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共享出行在未来交通体系中占比不会超过20%-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7:49:1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交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受到空间的约束,不能因为技术进步了反而使社会退步作为交通行业的一个从业者,我始终觉得交通出行的创新挺难的,为什么难呢?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从移动互联网发展以来,交通领域的变化或

交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受到空间的约束,不能因为技术进步了反而使社会退步

作为交通行业的一个从业者,我始终觉得交通出行的创新挺难的,为什么难呢?大家应该也感受到,从移动互联网发展以来,交通领域的变化或者政治经济变化大家都体验到了。但是这个变化不是一帆风顺的。

交通发展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不太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一直在琢磨移动出行、交通怎么创新。我有一个概念,就是特大城市的交通出行一定是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所以我选择了这样一个主题——公共出行和共享出行的现状和思考,或者说一些问题。

上海公共出行的现状

我们先大概了解下上海市目前移动出行的现状。我的界定,这里的移动出行是指公共出行,也就是上海公共出行的现状。

目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轨道交通。比如说我今天早上就是先骑摩拜,然后换乘地铁,非常准时。

我们可以看到,轨道交通是未来上海最主要的出行方式。目前现有轨道交通网络长度600多公里,接近700公里。我可以透露未来一个愿景,到2035年,上海未来还有三个1000公里的轨道网络规模。

这三个1000公里的功能不同,分三个层级,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是城市内部的一个网络,未来会集中到城市外围和新城,另外还有区域联系的交通网络。

这个规模在全球跟东京不相上下,但仅从城市内部轨道交通规模来说,上海已经超过东京,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从出行量上来看,2017年,上海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969.23万乘次,2018年接近1100万乘次的规模。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下同)

创新主要基于服务痛点。轨道交通这么大的规模,它的服务痛点在什么地方?就是最后一公里,或者说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怎么配套,怎么衔接。这个是创新很重要的切入点。

现在,共享单车比如摩拜单车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实际上,它对于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当然,除了共享单车以外,轨道交通跟其他出行方式在出行链上也有衔接。

第二种比较主流的出行方式就是公共汽电车,这是上海最古老的一种出行方式。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线网规模在不断增加,线路数目也在不断增加,但非常遗憾,客流现在持续下降。出行客运量,2017年是602.9万人次,到今年已经下降到每天500多万人次。从客流强度来说,下降更加明显。这个就是问题,也是需要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公共汽电车怎么才能基于市场的力量、基于新技术的改造,能够使它更有效,更有吸引力,重新焕发青春。这个行业需要改造的地方太多了,包括现有的整个线网模式。

举个例子,我上班都不坐公共汽电车。但是有一天我坐了一次,早上7:10出发,我们8:30上班,一路没有换乘,结果接近9点才到。但是如果乘坐轨道交通,7:10出发,8:10到单位,开车7:50可以到,这就是很直观的出行方式效果比较。

公共汽电车的出行效率非常低,所以说年轻人可能都不会选择这种出行方式。政府投入这么多钱,车辆17000辆左右,线网有1600条线路。整合这么多公共资源,客流量却在不断下降,效率在不断下降。

政府怎么改进?这是一个非常需要创新的领域。当然这个领域的创新阻力很大,因为这个行业目前市场还很难进入。

第三个是出租汽车出行。现在大家都觉得打车难,在路边很难招到出租车。但是打车难的同时还有一个情况,它的客运量在持续下降。现在上海市出租汽车有45000辆左右,客运量是一路下滑,2018年更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打不到车,另一方面客运量持续下降,这其实是矛盾的,是悖论。为什么?实际上,这与它的传统运营模式相关。因为出租汽车传统上是满街跑,是一种巡游的模式,受到很多外部因素制约,特别是交通拥堵,造成出租车运营效率下降。

根据我们的数字统计,本来一个出租车司机一天可以做40单生意,但是现在只能做25单左右。因为堵塞,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这个行业要想有效率,我们就需要基于现在新的移动出行技术,改变它的运营模式。现在有个很好的反例,就是网约车。

传统巡游车如果不改变,最后的结果可以想象。这个行业我们可以关注到,自从网约车诞生以来,两者在激烈地斗争,现在感觉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但实际上,从市场角度和社会角度来看,实际上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也是需要创新的地方,就是网约车出来以后,怎么借助市场的力量将改造深入到巡游车这个运营主体中去,进行创新。

现在我们看看上海市公交总体的特色。近5年上海公共交通的客运总量,到2016年达到高峰,2017年开始到2018年,形成缓慢下降的态势,这是令人担忧的。

我们这么大一个城市,公共交通投了这么大的精力,政府也在大力主导,市民也形成共识,但是客运量却在慢慢往下走,这需要打上问号。公共交通怎么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公共交通除了轨道、公共汽电车、出租车以外,还有轮渡、郊区铁路,现在公共交通的统计口径基本上是这些。

现在,公共交通整体的趋势在往下走,但另一方面,上海人日均出行总量是在上升的。目前上海人口2400多万人,最近两年没怎么变化,但是每个人每天的出行次数增加了。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经济繁荣了,人们交往的频次高了,出行量增加。但是,出行量增加以后,公共交通这个蛋糕为什么没有切得更多呢?

这么多年来,上海的出行方式大概有这几种,公共交通、小客车、非机动车和步行。我们看中心城出行方式图,25%左右是步行,这部分是相对稳定的。

柱状图的第二个是16%左右,是非机动车,包括自行车、助动车,这个数字是2016年的,但实际上这两年变化非常大,尤其是共享单车出来以后。2016年共享单车出现以后,2017年数字增长很大,大概达到20%左右。

第三个是小客车,小客车的出行量是在缓慢增长。小汽车进入家庭以后,出行量是在增加的。以我们小区为例,150户人家,有两辆车的占四分之一左右,只有20几户没有车。小客车的保有促进了人们的出行。2016年,大概占20.2%,现在是22%~23%左右,主要是网约车、分时租赁这两年增加比较明显。

另外,出租车占比从2012年的7.7%下降到2016年6.6%,2017年年底更低,是下降的。

最下面占33%的是公共交通。2016年是个峰值,到2017年下降,2018年还在继续往下走。

这个柱状图就放映了上海出行结构的总体模式,在这里面,每种出行方式都有需要创新的地方。这是公共出行的现状。

共享出行分流作用明显

刚讲到公共交通的客运量在流失,那么流失到哪里去了?其实我们的判断就是共享出行。共享出行对于公共交通的分流作用还是比较明显。

首先是分时租赁。EVCARD是上汽搞的一种汽车共享,到2017年底有4000多个网点,7000多辆车。我们统计,2017年底,一辆车平均一天使用4.3次,每天使用时长200多分钟。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分时租赁主要是用来通勤,两个峰值是在早晚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外围区域,因为中心城没有网点资源,没有地方停车。订单需求在周末和工作日是有差异的,需求主要在中心城区,中心区人多需求多,但是服务供给网点主要在外围区域。这就是EVCARD为代表的分时租赁基于移动互联的一种共享模式。

第二种是共享单车。这个领域现在是潮起潮落,有些企业已经不在了,比如说小鸣单车,还有其他一些企业。现在比较主流的就是摩拜、ofo以及刚刚加入的哈罗单车等几个品牌。

共享单车的数量,今年4、5月份是个高峰,达到110万辆~120万辆的规模。后来政府整治,控制总量,现在是70万辆左右。这个量也不少了,数字非常惊人。

我们也做了一个研究报告,摩拜和ofo的出行特征,选取了两张图展示。这里展示的是单车数量和周转率,两家企业的单车周转率都不高。其实,政府监管的统计数据跟企业的宣传是有出入的,企业宣传周转率一天有三四次,实际上只有一次左右。所以这个投资还是要慎重一点。

网络预约出租车,也就是网约车,是共享出行的第三种模式。因为出了一些安全问题,前段时间成为社会热点。网约车注册量很高,这里显示的是工作车辆数,至少一周会接单一两次的。2018年1~6月,有6万多辆工作车辆,就是在外面跑的,僵尸车不算。

这里跟出租巡游车做了个比较。巡游车有45000辆,在跑的有42000多辆,还有一部分搁置在公司里。这两种加起来有10万辆左右,所以这样看来,打车难是个伪命题。

从上图我们看到,网约车和巡游车的日均载客车次,两者在规模、服务车次和客运量现在基本上是平分秋色。

网约车和巡游出租车载客车公里营收,反映了现在网约车和巡游车的定位没什么区别。讲起来,网约车和出租车有差异,实际上没什么差异。为什么呢?网约车的主体是快车,专车业务量占比很低,没有跟巡游车形成真正的差异化运营。

2018年4月份,美团高调进入市场,一下子占到上海市场份额的49%,引起烧钱补贴大战。但是到2018年7月份,美团又跌回到37.6%。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里的乘客支付金额,2018年4月份,老百姓(603883,股吧)比较得实惠,一单里面美团乘客只需要支付55%,滴滴是70%。但这不是常态。

未来公共交通+慢行交通≥80%

以上讲到公共出行和共享出行,接下来是对上海移动出行的思考。

第一个未来上海移动出行是什么样的体系。到2035年,公共交通加慢行交通出行量要占到80%以上,现在的水平是70%以下。慢行交通包括骑自行车和步行。你们不要以为还有这么多年增长10%很容易,其实增加1%的比例都是非常难的。

未来移动出行是什么样的体系?我们讲出行一定是一个体系,一个框架。我的基本观点就是,轨道交通一定是作为一个主体总覆盖,在这个主覆盖下面,其他方式都是衔接和补充。

这里包括其他出行方式,包括共享出行方式。未来创新过程中一定要有个体系的概念,否则就像网约车一样,它的创新就走偏了。社会资本投入这么多资源,实际上是浪费了。

第二个需要思考的是共享出行在城市出行中的定位是什么?共享出行不仅仅是分时租赁和网约车、共享单车,未来还会有新的共享方式。从现在的模式来看,它的问题首先是过量。

从研究交通的角度来说,交通发展有个基本的约束条件,就是空间。交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天马行空,一定有个空间约束,这个非常关键。因此,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空间基本是恒定的,特别是道路空间。

按照规划,到2020年基本上没有道路增量,主要是乘量的增长。在整个道路空间已经锁定的情况下,我们一下子投了这么多共享出行的工具,显然是过量的。无论是共享单车、网约车还是分时租赁,都是过量的。

共享出行的第二个问题是孤立。从共享出行出现以来,很大一个问题是彼此孤立发展,无论是分时租赁还是网约车。当然,共享单车可能有一定的衔接,但是机动化车辆都是孤立的发展。

在共享出行上,我有一个理念,它应该是出行链上的共享,而现在都是独立的发展方式,这实际上跟交通的体系化不吻合。

第三个问题是失范。无论是共享单车、网约车还是分时租赁,既有的法律法规对它们没有约束。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我们认为是没有规矩的运营方式,投放量和车辆的身份以及人员的身份都是欠缺约束。

共享出行是不是等于个性化出行。我的基本观点,共享出行未来一定是出行链的一部分。如果只是强调个性化就走偏了。老百姓可能觉得网约车和分时租赁解决了出行的品质问题,但还是那句话,交通出行一定有个空间约束。

交通不可能按照每个人的意愿追求无限制的出行享受,机动化出行方式总量不可能无限制增长。按照上海市政府和研究机构达成的共识,上海市整个网约车加出租车比较合理的规模大概就是8万辆左右,也就是说未来还要通过门槛设置对网约车进行限制。

所以我非常认可同济大学一位教授的观点,网约车和分时租赁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模式,但是不能因为技术进步了反而使社会退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有一个共识,在上海这种个性化出行显然不是资源节约的方式,显然不是社会进步,所以如果任其发展,就会造成这样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评价非常有价值。所以,共享出行的定位一定是出行链的一环,这样的共享才可持续。它丰富了出行链,丰富了体系。

最后一个问题,共享出行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共享分为工具共享和空间共享,未来我们究竟是追求工具的共享还是空间的共享,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共享出行未来的方向,总体上应该是集约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共享。

我建议,我们在研究共享或者是交通出行方式创新时,这两个方面是近期和远期都要关注的。

一个方面,近期,我建议我们要研究 MAS(mobility as service)出行即服务这种出行模式。这种模式在欧洲非常热,欧洲有个MAS联盟,就是要解决交通的整合问题。

从交通管理部门和研究部门来看,我们一直感觉到上海交通最大的问题,高铁、轨道、航空、机场单独来看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缺乏整合。这个我们也想到了,但是做起来难呐。欧洲也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出现了研究出行即服务的热潮。未来如何整合公共出行和共享出行成为一体化,这个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无人驾驶现在也是个热门,我们刚刚公布在嘉定增加测试路段,但是离真正上路实现全覆盖还远着呢。无人驾驶在技术上还很不成熟,但是一旦成熟,共享出行就会颠覆性的改变,决不仅仅是现在网约车的概念、分时租赁的概念,也不是公共出行的概念。(作者系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此文根据他在德勤上海一次内部沙龙上的演讲整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商业评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