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金融科技在资管行业的应用已愈加深入和广泛。2018年12月28日,在证券日报社主办、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协办的“第二届新时代资本论坛”上,博时基金副总经理王德英详尽剖析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赋能,进而对实体经济的强大助力。
王德英概括称:“金融科技在资产管理行业和基金公司中的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投研上;第二是智能投顾上;第三是风险控制上;第四是在智能销售与服务。”
王德英具体阐释了金融科技在基金公司乃至资产管理行业的四个维度的应用。
首先是在投研方面。近几年,中国公募行业的量化投资快速发展,但不论是传统主动投资还是量化投资,首要步骤都是获取投研数据。王德英表示,如果说投资研究的实质是数据的分析与决策,那么在同样的分析逻辑与框架下,获取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则决定了最终决策结果的准确性,数据越多、数据质量越高,对市场的判断就越准确。相比传统通过公告和季报年报获取数据的方式,依靠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处理的数据量更大、数据维度更全、颗粒度更细、指标针对性更强。
除了信息获取,在投资策略与模型的优化以及交易策略方面,人工智能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是智能投顾。智能投顾的目的是根据每个人的风险收益需求特征,通过资产配置降低投资收益的波动性,提高投资的收益风险比,其实质是投资风险的二次分散。以基金为投资标的的智能投顾与FOF在基本投资策略方面是一致的,都属于基金组合管理。智能投顾是由销售端提供的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服务,而FOF则是由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的标准化的产品。
“在智能投顾的各个环节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也能起到明显的作用。如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刻画投资人的风险收益特征,而不是仅仅依靠问卷;另外,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资产轮动的机会进行分析和判断,以及建立主动基金的画像,更准确把握基金的风格特征。”王德英说到。
第三个是风险控制。资产管理公司在投资股票、债券时都要对发债主体和上市公司进行基本面以及各种风险指标的判断,对于这些指标,基金公司以前会通过每天的公告,或者季报和年报来获取信息。现在有了人工智能后,还可以通过新的社交媒体,还有自然语言的理解技术来抓取这些上市公司发展的信息,形成企业的画像,用于提升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第四个方面是销售和服务。具体包括智能客服、客户画像、精准营销等,互联网的应用给资管行业带来了快速变化,高并发、高可用、弹性扩展,这些只有结合云计算技术才能更好地完成。
王德英表示:基金公司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在投资上通过优化资产配置,把资金投向更具有投资潜力和更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上市公司;而对不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及上市公司,相应减少投资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整个实业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