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 itlaoyou-com
来源 | 地歌网
文 | 鲁西西
编辑 | 夏广川
“王磊是美团派来的救兵吗?”
最近一段时间,外卖市场热闹异常,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外卖行业的建设重心也从消费者转向了商户。先是饿了么发起“暖冬计划”,3个100万给行业吹暖风,随后美团宣布投入110亿,从行业大营销计划、全面数字化升级、深入供应链服务和先锋商户奖励政策等4个方面扶持商户。
然而,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在阿里收购饿了么 4 个月之后,饿了么新任负责人王磊表态和美团之间的战役不可能会输。“和美团竞争,是降维打击。”但直到此番的“暖冬计划”,似乎王磊并未找到降维打击的“称手武器”,又拐回到价格战的同维甚至低维逻辑上了。并且在美团发布110亿扶持商家的信息后,王磊习惯性地提及了美团。
如果稍加留意,你会惊奇的发现,王磊的一言一行似乎心心念念离不开它的对手美团,透过王磊近期的采访发现,7次报道中已经提及了16次美团。
谈市场竞争,王磊说,之前饿了么和美团的竞争的确不在一个维度上。饿了么进到阿里生态之后,我们反而比他高了一个维度,饿了么不仅要打到二楼,还要打到六楼。
谈战略,王磊说美团同时做那么多业务才比较没重点。饿了么目前只有一个重点,就是夺回市场份额,50%是竞争的分水岭。
谈运营,王磊说,美团收流量税不是长久之计......
眼里紧盯着美团,难不成这就是饿了么的杀手锏、王磊的“头雁效应”?
换个角度思考,履新之后的王磊,频频盯着美团发声,这背后固然有着很敬业的神态,但更深层的原因也值得思考,一是恐怕还没找到好的战略,想清楚管住嘴迈开腿的逻辑;二是说好的二楼竞争降维打击没那么容易,喊话的背景还是处在“物不平则鸣”的阶段。
在生活服务领域饿了么必须要有动作,抢夺市场是要务,如此,才能在阿里的生态系统中爆发更大的力量。深耕这一领域的美团已牢牢占据了头牌的位置,如今又登陆了港板,想要撬动谈何容易?
王磊有一句话必定是真话,那就是,“和美团一战不能输,输了阿里会换人。”
如此背景之下,还处于“调整期”的饿了么动作不少,先是发起了夏季攻势,表示要“从7月份开始到9月,每个月砸下10亿做补贴”;随后,又祭出三年内统领生活服务江湖的大旗;而不久前,饿了么又喊出“三个一百万”的口号。但似乎收效甚微。
媒体圈反而传出了另一种味道,“王磊是美团派来的救兵吗?”
以最近已开始执行的战略来看,饿了么依然采取的是紧盯美团的策略,王磊的降维打击还没有找到维,而这样的动作,并不能让饿了么“上到二楼”来竞争。长期来看,还在靠紧盯策略,口号战与同维价格战赢不了市场。
目前,饿了么市场份额仍远远低于美团外卖,各路数据显示,二者已接近1:2的市场差距还在拉大,可以想见的是,饿了么和美团的同维竞争,几乎没有可能赢。
生活服务领域虽然明面上看到的是针对C端用户的生意,但如果综合起来看就没那么简单,生活服务平台从来都是B端和C端的连接者,也就是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得到满足。好比一座城市,前端需要给用户搭建楼房,满足用户的需求,后端则更为复杂,它需要做的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等保证城市运转良好的生态系统。
在实物电商领域,阿里做好了这样的系统并赢得了先机,开始形成标准,但在生活服务领域,美团则做好了这样的系统,也广泛推进了标准化工作。这是王磊面对的现实,这也注定了与美团的竞争是一场苦战、一场持久战。
选择外卖进行突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即便在这个“到家”狭小的领域里,想要撬动却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有人说外卖比拼的是运力,得即时物流者得天下,毋庸置疑骑手作为外卖铁三角之一,承担着最后一公里的送达责任。但有趣的是,服务电商和实物电商不同的是,平台和商家之间的“板结效应”明显。
商家资源来自线下,它需要常年累月的深耕,供应端的能力、品质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外卖的可持续单量,因为用户需求本来就存在,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供应端保证品质。
尤其是中大型的商家,它们对平台选择的诉求会比中小型商家更为严谨,因为,外卖、堂食后端都涉及到供应链管理、食材管理、厨房管理、选址管理、排队、点单、叫号、ERP等复杂工程,而这样的工程,却大多被美团所占领。
正是在此逻辑上,美团选择了110亿扶持商家,通过产业链改造提升价值,而饿了么采取价格战,紧跟策略,像不像当年的“千年老二”搜狐的玩法?多年之后,李善友依然心有余悸,“我们新闻做得不比新浪差,但我们的市场却只有新浪的零头”。
以此观之,王磊的紧盯策略,可能会重蹈覆辙。因为,同维竞争靠的是“结硬寨、打呆仗”,阿里生活服务还不具备这个本钱。
更重要的,此时的阿里,留给王磊的时间也许并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