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航天驭星:让利客户培育应用市场,测控服务靠技术说话-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8 00:19:0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自2015年伊始,随着政策的放开,国内开始逐渐涌起商业航天的浪潮。一时间,商业航天企业纷纷成立。航天驭星以及其创始人兼CEO赵磊凭借着基于“互联网+卫星天地通信”的《商业卫星在轨管理与应用服务平台》创

自2015年伊始,随着政策的放开,国内开始逐渐涌起商业航天的浪潮。一时间,商业航天企业纷纷成立。航天驭星以及其创始人兼CEO赵磊凭借着基于“互联网+卫星天地通信”的《商业卫星在轨管理与应用服务平台》创业项目,荣获2016年清华大学MBA创业大赛三等奖,来到了大众的视线当中,开启了创业之路。

硬件设计,软件服务,定制化解决

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是一家专注于商业卫星测控与数传服务、致力于卫星天地通信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公司的规模27人,近半数人员属于技术研发团队。拥有低成本、多频段的地面站技术、测运控管理技术以及测控硬件产品研发技术等,可基于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航天驭星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卫星测控与数传、卫星在轨碰撞预警、遥感卫星定标以及卫星数据服务、火箭测控等航天测控与通信服务,以及提供多功能测控地面站、星上测控数传设备、卫星地面测试设备等星地通信设施设备。

卫星测控通信服务

1. 卫星测控与数传解决方案

结合星上能力和地面站资源,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卫星测控与数传的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对于卫星监测、控制及数据传输需求。

2. 卫星在轨管理服务

为全球商业卫星用户提供测控和数据接收、在轨状态监视、非合作目标测定轨、碰撞预警等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服务。

3. 卫星数据服务

基于卫星测控数据的积累与挖掘,提升卫星数据使用效率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降低卫星数据使用成本。

可以说,航天驭星在针对卫星测控通信方面的介入是全流程的。而业务内容难免有所偏重,据了解,航天驭星在通信硬件设备上主要负责设计,最成熟以及最核心的业务在于卫星测控服务上。

说到服务,服务质量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服务质量是航天驭星赢得口碑的关键。赵磊认为,“提升服务质量,在于同时做好‘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服务’——在对于ToB端的企业来说,其实就是不光要做好合同内的服务,还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做好合同之外的相关服务。许多服务其实难以量化,但时间久了,用户自然能感受到。”

据悉,航天驭星目前已与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管理和即将管理的卫星数量达到25颗。赵磊透露,卫星制造商对于测控服务的要求其实并不相同,因为每一家卫星制造商遇到的问题以及真实的需求并不一样。

因此,能与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并收获良好口碑。对于商业航天来说,这已经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测控通信是人造卫星神经命脉,服务质量根本上靠技术说话

测控的基础工作包括三部分:跟踪、遥测和遥控,即通过跟踪、测量、控制。通过追踪卫星的位置,接收卫星回传的信号,依此得知卫星工作的环境、状态并预先测算出卫星未来的航行轨道,根据卫星外部环境以及工作状态的反馈,实时发射信号,作出指令等等。每个环节,其实都离不开测控通信的服务。可以说,测控通信系统就是卫星的神经感知和命令传达系统。

而在实际情况中,一颗人造卫星的造价高昂。且人造卫星发射上空之后,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等多重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其中,最高的地球静止轨道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千米。

因此,卫星测控通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难度可见一斑。

“如今航天的圈子还很小,口碑基本决定了一切。”赵磊这样描述道,“(根本上)还是靠技术说话。技术层面的因素,决定了航天驭星的模式是难以被完全复制的。”

据悉,航天驭星拥有的技术壁垒在于其独特的算法和系统的产品架构。同时,航天驭星目前有两项测控领域的核心技术正在申请发明专利,并且在高速基带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在传输速率方面可达到千兆量级。通过实现测控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自主可控,航天驭星可显著降低卫星测控成本,并为用户提供更可靠、更便捷的测控服务。

赵磊认为,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是评判一套测控通信产品或测控通信算法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

稳定性:信号的稳定性对于测控服务来说第一重要,信号的稳定传输对于卫星测控来说意义重大。

可靠性:能够解决客户面临的基本问题以及突发问题。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辅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灵活性:卫星测控面临的环境复杂而多变,因此,测控通信软件需具有多种使用模式,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设置。

因此,航天驭星今年的计划也是将测控服务再做深做透。在产品的稳定性、灵活性、速率等各个指标上持续优化,在用户体验上持续提高。

良性竞争,让利客户,共同培育市场

测控领域虽然难度系数较高,技术要求比较高。但专注测控领域的企业并不止航天驭星一家。对此,赵磊认为,商业航天的各个环节都有待发展。在测控领域,竞争关系并不明显,服务的偏重点,风格,技术实力都有较大的区别。在培育市场的意义上,共同的利益大于竞争。目前仍然是处于互惠互利,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阶段。

赵磊透露,航天驭星在前期服务的用户都是做的比承诺的要多,收费的价格也比较实惠。通过让利客户的方式,形成与客户之间的互惠互利。让企业往来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使得整个行业快速发展起来。当行业发展足够成熟,各个环节相应的成本价格也能逐步降低。整个行业才能兴旺起来。

赵磊认为,商业航天测控领域的瓶颈目前还是在于目前商业卫星的应用还是太少了。应用的缺少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卫星的发射数量。然而,卫星的应用又与卫星的能力息息相关。

赵磊在此列举了两个例子——遥感卫星和通讯卫星。卫星制造商现在正在做卫星的通讯星座,如果通讯卫星的星座发展起来,那么一定会有形式多样的、大规模的应用产品被培育出来;如果能把遥感卫星的相机空间分辨率以及时间分辨率再提高一个档次,那么遥感卫星的应用也会随之发展起来。

近三五年内,航天驭星的计划是辅助各大卫星公司将星座做起来,使得卫星应用能逐步发展起来。

关于人工智能在测控领域的应用,赵磊认为,由于卫星数量较少,人工智能在卫星测控服务当中尚未应用,但是未来一定会有。在测控领域,目前还没有使用人工智能的土壤或者环境。这里的土壤或者环境指的是数据的量。一旦具备了,人工智能一定可以推广起来。不管是卫星应用与卫星研制领域,也是同样的问题——现在没有使用是因为数据的量太少。而数据量的提升,其实还是需要行业的整体发展。当商业航天行业整体发展得足够了,才能用上人工智能这项“大武器”。

AI如何持续渗透平安城市?安防企业为何纷纷“进军”商业?智慧交通除了“大脑”还该关注什么?如何抓准家庭社区安全零散的市场?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