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科技产业全球性“换季期”已经来了-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5:22:0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陶短房 10月26日美国股指再次暴跌,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普至此一周跌幅分别达到2.97%、3.78%和3.94%,隔夜欧洲、亚太等股市也接力下行,“跳水盛况”令人目不暇给。 与多年以来人们司空见惯

陶短房

10月26日美国股指再次暴跌,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普至此一周跌幅分别达到2.97%、3.78%和3.94%,隔夜欧洲、亚太等股市也接力下行,“跳水盛况”令人目不暇给。

与多年以来人们司空见惯的“长牛短熊”调整上升行情迥异,近期美股的重挫,领跌的不是以往的大权重工业股,而是高科技股。

正如许多业内人士所指出的,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的、令投资者感到失望的财务报表,导致美国高科技股“集体跳水”,是此次股灾的最根本动力,对此Baker Avenue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师利普(King Lip)和FTSE Russell全球市场研究部门常务主管杨恩(Alec Young)等均认为,市场和投资者对这些高科技公司盈利期望值偏高,但财报显示实际盈利远达不到期望值,且前瞻性业绩预期“低得令人意外”,“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最终导致了连锁式的“踩踏效应发生”。

然而高科技股“带头跳水”的现象并非仅在10月26日发生,而是自今春以来屡见不鲜,将之均归结为“财报达不到期望值”,理由似乎并不充分。

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去分析一下“高科技公司业绩和盈利期望值为何达不到期望值”。

很大程度上,以美国硅谷等高科技产业区为领头羊、遍及世界各国的后工业化时代高科技产业大潮,是在巨额资本密集性投入和证券化、杠杆化反复运作的推波助澜下,才达到了今天的高度,这也和20世纪末以来资本从稳定但回报低且慢的传统产业,向回报快且高、易用“杠杆撬动”的新兴产业集中息息相关。实体经济中最“虚”,虚拟经济中最“实”的高科技产业就成为热钱、杠杆和期望值集中的“高地”,风景这边独好。自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的10年间,围绕高科技产业的“神话”层出不穷,其背后,则是魔术般的概念堆砌、复杂的杠杆操作,和频繁到令人窒息的资本“对赌”。

正是资本、杠杆和金融对赌的堆砌,让原本的确是个金矿的高科技产业变得更加金光闪烁,也让美国和各国高科技行业周围所集聚的泡沫、光环和神话越来越多,十年来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和寄托,往往都能获得相应回报,这不仅让“吸附效应”变本加厉,也让市场和普通投资者对“高科技神话”的信任坚定不移。

但资本是逐利的,脸变过去快,变回来也不慢。除非接下来“产品市场”和消费者也跟着变脸,问题才会真正严重起来。

市场和政策大环境的变化,也让高科技产业生存空间变坏。特朗普上台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沉渣泛起,贸易壁垒日甚一日,这令许多高科技企业盈利范围和市场想象力受到极大制约,对美国公司而言原本寄托厚望的新兴市场变得可望而不可及,对美国以外的高科技公司而言,进入美国这个大市场又要仰攻“美国第一”这堵高墙,这些不仅增加了成本,减少了收益,更严重的是压抑了高科技企业、行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想象空间—这显然不会不影响到背后的热钱和杠杆,并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恶性循环。

就总体而言,高科技产业仍然是朝阳产业,市场氛围的变化会促使投资模式和经营方式调整以相匹配,而投资者和消费者也会随之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想象值——当然,这个“换季”过程可能很痛苦,时间也可能很漫长,准备充分、“抵抗力”坚强者会笑到最后。

(作者系财经专栏作家)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