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新京报评叶永青抄袭事件 市场不是职业道德遮羞布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21:47:2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原标题:叶永青抄袭事件,市场不是职业道德的遮羞布近日,我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叶永青被指抄袭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西尔万(Christian Silvain)作品一事,一经媒体曝光,立即引起了社会的极大

原标题:叶永青抄袭事件,市场不是职业道德的遮羞布

近日,我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叶永青被指抄袭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西尔万(Christian Silvain)作品一事,一经媒体曝光,立即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讨论。做为事件当事人,克里斯蒂安·西尔万明确表示,叶永青抄袭了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作品,“鸟、鸟巢,鸟笼、红十字架、飞机。。。。。。一切都在那里!除了我的名字,否则看起来根本就是一样的!”

西尔万和他的画作。图片来自网络 西尔万和他的画作。图片来自网络

对此大家众说纷纭,也都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的对叶的艺术抄袭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指责和批评,有的则试图为其进行开脱与辩护。但对于真正熟悉、了解当代艺术的明眼人来说,叶永青的创作确实属于抄袭行为,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而非一些媒体或评论家所讲的,所谓“有意识的模仿”,或是以当代艺术常用的“借鉴”“挪用”“移植”等概念和说辞,来混淆视听、颠倒黑白。

当然,时至今日,叶永青本人并没有出面对此事件发表自己过多的态度和意见。外界唯一看到的消息是,《南方都市报》记者曾第一时间联系到叶永青,叶也仅仅回复称:“我们正在争取与这位艺术家联系。这是对我影响至深的一位艺术家”,而别无他言。可即便再如何“影响至深”,也断然不能成为涉嫌抄袭的理由和借口!当事人的回应,显然有些含糊其辞、避重就轻了,也并没有撇清与克里斯蒂安·西尔万的联系。因此我们不妨认为,他是在变相或间接承认了抄袭这一事实。但笔者想说的是,无论从专业角度分析,还是其中一方的明确指控,另一方的闪烁其词,抄袭行为肯定是现实存在的,既然如此,做为抄袭一方,为什么还要遮遮掩掩呢?为什么就不能坦诚认错、道歉呢?

比利时媒体对叶永青(左)和西尔万(右)的作品进行了对比 。图片来自网络 比利时媒体对叶永青(左)和西尔万(右)的作品进行了对比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这里其实涉及到艺术家做人的原则、从艺的底线等问题。直言不讳地讲,当代艺术在中国发展几十年,抄袭行为可以说一直都存在,甚至大行其道,公众对此也似乎早已麻木、见怪不怪了。其实不止公众,就连所谓的专业圈,尤其是学术圈、批评家群体,对此也似乎早已无动于衷,不再当回事,也不愿多提及。很多时候他们对抄袭行为竟给予了极大宽容和谅解,甚至会为其袒护、“洗白”,以致于强词夺理、生搬硬套、自圆其说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令人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地方。毫不客气地说,一些无原则、无底线、见利忘义的批评家,在其中也的确起到了很坏的作用,扮演着推波助澜、混淆是非的角色,严重误导了大众对当代艺术所本该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因此对于此次叶永青抄袭事件,稍微用心就会发现,目前大概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反应,即大众对其艺术抄袭行为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和批判,有种上当受骗了的感觉。而学术圈,尤其是批评家群体,却至今也罕见有真正批评的声音发出,基本是一片沉默,尤其是以前对其有过溢美之词的评论家们,此刻更是一言不发。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非常奇怪且可怕的现象。从中也多少能够看出,当代艺术领域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不健康的价值观,以及多么灰色的关系纽带、利益链条,以致于批评家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竟选择集体性失语,连最起码的职业操守、基本的社会责任感都惘然不顾,这也是非常令人失望、可悲的地方。

再加上我国内地法律对文艺创作侵权行为至今也并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规定,处罚的力度也相对较轻,这也便使得抄袭者更加有肆无恐。但同样对于抄袭行为,在国外,即便在我国香港等地,却有着不同的处理态度和方式,据相关专业人士透露,叶永青本身又是大学教授,为人为艺更加要注意,在香港此类明显的抄袭,是极有可能要被开除公职的,而且以后所有的院校也都不会再接受他。如果情况很严重,还要进监狱,属于重罪,会按盗窃知识产权罪论处。所以笔者在想,如果在内地也能够有着类似严厉的法律法规和执行力度,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减少,甚至杜绝抄袭、剽窃等行为发生的,也不至于造成当下抄袭的泛滥。

总之,以上因素如今都在极大纵容着抄袭者胆大妄为的作派。那么从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看,中国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家们,的确应该从根本上,从做人与从艺的原则和底线上来一次深刻的反省,来重新审视和检讨一下当代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予以解决和改正。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叶永青抄袭事件的曝光、热议,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会给抄袭者,给整个当代艺术圈一次必要的提示和警醒,即做为当代艺术家,不仅要真实、本分,坚守道德良知与艺术自律,还要具有原创力和原创精神。须知,无论对当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而言,抄袭都是可耻的,也终究不会被看好,甚至会被臭骂、唾弃,唯有真正具有原创性的精品佳作,才会真正赢得大众的喜爱,赢得学术的尊重,赢得艺术史的垂青和铭记。因此一定不能再心存侥幸心理,抑或试图继续通过抄袭、剽窃等坐享其成的方式来欺世盗名,否则终究会自食其果、自取其辱。要清楚地知道,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很多见不得光的想法和行为,都将会暴露于众,也都将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不过是时间的早晚问题罢了。

其次通过此事件,当代艺术圈也应该有一次大的调整和转变,而不能再继续处于“一锅粥”的状态,不允许再有浑水摸鱼、欺骗公众等的事情发生,要积极做好自身行业规范与创作环境的净化。当然在此方面,无论是艺术家本人,还是批评家、媒体、大众,都要合力参与其中,共同促进当代艺术圈的蜕变和升级。同时对于当代艺术市场而言,也需要深刻反省。叶永青的抄袭作品之所以能够持续被看好,并获得大卖,而且价格不菲,与一直以来不正常的艺术品市场不无关系,其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盲目追捧、恶意炒作等行为倘若不能得以有效打击和管制,最终受伤害的,必然是市场本身,是整个收藏群体。而对于真正的收藏来说,应该在充分认识艺术家人品修养,以及创作水准的综合前提下,再慎重介入,并能够遵循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收藏规律做出及时应对和调整,而非有钱就可以任性,甚至胡来。

王进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