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4G技术改变的是生活,那么5G的到来,将要改变社会!
来源 | 金融家原创(ID:ijrjia)
编辑 | 小金
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一秒钟下一部高清电影,“飞”一般的游戏体验,VR直播实时回传,无人驾驶公交上路、无人机智慧安防,5G智能呼吸机……酷炫的时代即将来临!
2018年,5G在中国数个城市进行商用试点。不同于3G的跟跑,4G的并跑,5G时代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国际标准制定、预商用测试等方面实现了领跑。
9月28日,第三届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IMT-2020(5G)推进组发布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三阶段最新测试结果,成为本次论坛的焦点。
最新测试结果显示,我国第三阶段NSA(非独立组网)测试已全部完成,同时,SA(独立组网)测试也已全面启动。
4G时代,在高速度的网络下,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打车服务、外卖服务都有了爆发性增长,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生活。
相比4G技术,5G不仅是速度快这么简单,它汇集高速率、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万物互联、重构安全等特点于一身,网络能效提升超百倍,将带来巨大的行业利润。
如果说4G技术改变的是生活,那么5G将改变社会!
5G是一种什么体验?
“哇,老头子,飞起来了,我飞起来了!”,2018年8月的智博会上,家住北碚静观的刘婆婆取下5G飞行器体验眼罩后,露出一副惊讶的神情,直愣愣地看着身边的老伴,半天才回过神来。
自5G国际标准出台以来,5G已经成为了热点中的焦点。
消费领域“炸锅”,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等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对外宣布为全新一代的5G手机的布局,各家都宣称将在明年正式推出5G商用手机,可以说是给“贵、大”的苹果杀了一个回马枪。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带给人们的第一感受就是“快”。想象一下,你打开手机视频客户端,下载一部高清视频,只需一秒就能完成,是什么感觉?
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Gbps(4G的传输数据率约为250Mbps,该技术理论数据传输的峰值每秒1Gbps),这种无线比特率甚至已经超越了当前光纤网络的速度。
流畅的游戏体验,指日可待!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因为“网速460”,拿不到“五杀”不吃饭了。
“请你喝杯5G功夫茶”,这是基于物联网及工业光纤网络的双臂协作机器人,其凭借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来泡功夫茶。
业内人士表示,VR直播业务在4G时代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因为它对数据传输的要求非常高。但到了5G时代, 我们不但可以看到面前的一些场景,还可以看到360度周围的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缩小或放大来随意去观察现场的一些细节。
你可以在VR触感手套的帮助下,把青釉凤首龙柄壶托在掌心,甚至通过VR“进入”养心殿参观。平时在展柜中看到的国家文物,也能通过触感手套传递的压力反馈信息感受那些看不清纹理的细节。
不难预见,5G通信技术的高速、低延迟、低功耗等特性,能够将强大的云端计算能力同步到移动端,从而大幅提高移动端的性能。
届时,也将对包括交通、医疗、教育、军事、制造等在内社会各行各业行业带来深刻影响。
5运营商应用技术突破进行时
9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IMT-2020(5G)推进组发布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三阶段最新测试结果。
据业内专家分析,5G第三阶段测试作为5G技术研发测试中的重要一环,该阶段的测试成功将对2019年5G预商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意味着中国5G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接下来就是独立组网测试,那将是中国5G真正的方向。
5G最贴近大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通讯,而运营商是最重要的一环。在过去的2、3、4G时代运营商都有独特的经营模式,2G是语音经营,3G和4G是流量经营。
如今,4G流量经营已经走到尽头,5G的到来则需要全新的赚钱模式和全新领域。
中国联通聚焦智能驾驶,与华为在北京海淀驾校联合部署5G试验网,由百度提供自动驾驶和远程驾驶车;
中国电信将重点放在物联网解决方案,核心聚焦在智慧小区建设上;
而中国移动则聚焦智慧政企,预将政务、金融、教育、医疗、互联网等行业领域实现一体化。
在移动通信领域,频谱资源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承载无线业务的基础。5G将支持更多垂直行业不断扩展的全新应用,因此对5G频谱还有大量需求。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各获得3.5GHz的100MHz频谱资源。2.6G频段方面,2.6GHz频谱目前中国移动已有60MHz4G在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6GHz频谱各有20MHz暂未利用,未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释放20MHz后,加上新增的60MHz频谱,中国移动共获得连续的160M频谱资源;另外,中国移动额外还获得4.8GHz频段的100MHz资源。
目前,三大运营商各自在十多个城市开启5G试商用,规划2018年底前建设上千座5G基站。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