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iTutorGroup在上海举行发布会,宣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新大使、世界首位机器人公民索菲亚(002572)(Sophia)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Sophia(索菲亚)是由中国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Hanson Robotics) 开发的类人机器人,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一台机器人。索菲亚看起来就像人类女性,拥有橡胶皮肤,能够表现出超过 62 种面部表情。索菲亚“大脑” 中的计算机算法能够识别面部,并与人进行眼神接触。
在发布会后,蓝鲸教育和多家媒体对iTutorGroup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正大进行了采访。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
问:现在很多在线教育机构都在做AI老师,iTutorGroup在引入AI老师这一块会不会有适当调整,和学生互动上又会不会有新的提升?
杨正大:语音识别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在教育里边,不仅仅是语音转成文字这么简单,而是语义辨识,讲一段话让人家知道实际是什么意思。这个阶段的人工智能还有非常多提升空间。
今天我们在谈的人工智能并不是谈语音识别,也不谈语义识别,而是这些技术在教育上面的应用。从05、06年开始,大数据时代我们写了非常多不同形态的演算法,因为教育里边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老师、同学和教材如何在每一堂课里面有最好的组合。
我们的做法就是在每个老师、每个同学、每个教材上面分别打128个不同标签,因此你还没有进来之前立刻就可以知道这个系统里边哪个人跟你是相同或者类似,立刻在现有系统当中匹配适合的老师。
在课程中的监测,比如说你跟老师开口的时长、互动的频次,甚至一对三的课堂当中在这个课堂上面吐字的多少都会在后台有分析。分析之后我们就知道你跟这个老师的互动情况,这个反馈让下一堂课学习的匹配变得更精准。
如果你对这个老师的互动和评价都是极高的,下一次就会再次遇到这个老师。通过这样的反馈路径让客户的学习越来越精准,遇到的老师都是喜欢的。
我们跟索非亚合作最大AI的战略升级是什么?除了精准匹配或者最佳化之外,我们觉得就算已经配到了最合适的老师,但是在和老师互动当中仍有能进阶的空间。最后帮助老师在教学上面变得更有效率,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更有提升。
问:您如何看待资本寒冬中的教育行业?在线教育处于什么阶段?教育的下一个十年又是怎么样的?
杨正大:的确,教育行业可以抗周期,尤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教育,所以这个市场一直非常火热。但是,行业也有资本乱象,比如圈钱买客户等。可能最后伤害的不仅仅是这个行业,真正伤害的是父母和莘莘学子对在线教育的认知。教育行业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行业。
我觉得在线教育一定是未来,在线教育未来五年之内会取代线下教育,甚至更早。学校的教育有学校教育功能,学校教育永远不会被取代,至少在可见的未来。
但是学校以外的课外辅导在未来将会由在线教育主导。我对这件事情是非常肯定的。因为学校教育里除了知识之外,还有非常多的社交、道德、人格培养、群体生活等等。而课外学习却缺乏这些社会功能,绝大多数是培优补差。
问:您判断什么节点大家可以实现盈利?
杨正大:烧钱本身就是不对的,因为教育不是一个短期消费,是一个长期的深度互动。不像共享经济,获得的客户量就是竞争门槛,客户转移成本也很高。现在遇到资本寒冬,刚好也是一个检验时刻。
其实,一对一是烧钱的关键原因。老师消耗65%成本,竞争激烈以后提高到70%,剩下的就是获客成本了。按照这样的经济模式来看,每一单都烧钱,做得越大烧得越多,直到资本不再支持了才会停止。
烧钱不是一个可持续性商业模式,这对客户不负责,对股东也不负责。所以,要想降低成本,只能通过一对三或者一对五这种方式,只能通过AI技术,从而完成精准的个性化、性价比、教学品质。
问:衡量产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完课率,我们这边的完课率是怎么样的?
杨正大:我们成人完课率高达72%,行业平均水平在50%左右。青少儿完课率高达90%。保证高完课率的关键因素是我们的学习追踪系统。做法就是当客户数据出现异常的时候,我们会在后台透过不同的跟踪体系给予不同警示。
问:AI技术应用是否存在道德风险?
杨正大:完全存在。第一,科技只是教育实施的手段而已,20年前是互联网,现在是AI,将来还有更多的科技出现。所以,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要唤醒孩子对未来世界的好奇,以及想要探索的欲望。而现在有些科技运用在错误的方面,比如拍题上传答案这种模式。
第二,线上学习留下的所有轨迹是否要分享出去;
第三,隐私权的问题。
iTutorGroup 成立于 1998 年,是全球第一家在线教育 “独角兽”企业。旗下品牌包括 TutorABC、vipJr、vipabc、tutorJr、TutorMing 等,提供英语、 数学、语文、编程等真人在线互动课程,充分满足全年龄段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截至 2018 年,iTutorGroup 拥有 30000 多名老师,每年提供超过 3000 万堂 在线教育课程,服务人次达 1.8 亿,客户遍及全球 135 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