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大佬们公开在头条、微博上互怼愈发明显。难道2019是手机大佬公开互怼年?
小米、荣耀、魅族、一加、联想等手机高管公开在头条或微博上,点名或不点名批评嘲讽对手,成为今年以来的一道风景线。
自媒体时代,既造就了明星企业家,也为企业家们搭建了吸引粉丝和流量的平台。高管骂战,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从联想常程怒怼小米,到荣耀副总裁熊军民讽刺小米,以至于雷军在红米Note7发布会上,放出狠话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从小米9发布到魅族黄章发文称:想冲高端但眼高手低,贱惯了高不起来,贱人贱己贱行业,再到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在小米9发布会后更是评价:“感觉今年手机行业比去年更热闹些了,挺好挺好。”
尽管这一现象并不是在今年出现的,但吵架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而且,都是企业高管直接走向台前,隔空论战。
手机大佬们借助自媒体平台公开互怼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从营销层面来说,或许大家都是赢家。因为每一位手机大佬及高管们都有少则几十万、多则数百万粉丝。一幅图片、一段文字、公开互怼,都是最好的无成本营销。
如果说手机行业过去是水军、媒体公开站队批评对方的场地,如今手机大佬及高管们光明正大的自己走向台前互怼。
这种频发的互怼到底是缘何而起呢?蓝科技(微信公众号:lankeji)认为,是新崛起势力对于老牌企业造成的强有力冲击、是市场高压之下都想成为行业第一、是面对资本市场的压力急需用销量和技术占位,以此证明自己的江湖地位。
都想打败别人,自己成为大佬,所以,容不得别人。当然,这也和外部环境息息相关。
一个新晋品牌,要想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除了技术以外,还要有品牌、营销、信任度等,甚至需要“剑走偏锋”才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从而一举成名,而恰恰小米正是这样的企业。
从创立之初开启互联网销售模式、用“饥饿营销”推动到开设小米之家注重线下和进军印度市场。小米变成了如今世界手机六强之一。
回首曾经的老品牌,有一些品牌已经在手机行业的撕杀中败下阵来。
在竞争中,同时出现了手机行业雇佣水军、攻击对手愈发普遍的现象,这其实是企业商业道德的缺失。相互攻击、相互抹黑,让自己成为行业的老大,这在手机行业中好像是一个通病。
似乎如果不黑不攻击对手,中国手机品牌就不会营销、没有关注度。殊不知,以自相残杀的方式抢占市场,体现出中国企业在商业道德方面的不成熟。
为什么外资品牌在商业环境中,很少出现类似中国企业高管这样互怼的局面?是这些高管没有能力还是缺少自媒体发声平台?
显然,这些都不是。他们更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用市场说话,用事实说话,而不是通过高管批评对方吸引消费者和市场的关注。因为他们也更清楚,攻击别人,也等于攻击自己,因为对方一定会反扑。
其实,如果为搏眼球,把这种方式当成营销手段未免太LOW了。
相比较中国品牌的相互攻击,反观邻国的品牌却空前的团结。在日系品牌中,在2017年12月,铃木、大发、斯巴鲁及日野四家车企,正式宣布加入由丰田、马自达、电装三家公司联合组件的研发公司,共同应对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而韩国的三星和LG就如同八神奄和草薙京一样,我可以允许你失败,但只能败在我的手里。早在2016年之时,当夏普中断供应三星LCD面板的时刻,也正是LG伸出了援手,帮助三星渡过难关。
在5G来临的时代,双方又拼尽各自的优势,疯狂的抢占5G的制高点,想从对方手里获得应有的胜利。
蓝科技认为,这才是企业之间应该存有的竞争关系,是通过一场场绝对实力的较量,从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企业之间的相互“波脏水”,最终只会造成对整体中国品牌的伤害,而让外资品牌获得更大的机会,这无疑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举动。
李开复先生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想要改造这个世界,却罕有人想要改造自己。学会改造自己,确实比踩踏别人更有效。”
曾经有外资手机品牌高管私下透露,中国手机品牌的确做得不错,但他们全球化时不会形成团结的集团军优势。
原因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中国手机品牌彼此会仇视,恨不得把对方打死,自己成为老大,而不是中国品牌用集团军优势抵御外部品牌,这其实是可怕的。
小米、华为、一加、OV、联想在全球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如果他们不再相互攻击,而是以三星LG这种竞争合作模式,用集团军优势与外部对手竞争,谁能不说手机天下就是中国的呢?
往往,中国手机品牌不能做大的原因,是毁在了自己人手里。有人背后下黑手黑刀,有人乐见对方的笑话。当然,他们更不会向对手伸出援手。
(图片来源:大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科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