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月8日,这个本该让中国女性团结一致的节日,却因为“一个节日,各自表述”成了一个最“分裂”的节日。
当每个节日都顺理成章地成为消费主义的狂欢,这个节日却因其内涵的复杂性,命名的分歧性,而成为很多品牌稍不留神就落入其中的“陷阱”。
今年“犯忌”的是3月8日上映的《惊奇队长》,漫威首部女性超英电影竟然选择在3月7日祝全体中国女生“女生节快乐”,一下子踩到了火药桶之上,评论区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入乡随俗”的漫威可能没有意识到,虽然女生节在中文互联网上早已大行其道,高校男生女生节拉横幅表白已经成为“固定节目”,但并非代表这个称呼已经“脱敏”。只是那些感到冒犯的人害怕被扣上“敏感较真”的帽子,而没有公开呛声而已。
实际上,微博上的女权主义者们早已在自己的舆论圈内对女生节口诛笔伐,只是没有找到“出圈”的机会。《惊奇队长》这样一部女性英雄电影却自动送上门来,评论区自然被“反对女生节阵线联盟”所占领了,在这样的舆论场中轮到了那些觉得”没什么”的人噤声沉默。
相比之下,堂而皇之打出女王节、女神节的电商网站们,却大可以有恃无恐地年复一年(虽然京东出于强烈的“求生欲”生造出了一个蝴蝶节),从而利用消费主义的力量在中国的话语体系内争得了一席之地,将妇女节巧妙地转换为一个女性“自宠”、“被宠”的消费节,令女性群体趋之若鹜,不能不说是高明至极。
然而,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微博等平台上女权主义力量的不断集结、壮大,消费主义并不能够主导对这个节日的表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群体开始警惕这种对于女性的“物化”,对于女性的“明捧实贬”,对于年轻漂亮女性的奉承及对于其他女性群体的切割。
只不过这一股“舆论潜流”还没有找到像《惊奇队长》这样明确的靶标而已,她们的声浪还没有大到足以向天猫、唯品会等开战。
更尴尬的是,没有人能提出一个女神节、女王节之外女性群体可以共同接受的方案。虽然一些人呼吁追根溯源,让妇女节回复妇女节原本的含义。然而,妇女这个忽略女性主体特质,将女性身份异化为社会生产零件的词汇,在年轻女性群体和女性主义者眼中天生带有“原罪”。
妇女的“污名化”已经深植于社会观念之中根深蒂固,正如papi酱所说的“妇女节,那是阿姨们的节日,与我无关”。哪怕支持者一遍遍去照搬官方的解释(在官方辞典中,其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14岁以上的女性都可称为妇女)都无济于事。
其实,绝大多数的女性并不愿意去深究各个词汇背后的时代背景、主义纠葛与权力结构,然而她们的好恶却确凿无疑地反映了舆论场的影响。正如一些女权主义者指出的,女神节、女王节和“你值得更好的”一样,不过是将女性争夺权利平等悄然置换成了消费主义。
实际上,不仅3月8日在被消费,连女权本身也难逃被消费的命运。毕竟对于女性群体来说,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争取权利平等、消除职场歧视、保障妇女权利等群体诉求都太过“危险”,只有个体成功、经济独立才是最“理性”的选择。而相比于妇女这样一个群体名称,女神、女王这样的个体称谓更能够打动她们。
当然,我们不能忘了互联网活跃舆论之外的大部分“沉默的女性”,她们因为芳华不再而被年轻女性们忙不迭地以“女生节”来切割,她们因为消费能力不足而不入女王节、女神节”的视线,在官方的表述中她们只是被致敬的对象,并没有多少争取权利的自主性。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影视娱乐中,她们都是隐形的。
而3月8日之所以成为一个“分裂”的节日,也暴露出中国女性被各种他者所定义,缺乏主体性的舆论处境,而这种舆论处境又是她们社会处境的映射。无论是妇女、女生、女神、女王,这些词汇之所以“尴尬”,都是因为身上附着的种种外界的“蓄谋”甚至恶意。
正如微博网友微路所说:当某天,中文世界对女性是否青春、是否处女、是否结婚不再投以过度甚至病态的关注,附着在这些词汇上的恶趣味,以及对恶趣味的反弹才会自行剥落,还原为普通用语。
3月8日至少是一个暴露群体裂痕,探讨女性群体社会地位的契机,是在官方宣传之外自发涌起的民间舆论。
通过年复一年的争吵、辩论,通过各个品牌一次又一次试探舆论的边界(在这个过程中翻车是难免的),女性群体的自我意识将会越来越清晰。哪怕最后无法对节日名称达成共识也无所谓,“一个节日,各自表述”并没有什么不好。(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丨张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