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上市,几乎跑赢了所有电商前辈的拼多多,多被人冠以“电商新贵”、“黑马电商”、“新型社交电商”等头衔,但最符合其身份的名字应该是“扶贫电商”。而“扶贫电商”拼多多上市以来在扶贫领域所做的一系列动作也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一种新的扶贫逻辑——“电商扶贫”。
2018年12月19日,首届中国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000061,股吧)品牌推介洽谈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式。本次洽谈会由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指导,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主办、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承办。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思源工程”理事长、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名誉主席陈昌智、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出席洽谈会。
会中,王炳南表示,拼多多平台的发展速度很快。他特别了解了拼多多的创新性扶贫产品“多多果园”,勉励平台继续发挥优势为贫困地区做实事。
扶贫是长期工程应该“授人以渔”
救急不救穷,简单的送钱送物只能救急一时,却不能救穷一世。
2013年习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意在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
一时间社会各界开始加入到精准扶贫的行动中来。其中拼多多的“扶贫经历”成为其继上市以来的第二大热议话题。
自成立以来,拼多多平台已累计帮扶139600户建档立卡扶贫家庭,产生超过21亿笔助农订单,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
由于受到分散的小规模耕作、市场信息不平衡的因素制约,给农民对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引起大量农产品损耗和品质的无法保障,从而直接导致农民增收受阻,甚至会大量损失。
“田间直发餐桌”,降低了中间流通成本,也在最短的流程中保证了货品的新鲜度。
在供给侧,拼多多通过“C2B预售”聚集海量订单分拆给产区,精准到贫困户;在需求侧,拼多多又实现了3亿用户接力分享的社交力量,让农货订单裂变式增长。而且采取“田间直发餐桌”的模式,也大大降低了中间流通成本,同时在最短的流程中保证了货品的新鲜度。既能解决全国各地农货滞销,又能帮助产地农户的农产品创牌。
新品牌计划助代加工企业“脱贫” 摘掉“无牌”帽子
拼多多的扶贫行动不仅在“田间地头”,同时也会深入到众多中小微型的“中国工厂”。通常这些工厂以代加工为“营生”。
有人会问,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生产型企业怎么也会跟贫困挂上钩呢?
这些企业缺的不是钱、不是技术、不是订单、不是产量更不是产品质量,而是品牌的知名度。
之前我们谈过关于代加工企业的弊端,在于为大品牌做代工,以至于长久以来自主品牌无法得到市场认可,这些企业生产是能手,但说到营销恐怕就比较外行了。
所谓“有牌行遍天下,无牌寸步难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将如何助力这些企业“摘帽脱贫”呢?
同样是采用C2M模式来压缩供应链,大量减少中间环节,达到降低产品的目的,让消费者花少量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另外,少SKU、高订单和短爆发的模式,也能帮助生产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品牌化。
其具体的举措有三个方面:
第一,打通生产端与需求端的信息流。通过产品生产流程的可视化,让平价高质看得见。
第二,全程监督。工厂上传原料采购记录、生产日志等信息,实现商品全链路追溯,确保品质。
第三,流量与大数据扶持,针对“新品牌计划”的1000家工厂,提供研发建议、大数据支持、流量倾斜。
据了解,拼多多以这样的模式在长三角的19个产业带扶持了18万商家,帮助其实现品牌化。
拼多多凭借积累的3.855亿用户,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培育中小微型企业的品牌。依靠充分挖掘新电商模式的潜力,通过需求侧改革,推动中小微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可以让价值回归生产与消费两端。另外,其中还有一个重点,既然是C2M,压缩了中间所有环节,那么也将大力推动生产企业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产生。
简单归纳“扶助农工”就是拼多多的扶贫逻辑。为更多农民建立一套长效的增产增收机制,让代加工企业的标签从“中国生产”变为“中国制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科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