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记者 王伶玲)在4G转5G的尴尬时期,全球手机销量持续低迷,而几天后的双11则成为年内手机厂家最大的战场。扎堆发布新品,完善服务体验,降低购买门槛……业内分析,手机市场低迷将迫使品牌在技术创新上更加发力。为了打破困境,手机厂商们也是花样百出——扎堆发新品、线上线下齐发力等,双11将成手机品牌的救命稻草。
市场
抢占双11厂家花样百出“每年的双11,都是手机厂商全年最重要的出货节点。”有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但在今年,手机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双11更是被厂家看做是挽救颓势的重要战机。
记者注意到,眼下手机厂商们在抢占双11市场份额上也是费尽心思。
努比亚等品牌表示已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分期付款6期免息的上新活动;而小米则宣布,已建立全品类全渠道的新零售体系来备战双11。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销售与服务部总经理汪凌鸣告诉记者,今年双11小米将线上7大平台与线下5000多家门店融为一体,投入520家服务门店,2900多名客服人员,3000多辆提货车辆和超10万名送货人员,双11当天,全国小米授权体验店还将24小时不打烊。
此外,华为联手京东发起全场最高优惠800元大放价、价保11月一整月等活动;一加手机则宣布新机直降400元。
11月1日,京东双11大促正式拉开序幕。根据其刚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手机品类在11月1日0点-1点销售额同比增长258%。与此同时,各大厂商都在京东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其中华为、VIVO、一加、OPPO等品牌24小时销售额均为去年同期的200%。
背景
全球手机销量连降三个季度
之所以手机厂家如此重视双11,是因为其销量占据全年重要份额,据记者了解,仅11月11日当天销售额就能够超越品牌一季度的销售总额。以小米为例,2017年双11当天,小米天猫旗舰店近1个小时的销售额就高达16亿元。而根据小米2017年财报显示,其全年销售额为8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仅双11半天的天猫旗舰店销量就已经占到了其全年销量总额的20%。
除此之外,全球手机市场不振也是手机厂家发力双11的重要原因。
近日,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手机市场出货情况,显示全球手机出货量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全球排名前六的手机品牌中仅有华为和小米保持增长。
Counterpoint副总监Tarun Pathak认为,全球手机行业下滑可归因于中国、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市场的需求疲软,这些市场几乎占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一半。
报告称,尽管三星继续领跑智能手机市场,但出货量已经连续第四个季度下滑,反观中国品牌继续保持增长轨迹,在中国以外的市场表现强劲。这其中,小米和华为的表现最为亮眼。
分析
国产手机发力技术创新
对于目前全球手机市场的普遍低迷,有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是坏事。“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制造商必须设计出更智能化的配件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的每个厂商来说,对配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是其提高品牌认知度的一个重要方式。”
记者注意到,目前国产手机厂商在市场竞争中正趋白热化状态,OPPO、VIVO、华为、小米、努比亚等一众品牌都是消费者非常熟悉的国产品牌。在当下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的需求愈加强烈,以及国内手机市场的趋于饱和,创新的设计就成了推动市场增长的发动机。
从近两周集中发布的手机新品来看,华为、小米、联想、努比亚、荣耀等品牌,都在技术创新上绞尽了脑汁。
以刚刚于上周三发布的努比亚X手机为例,其最重要的卖点就是超越100%屏占比的概念,同时还独创了护眼双屏设计,手机背面也是一块手机屏幕。而在同一天发布的荣耀Magic2也同样选择以全面屏作为卖点之一。不过,与众不同的是荣耀Magic2选择了和小米MIX一样的滑盖技术,来保持屏幕的超高占比。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用户对于手机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高端的手机,这同样成了国产手机厂商的新机会。记者统计发现,从目前发布的新品来看,价格普遍在3000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六七千元,但仍然有不少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文/记者 王伶玲 制图/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