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瑞幸咖啡们若2019年内无法上市,将轰然倒下!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8:37:0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在ofo小黄车被1300多万用户排队退押金的时候,一家创业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因9个月亏损8.57亿元上了头条。 一些媒体纷纷以“外卖咖啡创业者会成为下一个ofo小黄车”为题谈这咖啡创业公司,认为这

在ofo小黄车被1300多万用户排队退押金的时候,一家创业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因9个月亏损8.57亿元上了头条。

一些媒体纷纷以“外卖咖啡创业者会成为下一个ofo小黄车”为题谈这咖啡创业公司,认为这完全是为了融资而生的创业,自己没造血能力。磐石之心大胆预测,瑞幸咖啡们若2019年内无法上市,将轰然倒下!

瑞幸咖啡还不如共享单车

与这些质疑声音同时出现的还有大量貌似瑞幸咖啡做的公关稿,磐石之心翻阅了几篇,惊喜的发现,这些文章虽然标题不同、作者不同,但是有四点内容是相同的:

1、 亏损8个多亿搞到2000家店,这是值得的;2、这是互联网模式,先有用户,再有销量。店是流量入口,不仅仅能卖咖啡,还可以靠卖果汁以及小食赚钱;3、搞瑞幸咖啡的人是资本老手,不是ofo的毛孩子;4、瑞幸咖啡在产业链上游有知名合作伙伴,保证品质。

我一直提倡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倡回归商业本质去看创业。通过这招,2016年磐石之心就预测《共享单车将在2018年冬天死掉》。最近,很多人又翻出这篇文章,纷纷表示:“预测的太准了”。

同样,对于瑞幸咖啡,仍要回归商业本质去观察它。有朋友说:“瑞幸咖啡有什么问题?我同事天天在喝。”这与共享单车一样,很多读者曾质疑我:“共享单车我天天骑,为何你非要说他们活不下去?”

与瑞幸咖啡软文释放的信息一样,这些喝瑞幸咖啡的用户所表达的信息都不能作为评判这家创业公司健康与否的论据,因为这些都不是咖啡店这个商业的本质。

咖啡店,它的本质只有两点:独特的咖啡口味和赚钱的商业模式。

瑞幸咖啡没有自己独特的咖啡口味,也没能实现赚钱。我曾体验过瑞幸咖啡,与星巴克那种独特口味相比,瑞幸咖啡让人难以下咽。

我不知道在疯狂扩张和亏损之下,咖啡还是咖啡豆做的么?

而按照其公布数据,出售8968万杯,亏损8.57亿元计算,每卖一杯咖啡亏损10元。而瑞幸咖啡称,接下来补贴、优惠券还会继续发放,要烧钱3-5年。这也意味着亏损会持续。

一个没有稳健盈利模式,靠烧钱获取用户,迟迟无法盈利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的。ofo小黄车、摩拜单车一共投放了1000多万辆自行车,每天上千万次骑行订单,然而这些数据在月亏数亿,找不到盈利模式面前都毫无意义。

同样,瑞幸咖啡也在做烧钱获取订单的游戏,一旦资本烧完,必然轰然倒塌。这或许也是它急于上市的重要原因。但是资本在尝了共享单车的亏后,对这种“水蛭式创业”早就失去了信心和耐性。

请不要侮辱亚马逊

在一篇瑞幸咖啡相关人士的采访中,这样写道:“

通过系统性的壁垒,不断降低成本,更好的体验,更高性价比,保持活跃客户,瑞幸咖啡与亚马逊一直推崇的‘飞轮效应’不谋而合。”

看到这里,我突然有种想骂人的冲动,这种对比是在侮辱亚马逊。

亚马逊通过图书电商进入到全商品品类电商,再到数字内容、云计算、大数据。亚马逊亏损多年,但并不是依靠商品低价去获取用户,而是将资金用在打造供应链、物流、仓储、IT系统上。

通过战略亏损,亚马逊构建了全球最出色的供应链和物流仓储系统、最庞大的电子图书馆、最强大的云计算AWS,通过云计算获取丰厚利润。

瑞幸咖啡等咖啡创业公司这种烧钱补贴用户的模式,烧出了什么核心竞争力?能否烧出一些可以赚钱的副产品?

瑞幸咖啡回应质疑的软文中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说自己是亚马逊,这简直是一种侮辱。

经营最成功的星巴克,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咖啡豆、咖啡加工技术、咖啡供应链、品牌文化上形成极高的竞争壁垒。盈利模式也无非是从卖咖啡拓展到小食品以及咖啡杯等周边礼物。

这让我想起对标麦当劳、肯德基的德克士华莱士,这些汉堡店也曾疯狂开店,如今却销声匿迹。他们似乎也采用与麦当劳、肯德基一样的设备、材料,价格还便宜许多,但是却做不出麦当劳、肯德基的口味,也做不出麦当劳、肯德基的规模。

瑞幸咖啡、连咖啡这些咖啡创业者号称坚持采用全球顶级供应商的产品,比如瑞士咖啡机雪莱、新西兰恒天然乳业等,这难道就能做出比星巴克好喝的,有自己特点的咖啡么?

可惜,在华晨的生产线上生产出的宝马还是宝马,生产出的华晨还是华晨一样。

如果采用一样的食材和灶具就能做出一样好的口味,那么全球每个人都能成为超级大厨了。

所以,烧钱获得用户的创业咖啡,并没有烧出任何竞争力,甚至作为咖啡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味道”,他都不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独特的口感。

搞乱七八糟的互联网、AI,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利用障眼法骗人么?

难道送外卖是这些创业咖啡的核心竞争力?对不起。饿了么在给星巴克送外卖。美团、饿了么也接每一家咖啡店的外卖订单,无论是Costa,还是其他。

“互联网+”骗局

2015年底我写了一本书《互联网黑洞》,在这本书里我早就提到“互联网+”这种模式创新并未改变商业的本质,用互联网模式做传统商业会带来极大的浪费。

共享单车是典型的例子,几家企业一共烧掉300多亿元,结果并未改变最后一公里的现状,也未因此诞生什么新技术,留下的只是堆积如山的自行车尸体。

从肉夹馍、包子、凉皮、干洗店、洗车、自行车,再到如今的咖啡,在“互联网+”市场上耗费的资金多到千亿,结果几乎都是一地鸡毛。

这些创业公司之所以能获得融资,主要是因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的战争。VC们认为,只要巨头争夺支付入口和支付场景,就有机会获得投资。

有机会获得巨头投资,就能够吸引更多接盘者,让击鼓传花的游戏能继续下去,最好是搞到股市上IPO,让韭菜接盘。大不了和摩拜单车一样,逼迫美团买下,打包到香港上市。

可惜的是,现在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早已把重心转向产业互联网,对于“互联网+”不再热心。这也意味着其他资本不会轻易跟进。

磐石之心再预测,若这些创业咖啡无法快速上市“割韭菜”,用不到1年时间就会轰然倒下!巧合的是,瑞幸咖啡刚找了一个投行经验的外国人,上市计划提速。

中国不缺击鼓传花的“互联网+”创业者和投资人,不缺这些薅羊毛的消费者,缺的是真正的核心技术的突破,缺的是基础教育的投资,缺的是做实事的科学家和实干家。

然而谁愿意坐研发的冷板凳,谁愿意为未来做投资呢?

逐利的VC,利用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的支付战争,把创业者浮躁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搞得更没人愿意沉下心来做实业了。

我一直在呼吁回归商业本质,回归竞争的本质,回归创业的本质。可惜,人微言轻,呐喊无用,可悲可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