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佳星
“我去四川凉山山区走访,没想到能在那里的基层医院看到预约挂号、移动支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说,信息技术的“赋能”让人们有获得感。去年两会,方来英提出了“关于在公共场所普及智能化妇幼健康服务”的提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和有关政府部门的回应。今天,在电子地图或导航软件上搜索“母婴室”,周围的母婴室就能够即刻显示出来。
除了给患者带来方便,信息化也能使医疗服务更加专业化。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说,由药师参与开发的合理用药软件,能够在临床医生开出医嘱时,自动检测是否规范,药师也能在线上对药方进行审核。今年两会即将召开,代表委员们去年关注的信息化赋能医疗业,今年有没有“新跑法”呢?
方来英今年的提案之一是建议国家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如果出现药品安全问题,最首要的是使有问题的产品和使用者脱离,也就是‘召回’。怎么能够马上知道给哪个患者开过这批药,库房有没有这批药呢?”方来英说,建立一个覆盖生产厂家、流通环节、零售药店的药品全过程追溯系统能够让“召回”效率得到指数级提升。
方来英认为,覆盖全过程的追溯能提高造假成本,减少假药混入正常流通体系。“通过数据管理,如果一个批次做了50万片,结果流通领域有60万片,那就有10万片是假的。”方来英说。
但是,这套体系目前缺乏全国统一的赋码体系、标准体系;也缺乏制度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以法定责任和法定义务的形式纳入到体系中来。“建立这个体系还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例如,推动物联网行业进入到医药行业中来。”方来英分析了目前的不足和需求并写在委员提案中。
他希望花3年左右时间建立一套药品赋码系统和追溯体系,通过信息化的“加持”、电子码的“赋能”,未来的问题药品将越来越难混入市场。而医药行业机械、重复的劳动,也会因为统一编码,交给能快速识别电子码的机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