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午饭的时候,山东省一家科技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老曲放下了上午采访时的拘谨,向科技日报记者敞开心扉,“你说我们有没有安全感?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完全高枕无忧;但作为民企,在资源的获取方面,我还是有深深地忧虑。”
老曲口中所谓的“资源”,是市场、创新、政策、人才、资金五个关键词的综合体。
他认为,一旦选择了创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曲折的道路,“安全感的由来,从来不仅仅是单纯的法制环境问题;在此之外,还有更复杂的因素,比如政策更迭、资金短缺、技术失位、人才渴求等等,更不用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天花板’‘玻璃门’‘旋转门’等。”
老曲说,民企的安全感应该既来自对环境营养的汲取,更来源于自身的强大。
全国两会前夕,科技日报记者走进部分科技型民企,倾听他们的苦乐,还原他们的拼搏,分享他们的希望,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借鉴。
安全感缺失之“钱荒”:需要法治更需要“人治”
“小微企业融资难?不是融资难不难的问题,是根本融不到!”这是浙江省青坑村更香有机茶业公司负责人俞学文向科技日报记者的“诉苦”,“小微企业有什么?没有品牌,没有基础,去哪里融资?”
俞学文的遭遇不是个例,因为科技型民企融资难从来不是新鲜话题,却一直难以解决,这成了他们安全感缺失的重要因素。去年9月,央行召集银行与企业座谈,长期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的发言支持了俞学文的说法,“不是所谓的融资难、融资贵,现在的状况是很多中小企业根本贷不到钱。”
央行的一份报告显示,仅2012年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就超过16.3万亿元,但超过75%的贷款需求都未得到满足。究其原因,包括:缺乏抵押物、创业成果尚未转化、担保体系不健全、信息交换不及时等问题。
从实际环境来看,民企与国企在金融资源供给方面待遇不同是不争的事实。在上述座谈会上,时任工商银行(601398)董事长易会满也坦言:“银行的创新服务理念还不太适应小微(企业)的需求。(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小微企业是百分之五点几,所以对基层银行来说,确实会有恐贷和拒贷。”
解决“钱荒”烦恼,需要政府塑造的法制环境保障和规章制度呵护,更需要相关各方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为科技型民企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对此,商业文明联盟创始人秦朔给出三条建议:“首先,对于因资金短缺和流动性不足陷入困难的民企,要有更大的容忍度,要尽可能站在企业立场思考问题;其次,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最后,银行成分歧视的有色眼镜要尽可能去掉。”
安全感缺失之“无核”: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壮大自身
两根烟囱天天冒烟,周边居民的环保举报越来越多,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的振华玻璃公司被中华环保联合会一纸诉状告上法庭。痛定思痛,振华玻璃公司全面停产,当大烟囱不再冒烟,路在何方?老厂区停产半年后,以环保为卖点的新玻璃项目上马,利润来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振华玻璃公司的聪明之处在于断臂求生,但并不是所有的民企都有此魄力。
科技日报记者长期在基层采访,深知民企顾虑。部分创业者,大多数时候,只求生存,不求强大;只求稳定,害怕风险。有调研者如此总结,大企业大投入、大产出,创新能力强;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创新能力弱,投入不足,缺少核心技术,抵御风险能力差。
民企抗风险能力差,需要扪心自问,勇于挑战,但政府更要有所担当。比如在今年浙江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全力抓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落地。全面实施民营经济31条。实行企业帮扶‘白名单’制度,量化细化民营企业发债需求清单、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纾困帮扶清单、困难企业帮扶清单。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
从政府层面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是治标之策;在企业层面上,用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壮大自身,用核心竞争力化解缺“核”之痛才是治本之策。
安全感缺失之“人困”:需要环境塑造更需要企业魄力
“这套设备可以填补国产高端装备的空白,离不开专家、工程师们的努力。”鞍山一家燃气轮机公司通过引进外国工业燃气轮机先进制造技术与专家团队,在国内自主研发生产应用于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工业燃气轮机。尽管引进了外国专家,但该公司负责人穆建华却因为缺乏技术人员而发愁。
这似乎是招聘会上的常态: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企业集团等大公司的展台前拥挤不堪,一些民企的展台前却是冷冷清清。而对民企来说,能不能引进顶尖专家,能不能引进强有力的团队,将会决定它们能否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专家告诉记者,高端人才引进难、留才难,已经成为民企共同面临的难题,也造成了民企的不安全感。
不过,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除了需要政府的环境塑造,更多的解决办法却在企业“一把手”手里。
很多人还记得“西王的婚事”。中科院金属所以独立开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纯净化冶炼钢锭低偏析控制等10项技术入股,成为香港上市公司西王特钢的新股东。民营上市公司拿出股份引入科研院所的技术和团队,不得不说这是西王特钢的魄力所在。如今,“联姻”的西王特钢发展的风生水起。
瞄准了就要舍得投入,用诚意换效益,这样的民企从不缺乏人才;而害怕风险,吝于投入,无论做项目还是引人才,都过于“精打细算”,难免“引才难、留才难”。
怎么做,科技民企才能享有安全感?一句话,政府提供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当各归其位后,安全感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