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十分激烈。
截至1月25日收盘,拼多多这家成立三年的“新电子商务”平台市值与创立20年的老牌电商京东市值相差15亿美元。而在此前一天,两者市值差距不到2亿美元。
作为2018年最大的科技股IPO,拼多多上市首日大涨40%市值达到295.78亿美元,而彼时京东的市值较其高出227亿美元。时至今日,仅仅180天时间,拼多多与京东市值差距从200多亿美元缩减到一步之遥,有关中国电商格局是否即将扭转的话题备受关注。
京东周五大涨近7%暂缓市值被拼多多超越“危机”
拼多多与京东的市值“之战”堪称精彩。一夜之间,两者的差距从1.36亿美元扩大到15.01亿美元。
近期,拼多多因为系统问题,被用户“薅羊毛”数千万。但是,负面消息并未拖累公司股价。在一波连续三天的上涨后,拼多多市值一路走高。美东时间1月24日即周四美股收盘,纳指收涨0.68%,多数中概股上涨。
其中拼多多股价收于28.74美元,上涨2.07美元,涨幅达7.76%。股价上涨近8%后,拼多多的市值在周四也有明显增加,按周四收盘时的价格计算,拼多多市值重返300亿美元,达到318.38亿美元,较前一日收盘时增加22.93亿美元。
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高,道指收涨逾180点。京东迎来较大幅度上涨,截至收盘,京东报23.63美元,涨幅达6.92%,市值341.85亿美元。
仅用半年
市值差距缩小93%
一个是创办刚满三年的中国电商界新贵,另一个是成立超20年的老牌电商领导者,拼多多与京东注定要同台竞技。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日收盘大涨40.5%,市值达295.78亿美元,盘后再涨5%,在中国上市公司里面排名第十一位,仅次于网易的355.06亿美元。而彼时,京东市值为522.94亿元,较拼多多高出227.16亿元,拼多多市值仅为京东的56.56%。
尚不足300亿市值的拼多多有威胁,但二者之间还差着一个美团点评。但自此,京东便进入水逆期,“天灾”(宏观、财务数据)、“人祸”(刘强东桃色事件)齐至。
半年后的1月25日,两者差距缩小到15亿元,180天两者市值差距缩小幅度达93%。而截至1月25日收盘市值为319亿美元的另一互联网巨头——网易,已经被拼多多成功赶超。
尽管昨夜市值差距较前一日有所扩大,拼多多赶超京东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数字经济智库储殷教授认为拼多多股值接近京东意味着中国电商新时代的来临:
1,拼多多是电商下沉的最大受益者,也意味着中国电子商务的消费者发生了显著分层。大众电子购物时代结束,精细流量分层时代来临;
2. 淘宝拉动消费升级积累高质量用户,拼多多消费下沉开拓底层用户,京东将面临严峻的用户流失;
3.京东的利润在增长,但是用户流量出现了下降,说明京东在市场策略方面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
4.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刘强东的人设动摇,京东的无形资产出现了大幅度震荡,这对于正处于竞争风口的京东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数已超过京东
很多年里,大家都习惯了“阿里第一,京东第二”的说法,但拼多多的出现为这一格局增加了变数。除股价波动外,拼多多交出的用户增长成绩单也使京东更显黯然。
被电商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公式是:电商平台收入=GMV(成交金额)×货币化率=活跃买家数×客单价×货币化率,其中活跃买家数(过往12个月至少有一次购物行为)、客单价堪称电商的命脉。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3.855亿,比第二季度增加4200万;月活跃用户数为2.32亿,较上季度末净增加3670万;年度活跃买家的平均消费额为894.4元,环比上涨17.7%;平台GMV达到3448亿,同比增长386%。
相比之下,京东最新的成绩单在用户想象空间上打了折扣。
截至去年9月末,京东3.052亿的年活跃用户出现了环比下降,超800万活跃用户在该季度流失,成为极少数活跃用户出现下滑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与拼多多3.855亿的年度活跃买家数相比,京东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具体来看,拼多多的营收主要来自在线营销服务,即商家在平台上的广告支出。第三季度在线营销收入为29.74亿元,同比增长9倍多,环比增长25%。佣金收入为3.98亿元,同比增长近2倍,环比增长18%。
京东GMV增速放缓
拼多多正迎头赶上
2018年京东GMV(总成交额)达到3948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0%,但是环比下跌10%。GMV作为电商的流量的体现,京东GMV增速放缓,环比甚至负增长,资本市场对京东流量见顶,产生担忧。三季报披露当晚,京东股价再暴跌8.42%,跌出2018年的最低点,较最高市值,一度蒸发超2890亿元人民币。
再来看看拼多多。截至2018年9月30日,平台GMV达3448亿人民币,较同期增长386%,较京东的GMV仅差500亿。
另外,从订单数量上看,据相关媒体报道,2018年三月拼多多的日订单数量已经超过京东。从订单质量上看,拼多多Q3财报显示,截止2018年9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内,拼多多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894.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9%。而同时期京东活跃买家年度平均消费约位3608元,是拼多多的4倍。
因此,订单数量虽然超过京东但整体质量却不如京东,但不能否认的是,订单数量反映了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有了订单数量的基础,拼多多的主要任务应该放在改善订单质量上,追上京东也是有可能的。
相比净营收同比增幅不及预期和活跃用户数环比下滑,京东这次在净利润上的表现其实要好看很多。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30亿元人民币(约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创单季新高。这一单季利润创历史新高的纪录还是在京东持续高额投入技术研发的大背景下实现的。上述财报显示,本季度,京东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达34.5亿元,同比增长96%。对比连续10个季度盈利的京东,拼多多则经历了7.9亿元人民币的经营亏损。
优化供应链非一日之功
拼多多最为人诟病的,是它的用户构成。
拼多多在财报中指数,与手机淘宝、京东的重合用户数分别达到了9580万和6351万。一二线城市用户增长明显,目前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接近50%。可以看出,以“五环外”人群为消费主力军的拼多多,某种程度上想要摆脱用户群低端的刻板印象,但接近50%的用户占比,更多的是绝对数值上的增加。
这意味着,拼多多的战场依然是低线低消费人群。拼多多明白,光有GMV的增长和流量是不够的。
所有商业模式的发展都需要同时驱动产品端和生产端。对产品端而言是获取流量,这个动作拼多多已经完成的很好。而对生产端而言则是优化供应链,这个部分则是拼多多的软肋。供应链体系支撑着客户的满意度,客户满意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平台的生死。对拼多多而言,将供应链优化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也是投资未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周期。
基于此项需求,拼多多正不断投入加大研发投入。
财报显示,平台Q3的研发费用增加至3.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8倍,较上季度环比增长80%,研发投入占比也上升至9.8%。而研发费用中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品牌供应链(生产端)的升级,例如积极研发打假技术。例如平台进一步开发山寨品牌自动拓展技术和联想屏蔽技术、图片文字视频识别技术。而在产品端,拼多多也在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加大投入,优化升级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
虽然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但与京东相比,负担还是轻了很多。京东也在供应链的技术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财报显示,京东本季度在物流方面投入78亿元,同比增21.8%。此外,不同于拼多多侧重上游品牌(商家端、工厂端等)供应链的改造,而京东主要侧重于供应链后端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相比于拼多多在打假上的投入,这是一场成本更高、更加漫长的马拉松赛跑。
值得一提的是,有评论认为,电商想要做大,做强,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已经是常识性问题。就像阿里的菜鸟、京东的京东物流、唯品会的品骏快递、苏宁的苏宁物流。因为最为电商销售的最重要环节,物流快递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体验。这一点,黄峥是需要考虑并提升到议事日程上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