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车过后易翻车,刷屏过后必反转,如今已跟“著名哲学家”王境泽的“真香定律”一起,成为舆论场中的规律式存在了。最新大热的爆款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就验证了这点。
寒门、省会高中、笑柄、状元、刚正、不合群、病逝……这篇出自咪蒙实习生创办的“才华有限青年”公号的文章,无疑是一篇“如何解锁10w+”的示范文,光是这番“出身寒门的状元”人设,就深谙什么是社会痛点与痒点、深知怎么制造“悬念+冲突性+信息阶梯”——
你们不是爱为“底层逆袭”和“寒门难出贵子”唏嘘吗?你们不是喜欢看阶层差距和都市青年的精神荒漠吗?你们不是爱听理想情怀和容易被悲剧打动吗?那好,我给你一次性上全套“精神大保健”,哪里不舒服点哪里,保证老少咸宜,五环内外人群都适用。
你觉得光是写农村娃还不足以激起你的共鸣?Well,我就来了经典的“双主角”戏剧结构,一正一反来点烘托:男主角就是“寒门状元”,生活轨迹是“出身贫寒-倔强生长-打破逆境-更大的困境-坚守初心-因病早逝”,女主角就是“我”,在“寒门状元”的感染下,也经历了心迹的起伏,从精神空虚的都市白领,到记忆倒带后悄然被感化,于是打算重新来过。
该制造的角色对立制造了,该煽的情煽了……大概是嫌这戏剧性得有些不真实,文章还精心设置了微妙关联——“寒门状元”不是新闻特稿人物,而是我的高中同学周有择;嫁接了很多现实场景——在北京白领集中地国贸的居酒屋里露着乳沟跟投资人聊天,“酒局接饭局,老师连前辈”的生活状态,投行大佬说话三句一个VC、五句一个PE,保健品忽悠人加盟赚大钱……这下你的代入感是不被盘得相当圆润,一点都不“干干巴巴,麻麻赖赖”?
都说“我有故事你有酒吗?”这文章留下的也是一个问句:我有故事,还是那么用力编出的故事,你有泪腺吗?如果有,你好意思不掉下眼泪以表感动?
若以传播量看,文章相当于给咪蒙的新媒体标题内容制作技巧培训班打了广告;若就信息密集度看,如果我是传播系老师,我的案例库大概也不会错过这篇,毕竟这篇集齐了太多传播要素。我差一万点就要被这故事击中了。我也出身农村,初中时一周生活费5块钱,奋力考进还不赖的大学,上大学后勤工俭学、写稿挣生活费,虽然跟学霸体质无缘,但大抵也能从文中的“寒门状元”身上看到几分自己的影子。但多年看网帖的“临床经验”告诉我,如果有代入感就“自干转(转发)”,那很可能就是把自己的脑子变成爆款收割机的零部件,P2P和权健们看到这样的脑瓜应该挺开心,喜逢“韭菜”嘛。
在网上,这篇刷屏文章已经被质疑箭头射成了筛子。
有人调侃其“超现实”:“人生太短,容不下咪蒙实习生安排的戏了:
毕业两年的财务,就得让大领导跪着求你做假账——给一大笔奖金也不行的那种假账;
毕业两年,就能骗完投资人,套现走人;
毕业两年,就能露个乳沟,迷得投资界大佬胡说八道,这是在海天会所里面谈的生意?
毕业两年,就能混到电商巨头的P7……”;有人抠住细节不放:“主人公2013年高考,说高中时就读过《灵魂摆渡》,可这2014年才上线”,并顺着作者说的当年高考人数顺藤摸瓜,最后查无此高中……
与这些考据癖不同,我是对所有煽动性文字都保持本能警惕,而以我的经验,“全村供着上高中”也是知音体看多了后的浮夸想象,跟我所感知的农村隔了好多条街。如果这样都还能算“非虚构”写作,那我也可以不必脸红地说,我高中作文里的那些自己“听了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牛顿、陈景润)的故事后洗心革面”的情节,都是真的,跟骗分数一毛钱关系都没。
《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背后的真相大概率是《一篇靠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博10w+的故事》。说到这,写了多年评论没出几个10w+的我在眼红之余,也只能感慨一声:都是节操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跟收割10w+的能力。这年头,各色新媒体培训班总结出了各种标题党技巧、金句制作指南和通往爆款之路。但最关键的技巧,无非是贩卖焦虑。如果说,“10w+”是各路自媒体豪杰头部论剑、决战KPI之巅的武功,那“贩卖焦虑”就是其中最讨巧的姿势。
焦虑情绪现在已成了大众快消品,现实中,我们可能都是被“焦虑之鞭”抽打的陀螺,想不团团转都难:没找到工作的人为已经失业焦虑,有工作的人为可能失败焦虑,单身汪为被催婚焦虑,有娃的为育儿焦虑……我们的焦虑对自己是实感,对有些人来说则是生意。
感受一下爆款文质地。
他们不是把商业模式建立在抚慰我们焦虑情绪的基础上,而是极力夸大焦虑,无论是在几线城市的生活图鉴,无论生活处在怎样的状态,都能被他们用“焦虑连着焦虑”给概括。对那些困在现世生活的人们来说,对此大多没什么免疫力,基本上都是“一打一个准”。很多人在拖着疲累的身躯摁下“共鸣”按钮时,才不会看到那张“泛焦虑”的网后面还有几个大字:快到我碗里来。
这篇文章也是这样:渲染阶层差距,感慨都市青年的“行尸走肉”般生活,营造正直常失意、逆袭也无用的悲情,这些主题哪个拎出来都是严肃社会议题。可将其杂糅到一篇毒鸡汤文里,却并不容易自洽。所以,尽管作者行文手法很巧妙——明明要煽情却扮节制状,还来了句“谈理想三种人:傻×、骗子、去世的他”的提要以迎合公众“最怕老板不谈待遇谈理想”的反鸡汤情结,却仍改变不了,这不过是又一次贩卖焦虑生意的演练,和一场“骗易感人群眼泪和点赞”的智商认证仪式。
有意思的是,在我朋友圈里,有些人转这篇时,还写了按语:“现实张牙舞爪,总有人认真而高贵的活着。”“生活需要感动,是剧本也有其价值。”照这逻辑,那些在街头对老头老奶喊“爸妈”把他们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最后将“药”卖给他们的人也挺有价值的:他们也很认真,也是给了他人以感动。
这类毒鸡汤,本质上就是给人“喂毒”。看起来是说出了社会痛点,问题是,这些毒鸡汤党并不会给出解毒秘方,它不止会让人缴纳智商税,更会在人心里定制出无数个“罪恶模型”:那些衣冠楚楚的投资人是“罪恶”的,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是精神空虚的……最终,大家都需要“杀死”现在的自己,来一场精神苦旅。
这可不就是毒吗?
我留意到,这些文章都喜欢搬出“身边人”,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高中同学”。这篇刷屏文在网上也被扒出,是咪蒙笔下的月薪5万的实习生所写,之前她在该公号上还产出了《摔狗事件:这次我支持人肉,也支持以恶制恶》这类三观崩坏的文章,看来也是同出一脉。只是我不知道,他们为了强行制造10w+,到底让多少“我的朋友”变成了loser,又“杀死”了多少“我的高中同学”?
既然他们割弃不了“用贩卖焦虑骗10w+”的爱好,我只想求他们:就放过你们的“朋友”和“高中同学”吧!
佘宗明(媒体人)
编辑 王言虎 实习生 李文隽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