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滴滴亏损中以新思路再谋海外扩张-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22:07:5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2018年7月19日,滴滴出行宣布与日本软银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即将在日本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视觉中国法治周末记者 管依萌日前,有媒体透露,滴滴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亏损10

2018年7月19日,滴滴出行宣布与日本软银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即将在日本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视觉中国

法治周末记者 管依萌

日前,有媒体透露,滴滴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亏损109亿元,其中在司机补贴方面共计投入113亿元。紧接着,在上个月的月度全员会上,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2019年将对非主业进行“关停并转”。

然而,在经历了亏损和裁员风波后,滴滴再次开启了国际化战略。根据国外媒体报道,滴滴正在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和哥伦比亚等国家招聘经理。与此同时,滴滴计划以在这些拉丁美洲增长最快的市场上与美国同行Uber竞争。

实际上,在2017年至2018年,国际化就已经成为滴滴明确的战略和方向。但由于2018年下半年顺风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滴滴这艘高速前进的列车停了下来,外卖、酒旅、出海等业务都暂停了。

滴滴一下,马上“出海”

据相关媒体报道,滴滴已从中国调动高级管理人员,以领导其在智利和秘鲁等市场的扩张计划。最近,滴滴开始在这些国家投放司机运营、危机管理、营销和业务开发人员的招聘广告。如果滴滴的扩张计划取得成功,可能会让总部位于旧金山的Uber在拉丁美洲的路途更加坎坷。

其实,滴滴和Uber的渊源由来已久。

早在2016年,在经历了长达两年的中国市场抢夺战的过程中,滴滴收购了Uber的中国业务。然而,“战火”并没有熄灭,自2017年1月5日,滴滴出行宣布与巴西最大的本地移动出行服务商99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彼时,滴滴正在为进军拉美市场而做准备。

从2018年开始,两家公司已经在巴西和墨西哥展开竞争。2018年1月,滴滴在巴西收购了当地的初创公司99,而在墨西哥,滴滴则利用更高的薪酬和补贴吸引司机,为注册其应用的司机和乘客提供奖励。

当2017年滴滴与99联盟之时,在遥远的太平洋(601099)对岸,滴滴预备进军东南亚市场。

2017年7月24日,滴滴宣布联合领投东南亚移动出行巨头Grab新一轮融资,支持Grab继续强化在地区互联网经济中的领先地位。Grab融资总额达25亿美元,是东南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单轮融资。

不仅如此,在领投Grab之后,滴滴又计划了其海外布局的关键一步,分别在欧非及中东北非地区开始了“合纵连横”。

2017年8月1日,滴滴宣布与Taxify达成战略合作。滴滴将通过投资以及智能交通技术研发等方面协作,支持Taxify在多元市场进行更深度的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

紧接着,仅一周后,滴滴宣布与中东北非地区移动出行平台Careem达成战略伙伴关系,滴滴将对Careem进行投资。作为滴滴首次投资于中东北非市场的选择,Careem联合创始人兼CEO穆达西·史卡称:“滴滴的投资将为区域传统基础领域升级提供巨大支持,为当地社群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滴滴相继投资了欧非地区的Taxify和中东北非地区的Careem,由此可见,其出海雄心不言而喻。

这也正如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在2016年GMIC大会上所说:“互联网是全世界的,也是本土的。”

滴滴出海三板斧:资本、技术、运营

而滴滴的海外“野心”早在2015年便开始显露。

彼时,滴滴便提出合作。以和中国出行市场有相似性的东南亚为例,2015年下半年,滴滴快的曾和寇图资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Grab,当时便被外界视为滴滴的国际化布局前奏。

自那以后,其不断探索深化与海外出行平台的协同互补价值。

事实上,滴滴在布局海外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资本输出+技术+运营支持。对此,据报道,有业内评论人士分析称,滴滴的路径是区域性嫁接国家或地区的同行,通过输出资本、技术、商业模式,完成渗透。它自身并没有大规模投入人力。

滴滴的国际化非常快,也进攻性十足。

据相关媒体报道,滴滴不断为其海外版图添砖加瓦的前提是滴滴的目标已从“一站式出行平台”变为打造“世界级科技公司”。

在此背景下,滴滴于2017年4月28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超过55亿美元融资,以支持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前沿技术领域即智能交通的投资。随后,滴滴还成立了智慧交通FT(Feature Team)团队和国际化事业部,其后又在硅谷成立美国研究院。

不仅如此,滴滴的出海探索,并不止步于交通领域,未来甚至可能结合与出行匹配的衣食住行等场景。一定程度上,滴滴的海外投资雄心,也包括了视当地市场情况探索新路径甚至新商业模式。

比如,再获融资后,在滴滴的支持下,Grab除了将继续巩固在共享出行方面的市场地位,也将在此基础上,让GrabPay成为东南亚地区首选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一连串动作无不表明,国际化与前沿技术的投入已被滴滴提升到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比如AI技术,而AI的核心要素,除了算法、计算、语音、图像、网络之外,更要数据支撑,没有数据的AI只是技术的空壳,数据才是灵魂,也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依托。

滴滴在中国这个复杂棘手的市场所研发的产品,对东南亚的适用性相当之强。顺风车是首个Grab在东南亚转化落地的产品,很快取得了成功。两年来Grab其他类似的城市共享出行产品如小巴、拼车等陆续上线,向成为本地多元化出行平台的目标迈进。

可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案例不少,滴滴的国际化道路颇有独特之处。在原来似乎割据分裂、剑拔弩张的全球出行市场上,以滴滴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多边合作网络。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在共享出行方面,滴滴也成长为最多元化的出行平台,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提供十多种两轮、公交、普惠及品质出行服务的出行App。在运营经验和AI交通技术上都处在世界的前列。在中国,滴滴和汽车产业伙伴在链接交通与汽车产业上的尝试,也适用于很多快速城市化的新兴市场,相信这样的丰富经验可以像中国的高铁一样,为其他地区民众创造价值。

“同时国际化也是向海外学习,磨砺滴滴自身的机会,在其他国家的经验也可以反哺滴滴在国内的持续创新和体验提升工作。”陈礼腾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滴滴巨亏拦不住“出海”热情

滴滴虽然在南美洲风生水起,可南美洲夏天的热情却无法掩盖国内这个寒冷的冬季。

自去年8月的温州顺风车杀人事件后,滴滴曾宣布,不再把营收作为主要目标,而是“all in安全”,成立地方事务部设置应急处置部和地方公安及应急管理联络部,并任命王欣为首席出行安全官,直接向程维汇报。

虽然,在东南亚,顺风车是首个Grab在东南亚转化落地的产品,并很快取得了成功。但时至今日,顺风车恢复上线遥遥无期,来自交通部等多部委的整顿要求仍在继续,各地网约车落地政策的执行越来越严格,内外规范之下,关于“滴滴打不到车”的声音越来越多。

陈礼腾认为,“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之后,滴滴宣布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让经营状况雪上加霜。毕竟,顺风车业务不仅曾为滴滴贡献了可观的订单量,也是比专车、快车更早盈利的产品。

不久前,程维表示,现今滴滴安全方面的水平还远远不够,面临复杂不可预知的出行环境,作为行业代表的滴滴必须竭尽所能肩负使命,让网约车出行更加安全。因此安全和效率将成为滴滴国际化拓展的关键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此次裁员暴露出许多互联网企业的“通病”:第一,企业在疯狂扩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状况,就是主航道基本功不扎实;第二,主航道还没出现时就投入了太多新航道,这就是业务战略大于人才组织战略,这时候就会出现太多投入的新航道一直未跑出来,战线太长就会导致供给不足。尤其在资本环境去泡沫化的时候,就要非常慎重决策了。需要老老实实回到主航道打好基本功。

虽然目前雾霾笼罩着网约车龙头企业滴滴,但是在2019年,滴滴将在安全技术、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及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继续招聘2500人,2019年底员工总人数将和2018年底的1.3万人持平。

陈礼腾认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是否能在安全和体验上建立新的高标准,都是出行企业发展的关键。国际化安全和体验上的创新能反哺国内的发展,海内外市场可以产生良好的协同效益。

在陈礼腾看来,未来不仅中国的文化从滴滴母公司传递到巴西、墨西哥、澳洲、日本等市场;同样通过全球人才交流,把各地多元的价值带到中国,也让滴滴的文化发展出更丰富的维度,有更强的包容力,使滴滴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化互联网公司,中国的共享出行产业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责任编辑:王硕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