只有一个传感器,真正的心电图设备有12个。目前还没有一种可穿戴设备能够诊断心脏病。情况可能很快改变,去年AliveCor向美国心脏协会提交初审的系统,据称可检测到某种类型的心脏病。
9.无下水道卫生间
主要研究者:杜克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BiomassControls、加州理工学院
成熟期:一两年
全球约23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导致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传播。正在开发的新型厕所,足够便宜,可处理、分解粪便。大多数已设计出的厕所是独立的,不需要下水道,处理方法,有的用厌氧膜过滤污染物,有的像个小炼油厂加热粪便转化成肥料。
缺点是不太适合较小村庄,或只能供少数家庭使用。
10.能说会道的人工智能助理
主要研究者:谷歌、阿里巴巴、亚马逊
成熟期:一两年后
人工智能助手如亚马逊的Alexa、苹果的Siri,并不真正智能,没有简化我们的生活,还易出错。新改进的人工智能,加上更好的语音合成系统,可交谈,可做会议记录,可查找信息或网上购物。如谷歌Duplex会帮你接听电话、过滤垃圾邮件及电话推销,还会打电话帮你预约餐厅。阿里巴巴的AliMe,可电话协调包裹递送,还能与顾客讨价还价。
将来我们也许会看到人工智能的另一种进化:从物流协调员到保姆、老师,甚至朋友。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