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赞最多的则是知乎网友“半佛仙人”的回答,他提到了斯格明子霍尔效应与互联网数据存储:
“斯格明子”是未来磁存储技术的基础。斯格明子的间距可仅为几纳米,与此同时,现代硬盘的磁畴最少为100纳米。
基于该效应的理论原理,下一代储存技术已经在研发之中,当前实验的效果,可以实现比上一代的NAND芯片性能更强,密度比DRAM内存高40倍,读取速度快100倍,写入速度快1000倍,耐久度高1000倍,200平方毫米左右的单芯片即可实现TB级存储,还具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等优点。
这里说的NADN,就是已经被吹上天的刚刚量产的最新固态硬盘技术。
简而言之,该领域基础科学的突破,将让互联网数据垃圾海啸晚来起码50年,受该技术的影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产业,才有了继续发展的硬件支持。
这就是基础科学发展的威力,基础科学的能力就是探索人类的认知边界。
基础科学在当今社会往往被应用科学所吊打,因为很多人都不理解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方程,我们就不会有收音机、电视机、手机、GPS。我们甚至不会有因特网和有线电视,因为电缆光纤的设计也要靠麦克斯韦方程。
如果没有量子理论的薛定谔方程,我们就不会有半导体工业,进而也不会有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手机、电视机、LED照明,以及一切电子仪器设备。
如果没有凝聚态物理发现的巨磁阻效应,我们硬盘的容量将最多是4GB,而不是现在看到的TB级别。
华为占尽5G先机的polar,也是应用了土耳其科学家的基础科学突破。
腾讯为了能将自己的数据赋能全业务,也自建了基础科学实验室,各大高校挖人,每年投入的资金不设上限。
没有意识到基础研究重要性的企业,会失去未来,例如中兴。
欧美至今长达几十年的芯片垄断,就是因为其基础科学研究领先于我国,我国在应用层做的再好,一旦基础层被封锁,就失去了意义。
游乐场设计再多好玩的项目,一旦给你断了电,就不会再有人来。
我们输不起。
所以我们不得不,也必须大力投入基础科学,基础科学的投入是需要几十年不间断,这里面需要政府,也需要社会资本,政府上百亿砸进芯片领域,马化腾本人几十亿赞助成立西湖大学,各个大学都在做青少年基金,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个现实。
失去应用,失去很多;失去基础,失去一切。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未来。
至于如何评价马化腾昨夜在知乎上提的这个灵魂拷问,keso老师应该会写一篇吧。
本文作者周超臣,来自虎嗅网,原文标题《如何评价马化腾昨夜在知乎上提的这个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