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狂飙突进,京东接连溃败,又一次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正确性。
1月25日凌晨,美股纳斯达克收盘,拼多多股价大涨超7%,市值重返300亿美元,无限逼近京东,仅差1亿美元。
据纳斯达克数据,截至1月24日收盘,拼多多市值报318.38亿美元,和京东市值(319.74亿美元)近乎持平。
而根据彭博测算,拼多多市值报320.14亿美元,已经超过京东市值。
2018年中国的电商格局,可谓风起云涌,刀光剑影。
作为搅局者的拼多多,在一片质疑声中,于2018年7月登陆纳斯达克。而当时京东市值高达530亿美元,尚不足300亿市值的拼多多有威胁,但二者之间还差这一个美团点评。
自此,京东便进入水逆期,“天灾”(宏观、财务数据)、“人祸”(刘强东桃色事件)齐至。
2018年第三季度,京东实现营收1048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057亿元,同比增长仅25%,创上市以来新低。2018年GMV(总成交额)达到3948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0%,但是环比下跌10%。
2018年以来,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速已经下了台阶,从10%以上跌至9%以下,电商是中国社会消费零售大盘子里的一部分;过去电商的故事,是不断从线下市场切份额,因此增长迅速,但从2018年以来,线上电商的增速也开始不断下行。
阿里巴巴2018三季度的核心电商业务收入达732.44亿元,同比增长57%,GMV同比增长43%。
2018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97%,环比上季度增长24%。
截止2018年9月30日,2018年的GMV(总成交额)为3448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较京东的GMV仅差500亿。
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对成交金额、营业收入争夺的本质,是对用户的争夺。
被电商界奉为金科玉律的公式是:
电商平台收入=GMV(成交金额)×货币化率=活跃买家数×客单价×货币化率,其中活跃买家数(过往12个月至少有一次购物行为)、客单价堪称电商的命脉。
截至2018年9月30日,京东的年度活跃买家数为3.052亿,相比第二季度末减少近900万人,成为极少数活跃用户出现下滑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这是十分不详的预兆。
而反观拼多多,截止2018年9月30日,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为3.855亿,已超过京东,而相比第二季度末增加4190万。月活跃用户数为2.32亿,较上季度末净增加3670万。
从2018年三季度末的数据,似乎可以看见,中国线上的买家们,正在离开京东,前往五环外。
同时,中国的触网人数不断逼近峰值,京东、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数的增长自然是此消彼长,且趋势仍将持续。
据Questmobile的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3季度末,拼多多与淘宝、京东的重合用户数分别达到了9580万和6351万。而一年前,拼多多与淘宝、京东的重合用户数只有4000万和1100万。
从这个数据重合度上看,拼多多不仅与淘宝有直接竞争关系,与京东的竞争关系也很明显。
而且京东由于自身买家基数本来就比阿里少了3亿,反而更容易受到冲击,从2018年3季度数据正在验证这一趋势。
拼多多的闯入,让中国电商从两强争霸变成三国演义,争夺用户的战争只会愈演愈烈,逐渐进入白热化。
而决定GMV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客单价,各大电商们正在不遗余力挖掘其增长潜力。
2018年三季度,用户根基位于五环外的拼多多,年客单价为894元,在绝对值上明显弱于京东的1294元,但资本市场看得是未来的增量,而非当下的存量。
拼多多的客单价894元,相比2季度末环比增长23%,相比2017年同期更是增长99%。
其实,中国的消费环境也能佐证京东、拼多多客单价的变动趋势。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分别披露了城镇、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
前一阵,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提出2个刷屏数据:中国仍有10亿人还未坐过飞机、至少5亿人还未用上马桶。
拼多多在挖掘“五环外”的消费潜力仍在继续,同时也超这京东的一二线用户发起进攻,这场逆袭战仍在延续。
而在消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18年对于京东来说很不太平。自营电商、自建物流的优势正在被阿里抄底,用户增长动力亦面临拼多多的步步紧逼,刘强东的失误,令京东的内部管理也存在隐忧。
迷失的京东,还能否找回方向?
撰文/制表:巫乐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全景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