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创新”的交互式体验,最新一部《黑镜:潘达斯奈基》又赚足了关注度。
自从2011年播出第一季,《黑镜》就被视为“神剧”,带有恐怖色彩的高科技未来令影迷津津乐道。《潘达斯奈基》此次也掀起了舆论的巨浪,焦点却是交互式体验这个名词。
这部去年12月28日在Netflix视频平台上线的电影,让观众在看片过程中自行选择不同节点的情节走向,从而参与到剧情中。整部电影有多达数十个选择。
《潘达斯奈基》的导演依然是执掌《黑镜》第四季的大卫·斯雷德。故事发生在1984年,主角是一位年轻的程序员史蒂芬。观众可以通过不同的选项来控制史蒂芬的行为,这也是影片最大的卖点。
交互式体验给观众带来的新鲜感是不言而喻的。小到选择早餐吃燕麦片还是玉米片,大到要不要杀了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观众都可以通过手中的遥控器来自行改变故事的下一步走向,“定制”你希望的剧情。
主创团队表示,这部90分钟的影片总交互时长达到312分钟,最快可在40分钟内“通关”,90分钟只是“通关”的平均时长,剧情的排列组合可达到万亿级别,并且会有5种不同的结局。
但是,观众的自主选择,并不代表自由意志。很多时候,你的选择也不会让情节发生改变,就像豆瓣网友所说:“男主角史蒂芬以为自己在控制自己的人生,其实是我们在帮他做选择;我们以为自己在做选择,其实也是被Netflix牵着鼻子走。有些选择只能改变事情发生的顺序,并不能改变结局,该来的总是会来。结局早有定数,不管如何选择都逃不出这个迷宫。”
8年前,《黑镜》第一季在英国电视4台首播,只有短短3集,每集45分钟,却引起轰动。《黑镜》的伟大,在于对社会所做的深刻剖析,并且以或尖锐或讽刺或悬疑的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黑镜》想要表达的是,在人类的未来,阶级的鸿沟和贫富的差距依然存在,人性本身的弱点和黑暗面也依然存在,而且,随着科技的越发先进,以上问题会被进一步放大,甚至扭曲。《黑镜》虽然是科幻的,但那种科幻是和社会、和人性紧密结合起来的,所以显得特别真实,简直就像把几十年后的社会一一展现在当代人眼前。
在豆瓣上,《黑镜》前两季的口碑分别达到9.4分和9.1分的超高分。第三季开始,《黑镜》转由Netflix掌舵,网友认为其质感下降、故事简单、没有反转、剧情冗长,第三季和第四季分别降到8.8分和8.2分。至于这部被寄予厚望的《潘达斯奈基》,评分更是跌落至7.1分。
绝大多数打一星的差评,都聚焦在“剧本太水”和“交互设计太差”两方面。如果说,因为交互设计是Netflix的首次尝试,还可以原谅,那么关于内容的评价确实是需要主创团队所警惕的。内容始终是一部影片的主角,形式做得再别致再新颖,没有一个好故事支撑,观众还是不买账。
此前,《黑镜》执行制片兼联合创作人安娜贝儿·琼斯曾表示,他们在《潘达斯奈基》上花费了巨大的力气,目的就是为了要将《黑镜》第五季(2019年上线)推向正轨。现在看来,主创团队在《潘达斯奈基》的努力并没有获得突破性的效果,而《黑镜》第五季能否重新赚回口碑高分,也只有在其上线后才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