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因为年报不如预期让市场大跌眼镜,今日美团点评(HK.03690)报收52.35港元,重挫11.12%,而这也是其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3月11日晚间,美团点评发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度业绩财报。
年报显示,2018年美团点评营收652.27亿元,同比增长92.3%;全年经营亏损110.86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为85.17亿元,同比扩大近两倍。此外,美团点评的年内亏损从2017年的189亿大幅上升至1155亿元。
据悉,美团点评于2018年9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IPO发行价为每股69港元,扣除相关发行开支后共计募集资金325.6亿港元。上市后美团点评总市值一度达到巅峰4188亿港元,超过同期京东、小米的市值。随后美团点评的股价却一路下跌,最低跌至40.25港元,几近腰斩。
根据财报,美团核心业务主要由三大板块组成:外卖、到店酒旅和新业务。前两者实现了不错的毛利率增长,但餐饮外卖营收增速放缓。而新业务则是亏损的主要原因,其中收购摩拜为公司带来45.5亿元亏损。
用户创新高增速放缓,酒店业务稳步增长
美团方面表示,餐饮外卖与到店及酒旅两大业务按合并基准计已录得正的“经调整经营溢利”,公司主体业务已实现盈利。
四季度,美团三大业务板块交易金额虽然同比均取得两位数增长,但环比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餐饮外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0.6%至802亿元人民币,上季度增速为84.8%;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同比增长11.9%至44.7亿元,上季度增速为46.8%;
新业务及其他业务同比增长82.5%至13.1亿元,上季度为471.3%。
以数据来看,美团2018年的交易用户和活跃商家均创下新高,年度交易用户突破4亿。
用户创新高的背后是大量补贴,2018年美团给用户的补贴高达54亿(2017年为42亿),员工福利开支从86亿上升到152亿。
美团点评CFO陈少晖在财报后的分析师会议上表示,美团点评在四季度有意将商业化率增长放缓,与三季度相比,四季度外卖业务佣金率出现小幅下降。“公司并没有刻意提高商业化率,我们关注如何提高交易量,吸收更多商户,所以没有道理去提高佣金率。”
而财报则显示,由于交易额、特别餐饮外卖交易金额的大幅增加,四季度佣金收入由85亿元升至132亿元,同比增长53.8%。
此外在酒店业务方面,美团点评国内酒店预订间夜量由2017年的2.05亿增至2018年的2.84亿,同比增长38.5%,平均每间夜价格比稳步增长。
踩雷摩拜:拖累业绩,用户押金骤减
财报显示,美团的新业务及其他实现收入112.4亿元,较2017年增长450.3%。交易金额增长近一倍至2018年的560亿元。但是,2018年,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毛利率为-37.9%,而2017年为46.0%。
这主要是由于销售成本的激增,从17年11亿增长到18年155亿。其中,网约车司机成本增加了44.6亿、摩拜单车也有非常高比例的折旧,可见收购摩拜以及美团打车的持续投入成为拖累美团业绩的主要因素。
具体来看,美团点评去年共计入了54亿元的折旧和摊销,其中美团点评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共计入42.5亿,同比增加了39亿,主要是摩拜单车资产的折旧。
自2018年4月4日起,摩拜进行了并表。贡献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但同期摩拜也贡献了亏损45.5亿元。
财报还提到,如果摩拜自2018年1月1日起被合并,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收益表将列示备考收入654.92亿元,亏损1170.67亿元。
美团点评收购摩拜后,其定位也在不断进行调整,直至最近“摩拜”终于完成美团化。
今年1月,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发布内部信,宣布摩拜单车品牌将更名为美团单车,美团APP将成为其国内唯一入口。
据中新经纬报道,从2月22日起摩拜员工已陆续搬往北京望京众运大厦的美团总部。
由于持续亏损,摩拜又于近期关闭部分海外业务,公司方面回应称,摩拜正在寻求优化国际业务,近期将关闭亚洲部分国家业务,此调整会涉及十余名当地员工,将会依照当地法律法规进行安置。
事实上,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了OFO押金事件大洗牌后,存活下来的优质公司寥寥无几,并且都没有太好的盈利模式。而靠融资的过活的企业也由于市场信心的不足陷入困局。
年报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美团交易用户押金总额达33.41亿元,可以推断其中绝大多数或为摩拜用户押金。而美团上市前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4月份时摩拜的“交易用户按金”总计约81亿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半年时间摩拜用户数降了近6成。
另一方面,网约车强监管依然在进行时,因此美团仅在南京、上海两个推出网约车服务。
美团在财报中表示,2019年将会聚焦在对核心业务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业务上,在新业务投入上将会更加审慎,并将进一步提高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运营效率。
而以目前政策导向以及市场情况来看来看,要在这两块业务短期内扭亏并非易事。(蓝鲸产经 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