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腾讯阿里新业态布局遇阻 新零售两年逐渐进入下半场-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8:03:3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时代周报记者 王州婷 发自北京新零售火热狂奔两年后,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12月4日–12日13日,永辉超市(601933,股吧)在密集发布的一系列公告中,不仅宣布剥离旗下新零售业务的永辉云创,而

时代周报记者 王州婷 发自北京

新零售火热狂奔两年后,似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12月4日–12日13日,永辉超市(601933,股吧)在密集发布的一系列公告中,不仅宣布剥离旗下新零售业务的永辉云创,而且还入股万达商管加码传统商超,此外,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宁、张轩松解除一致行动关系的决定,也让两者对于公司在新零售发展方向的分歧正式公开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永辉超市的新零售业务在三年累计亏损近10亿元之后,面临探索失利的困局。与此同时,作为新零售明星项目的盒马鲜生自11月15日深陷“标签门”后,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以来也风波不断—接连爆出招聘涉嫌地域歧视、餐厨垃圾混放和出售过期商品等问题,遭遇扩张后遗症危机。

回溯2018年伊始,资本和阿里、京东及腾讯等电商巨头的入局下,新零售的创新浪潮热火朝天。无人零售概念下,无人货架和无人零售机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无人超市更是以其高科技含量抓住人们的眼球,而仅在“生鲜超市+餐饮”这个领域,就有多达十几家巨头在抢滩,比如阿里的盒马鲜生、永辉的超级物种、苏宁的苏鲜生、京东的7Fresh、步步高(002251,股吧)的鲜食演义等等。

然而,风口过后,曾经有着雄心壮志的不少企业渐渐失去了声响,一度在风口浪尖的永辉超市也选择了向左走,人们不禁思考,新零售未来将走向何方?

永辉向左盒马向右

就公众熟识度而言,“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很多时候是新零售的代名词,不过历经两年的发展,两者却有着不同的境遇。

超级物种隶属于永辉超市旗下的永辉云创板块,作为永辉超市四大业务板块之一,永辉云创创立于2015年,承载永辉超市在新零售业务探索的部门,主要包括以“生鲜+便利”定位的社区店永辉生活及APP,以及主打“高端超市+生鲜餐饮”的超级物种。

作为新零售业态,永辉云创的野心不小。自2016年9月今日资本注资后,永辉云创就开始在扩张的路上加速奔跑。特别是在2017年尝到超额完成任务的甜头后,到2018年,其有了更疯狂的开店计划,预计全年开出超级物种100家,永辉生活店1000家。

然而扩张并不顺利,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新增永辉生活店96家。第三季度,新开永辉生活店137家,签约永辉生活店138家;超级物种截至11月30日,在福州、北京、广深等城市布局了61家门店,均与计划目标相差甚远。

相反的地,11月30日,随着盒马鲜生武汉帝曼斯店落地,盒马在全国的门店数量达到100家,这意味历经三年的跑马圈地,盒马已经提前完成了2018年开设100家门店的计划。此外,在今年9月份,盒马鲜生CEO侯毅曾在阿里巴巴全球投资者大会公布运营三年的首份成绩单,其中成熟店坪效为5万,盒马鲜生1.5年以上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线上销售占比超过60%,经营效率超过同类型大卖场2–3倍。

事实上,扩张不顺利的永辉云创在盈利上表现则是永辉超市急于剥离这一业务的关键。“今年前9个月永辉云创亏损了6亿元,如果未来销售继续增加,那么亏损还会进一步扩大,这与公司董事会对云创板块的定义有所差异,也不符合上市公司整体股东的利益。”永辉超市董秘张经仪这样解释为何要剥离云创业务。

永辉超市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和2017年,永辉云创的亏损金额分别为1.16亿元和2.67亿元,到了今年前三季度,其亏损达到6.17亿元,拖累永辉超市的净利润出现26.9%的下滑,这也是近七年来永辉超市出现的首次业绩下滑。

“相同的模式却有着不同的盈利,这很大原因在于两者或许在真正内涵上并不是同样的产品,从单店的面积来看,盒马达到4000平方米,超级物种仅有800–1000平方米,盒马更像是大卖场,而超级物种则是生鲜门店,是传统超市+轻餐饮的又一种升级,因而在当前零售市场高度竞争的环境下,超级物种的目标消费群体不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限。而且受限于线上技术,超级物种的线上销售占比较之盒马更低”,零售专家云阳子对时代周报记者如是分析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曾任职于海产品上市公司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类盒马的生鲜超市中,生鲜是最为重要的品类,而传统的海产市场曾次不齐,灰色产业链的存在降低了商家的成本,但这也意味着在新旧零售竞争中,强调品牌化和供应链正规化的盒马是在更高成本的基础上给予消费者更优惠的价格,“薄利多销,以及餐饮加工的模式是阿里能够打通盒马模式的一大关键。”

新零售喜忧参半

事实上,“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这种喜忧参半的景象正成为新零售的普遍现象。

自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售业行业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创新景象,商超、百货和便利店等领域纷纷试水零售变革,其中,以“无人零售”方向的创新相继出现了无人货架、无人超市和无人售货机等。

“生鲜超市+餐饮”的类盒马模式也相继涌现了苏宁的苏鲜生、京东的7Fresh、步步高的鲜食演义等等。在四六级市场,苏宁零售云已经跑通了模式,只待大干一场,农村淘宝也开始落地实体体验店。

除了新业态种类繁多之外,巨头对数量的追求也展现了“雄心壮志”。2017年底,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发布会上,张近东喊出2018年要新开店5000家,到2020年达成线下2万家店的目标。随后,各大巨头也纷纷“明码标价”。刘强东在一场演讲中提出,今年每天开1000家京东便利店。

然而,时至年中,新零售的红火景象开始发生转向。在联商网近日对2018年“阵亡”的主要电商企业进行盘点指出,目前已有包括:拉手网、家园网、美图电商、飞牛网、梅西百货中国、TOP-SHOP天猫店、玛莎百货天猫店、繁星优癣雅堂电商、星利源、七只考拉、GOGO小超、领蛙、哈米科技和豹便利等15家电商及新零售企业停业运营、转型或被收购。

其中,无人货架更是“重灾区”,仅仅半年,2017年还无限风光的无人货架就在2018年初迎来了大败退。今年上半年,猩便利、果小美、七只考拉等无人便利明星企业也纷纷传来资金链紧张、融资困难等负面消息;近日,京东到家旗下的无人货架项目“Go”也传出裁员倒闭消息。无人货架的风口逐渐消散。

商超新零售方面,今年1月,京东在7Fresh营业之初,曾喊出一年之内覆盖全部北京市场的目标,然而8个月后却仅仅只开了2家店。而美团旗下的掌鱼生鲜在经历了挫折之后,更名为小象生鲜,继续延续对新零售的探索。而包括百联Riso、世纪联华鲸选等脱胎于线下的新零售业态,也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

“伴随互联网红利的消失,电商领域增速已经放缓。对于很多初创及小众电商平台而言,已难以长期支撑烧钱换市场的高昂代价,加上电商大额投入的货源、物流和供应链等,回报效果在短期内可能也无法变现,这也导致部分企业在试水一段时间后就谋求退出”,联商网在报告中如是分析。

新零售未来

不过,在业内看来,新零售在2018年的动荡并不意味着新零售未来的暗淡。传统零售的“围绕货物为核心的一系列运营管理”,到新零售的“人、货、场立体化经营管理”,是零售重心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发生迁移,未来随着经济持续增长,结合数据驱动和科技应用的趋势已经成为共识,零售业势必要迎来新消费崛起的时代。

“如果说2016年新零售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2017年是新零售“跑马圈地”的一年,2018年则是新零售快速扩张和迭代的一年,现在大家对新零售市场的认识也更趋于理性和成熟”,云阳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数据显示,2018年,新零售在中国消费者商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将达到22.4%,这一占比相较于2013年的8%,近乎翻了3倍,预计到2023年占比将增至 33%。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则预测,未来几年新零售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15.27%,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8万亿元。

对于未来的趋势,云阳子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认为,新零售在历经两年的探索后目前处于初期阶段,其中“无人零售”概念方向的探索,未来将会聚焦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底层技术的突破,以及更多地赋能传统零售的技术变革和场景拓展,而百花齐放后的新零售模式创新会越来越少,但不管是2B2C,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做法,这却会是未来很大的机会点。

而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魏航看来,新零售的上半场主要体现为互联网引发的场的变化,并进而带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变革,而目前新零售已经进入下半场,主要体现为以全球化、大规模和定制为特点的供应变化、以便捷、品质、个性、体验为诉求的需求变化和移动互联网、数据科技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变革。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