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
买家和卖家,天生的一对矛盾体,别管是哪一方,过得太滋润了,另一方的日子一般都不太好过。
木木
据说,当当网的创始人之一李国庆的外号也叫“大嘴”,虽然没有另一个“大嘴”的嗓门儿大,但从这次“先发声、后禁声”事件看,他的这个外号倒也是名实相符。
对“大嘴”这个外号,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心有所思,口即成言,不避讳人,敢说;当然,此定义的背后也是有潜台词的,即说话不过脑子,自己痛快了就好。至于是真不过脑子,还是不屑于过脑子,抑或是过了脑子就是要这么说,那就要分人、分情况了。李国庆出言“挤兑”京东的刘强东属于哪种情况,还真不太好说。
好在李国庆甫一发声,马上就被当当网的另一个创始人喝止了。很及时!被人喝止,大约李国庆也算服气,因为他随后就发了道歉信。由此看,对这次的“口无遮拦”,李国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底气不足,估计也觉着有辱读书人的斯文了。
不过,泥人也有个土性子,读书人虽然一贯讲究“斯文”二字,但碰上闹心的事又总不能释怀,进而喊两句咸言醋语,倒也可以理解。据好事的媒体人说,李国庆对京东“耿耿于怀”,是缘于前几年京东开始卖书;卖就卖吧,关键是还不好好卖,非要“降价20%”卖。这明显就是上门打劫了,也难怪李国庆生气。
说当年李国庆真生气了,大约也不能算媒体瞎猜,因为他的“大嘴”给了别人口实,言由心生,“图书总共就这300亿的市场,你跟我争个什么劲?既没有战略,又不懂事。”
站在李国庆的角度看,京东的“无事生非”,确实惹人生气。也是,既惦记别人的钱财,又不尊重创业长辈,是挺气人的。李国庆这一气,就气了这么多年,心结至今还没有放下。不过,平心而论,他生气也不是一点儿道理没有,原本就不大的图书市场,你举着刀叉硬挤进来分蛋糕也就罢了,一边吃,还一边不停地“吧唧”嘴,抽空儿再斜楞你两眼,别管谁坐在“主位”,估计心里都不舒服。
放眼全中国这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这确实是一件挺让“主位”不爽的事情,即,别管哪儿的市场,规模如何,只要还有钱赚,甚至有赚钱的前景,就肯定有人削尖了脑袋往里面挤;挤着挤着,市场的利润就薄得不能再薄,甚至薄出了窟窿,或者盈利的前景就越来越远,远到永远也走不到的天边去。在这个你挤我、我挤你的过程中,估计大家都难受,但又只能硬挺着,看谁先被挤死。
难道大家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做生意?像“鸡汤文”里的日本小贩那样,你开一家咖啡店,我在旁边开一家面包房,他就在另一边支上个报摊儿,再有人来,就开家花店、电影院……这种“岁月静好”的商业模式,当然无比理想,有钱大家赚,和气生财,每家店都能做成百年老店、千年老店,所谓的“工匠精神”当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吧。
这当然是李国庆的角度,这大约也是所有买卖人的“理想国”。不过,在消费者看来,这就未必是件好事。这也不难理解,一个镇子里,别管想买点儿什么东西,或者想享受点儿什么服务,都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既然没得选,人家卖什么价,你当然就只能接受什么价。于是,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小镇,或许就全然闻不到“岁月静好”的味道。
回到李国庆的“300亿的图书市场”,如果没有京东的“无事生非”,没有“卓越”的“趁火打劫”,没有淘宝的“落井下石”,这个静水微澜的市场,对“当当”这家夫妻店而言,当然就是无比美妙的“世外桃源”了。不过,很不幸,这个世界上没有世外桃源,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有没有,现在还真不太好说。
买家和卖家,天生的一对矛盾体,别管是哪一方,过得太滋润了,另一方的日子一般都不太好过。李国庆生气不能“站着就把钱赚了”,对天下许许多多的读书人、爱书人而言,也未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毕竟,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多的书、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谁会不高兴?即使读书人恋旧,但面对这等好事,心思一样灵动得很。
因此,这样的气,还是别生的好,既伤和气,又伤身体,也真是何苦来呢?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