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美团、饿了么在偷听你说话吗?-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23:51:1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来源 | 聚焦军报《IT时报》记者陆续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对两款主流外卖App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做了测试,在苹果手机、安卓手机、iPad等三种设备上,重新下载App,并在没有任何搜索记录的前提下,当着

来源 | 聚焦军报

《IT时报》记者陆续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对两款主流外卖App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做了测试,在苹果手机、安卓手机、iPad等三种设备上,重新下载App,并在没有任何搜索记录的前提下,当着设备随意说出自己想吃的菜系,从结果来看,在随后数分钟到数小时的时间里,出现相关推荐的概率高达60%-70%。(详情见《美团饿了么回应外卖App 偷听 用户说话:无端猜测》)

对此,美团方面回应称,有关“根据麦克风收录的语音关键词为点外卖的用户做推荐”的行为并不存在,美团外卖只会在获得用户语音使用授权,且用户主动发起美团外卖App内的语音输入行为时,才会使用麦克风。此外,美团外卖仅会在用户表达了明确需求信息、进行主动查询后,才会进行相关推荐输出。

饿了吗表示所谓“监听用户日常对话并做信息分析”,是一种无端猜测,饿了么既没有做类似的产品设置,也不具备相关技术条件,饿了么严格保护用户隐私,任何必要的信息采集都会在取得用户事先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使用。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位专业人士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陈斌

易宝支付CTO,《架构即未来》译者,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App之间是否偷听了,这是一个很难搞清楚的问题。但是有个问题是非常清楚的,也是经常被我们忽视的,那就是AI Ethics (人工智能伦理学)问题。人工智能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让我们生活得更轻松,更幸福,但是隐藏在这些技术应用背后的伦理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比如说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或者算法,现在更多的采用自动学习自动优化,但是其逻辑并不都能清楚地解释清楚。在逻辑不清楚的情况下,应用就存在各种法律和伦理问题。比如根据算法的推荐选择某组人群,排斥某组人群,这里可能充满了歧视。人工智能算法跟踪和关联人的行为痕迹,严重侵害个人隐私,等等。建议各公司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加大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和管控。

唐大杰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武汉大学财税和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科技使得原有的隐私边界变得模糊,不仅手机麦克风可能被“无意间”偷听,你的行踪也很容易被“无意间”跟踪。

当然,如果你“无意间”获得了我对于吃饭的偏好,你给我推荐了就近并排名靠前的鳗鱼饭,这对我来说不可谓不是个福利。如果你还“无意间”知道了我的择偶标准,给我推荐了交友信息,那简直是一个活红娘酷月老。但是,用户享受了这种“福利”之后往往有点后怕,哪些信息被你“善意”获得了,哪些又“善意”回避了呢?看到两个独角兽企业的撇清声明,觉得怪怪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样的技术进步?

企业除了撇清关系,声明免责之外,是否还应该积极配合大众对你技术安全性的了解,做一点透明度出来?比如你是如何防范APP窃听的?你的智能推送为什么与窃听、跟踪无关?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撇清声明是最low公关。

王昭彧

金融数据挖掘者,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数据安全并非一句空话。在“数据主权”(或者说数据所有权)未能通过法律规范与数据安全标准清晰界定,且执行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取证难、定性难,受侵害主体个体分散),手机等信息处理终端与消费app,往往使消费者信息会被金融科技企业无偿获取,被用以谋利。

数据主权(数据的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权),如何在原始数据生产者/消费者、信息技术提供者、衍生数据分析与增值者分配,如何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亟需可操作的法规与强制标准。

张英辉

软件开发工程师,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技术总是给人带来“惊喜”,以至于都到了惊吓的程度。看到饿了么们为这个大数据时代所作的“创新”,作为一个同行,我不禁惊讶于饿了么们产品设计的脑洞大开,同时也惊醒于其对大众个人隐私的肆无忌弹的收集。

结合最近几年的经历,我想到了Google的不作恶,想到了European Union的GDPR,想到了商业的包装和底线。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繁荣造就了今天网络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先,我们有可以引以为豪的巨大成就,这却是与损害大众的个人利益相伴的。

不管最终的事实真假与否,这种消息的出现,都是对整个社会隐私保护提醒,对于饿了么们,希望你们别作恶,希望你们的良知守护住底线,我们也希望公众监督你们,希望隐私保护的法律之剑高悬。

李海燕

神州信息(000555)金融咨询服务总监,看懂经济评论作家

作为金融科技服务人员,App通过麦克风授权采集客户音频数据并用于推销,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作为用户,这种行为极大破坏了用户体验,并带来负面感受,无论相关平台是否承认,用户能够做的就是关闭授权,保护自己利益。

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数据保护相关法律及处罚的实施细则,同时,建立配套检测机制,此类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其行为也应该记录在册,共同构建网上社会行为准则,减少此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央行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