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布局转向 腾讯弱冠之年变阵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4:29:5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中秋节前夕,入职腾讯的霍亮(化名)没有想到,履新不足一周,他(原先)所在的事业部就不存在了。9月30日,腾讯正式对外公布了架构调整的消息。据腾讯方面介绍,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
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
中秋节前夕,入职腾讯的霍亮(化名)没有想到,履新不足一周,他(原先)所在的事业部就不存在了。
9月30日,腾讯正式对外公布了架构调整的消息。据腾讯方面介绍,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部(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部(PCG),而原有的微信事业部(WXG)、互动娱乐(300043,股吧)事业部(IEG)、技术工程事业部(TEG)、企业发展事业部(CDG)继续保留。此外,腾讯将整合社交与效果广告部(SPA)与OMG(网络媒体事业部)的广告线,成立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AMS)。
霍亮一周前加入的是腾讯视频团队,隶属于腾讯原OMG。
“入职报到那天,在(公司)内部已经听到传闻了,但没想到来得那么快。”霍亮向《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这样说道。
腾讯的这一变化并非毫无征兆,在2018年中报发布之时,由于游戏业务增长所遇瓶颈,导致其单季净利润在过去13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截至9月28日收盘,腾讯控股(00700.HK)报收323.20港元/股,总市值达3.07万亿港元,较今年初最高点相比,已蒸发约1.4万亿港元。
发展困局
霍亮告诉记者,选择腾讯视频的原因,除了其业内的地位、较高的薪资外,还有与消费互联网有关的C端产品一直以来都是腾讯的最重要业务板块。
此番调整后,腾讯方面告诉记者,是为发力B端业务。
“C端的业务应该还是会重视,但调整后,集团肯定会给B端业务比以前更多的资源、机会。”在霍亮看来,一个部门乃至一个业务板块在一家公司内所占比重越高,就越容易获得资源,于个人而言,只要表现出色,也更容易得到晋升机会。
由于不在B端业务板块,霍亮在入职伊始便感到了压力。
霍亮的个人经历也折射了腾讯的当下困境。
在近期围绕腾讯的报道中,不乏对其游戏业务增长乏力的质疑。据了解,目前腾讯有三大类主营业务,分别是增值服务、网络广告以及其他业务。“增值服务”包括网络游戏与社交网络,“网络广告”包括媒体广告、微信广告等,支付业务和云服务则算在了“其他业务”里。
据腾讯控股2018年中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增值服务的收入占比为57%,网络广告为19%,其他业务为24%。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8%、1%和7%。
从毛利润方面来看,腾讯虽未公布这些业务的单个毛利率,但增值服务的收入增长速度为14%,低于该业务的成本增长速度19%,网络广告的收入增长速度也同样低于成本增速,而其他业务的收入增速则高出成本增速6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一方面,曾作为腾讯第二大收入来源的网络广告在收入方面已经垫底,另一方面,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的毛利率下降也影响着腾讯的增长。
“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腾讯此前过度依赖文化互娱类的业务,比如游戏。就当前的监管、市场环境来看,前景尚不明朗乐观。虽然之前几年也开始参与B端的业务,但并没有形成聚焦,所以腾讯的业务架构是略带畸形的。”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唐兴通说。
腾讯在反思
与霍亮方向相反的武健(化名)是在大约一个月前离开了腾讯。
“腾讯虽然近况不佳,但我在那里待了四年,这家公司的反思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武健说。

在腾讯期间,武健见证了天天快报的诞生和发展。“我做的是算法,是AI的浅层应用。”

“今年很多媒体都在关心‘头腾大战’的事,说头条的几款应用抢占了用户花在腾讯产品上的时间。实际上早在三年前,腾讯就已经意识到了。”武健说,“腾讯也曾试图投资今日头条,后来没谈妥,所以腾讯自己做起了天天快报。”
在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著的《腾讯传》中,曾有对腾讯反思、调整的记述:“‘3Q大战’结束后,腾讯在全国各地组织了多场主题为‘诊断腾讯’的座谈会,马化腾要求腾讯所有高管必须参加其中的一场,这体现出了一种开放的姿态。”
吴晓波在书中也肯定了腾讯的反思与诚意、决心:“这既是一种开放的姿态,同时也希望听到从未听过的声音。”
从今年5月爆发的“头腾大战”中,也可窥见腾讯的反思能力。
武健还向记者透露,腾讯对短视频的防御也早于外界所认知的时间。
“抖音是2016年底推出的,微视是2017年初下线的,但是刚下线大概一个多月时间,腾讯已经认识到了威胁,所以在去年8月就立刻重启了微视。最开始微视是由OMG来做,但微视这种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和OMG的现有用户资源在兴趣属性等各方面并不搭,重启不到半年,就立马移交给了SNG,也就是运营QQ和QQ空间的事业部。后来的事,你们也就知道了,和头条产生了冲突。但在我们内部看来,微视和抖音的路线是不一样的,抖音最初依靠的是内容,微视靠的是社交传播,而且头条之所以敏感,也是看到了微视划归SNG后产生的威胁。”
但武健仍对腾讯的调整有所担忧。他坦言,由赛马机制产生的内耗问题是他最终离开的原因,他希望能进入一个统一的部门,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他告诉记者,在腾讯的“赛马”机制下,腾讯集团内部目前主要有三支独立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分别是原属于SNG的腾讯优图实验室、属于TEG里的腾讯AI Lab、属于WXG内部的微信人工智能团队。
“其他事业群也略有应用,但没有这三个做的大。”武健说,赛马机制虽好,但也会造成各事业部之间壁垒高、研发易重复资源浪费等情况。
记者获悉,腾讯内部的三支AI研发团队在此番调整中也未合并。对此消息,记者向腾讯方面求证,对方则表示以公告信息为准。
逐B端风口
除了AI之外,腾讯面向B端企业,主要的输出平台之一便是腾讯云。
“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消费互联网升级为产业互联网。腾讯希望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助力‘互联网+’、共享经济以及数字中国建设。”腾讯方面这样告诉记者,“腾讯思考的是,如何利用云、支付、AI、安全、LBS等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合作伙伴,搭建新一代的智能产业生态。我们认为,把10亿级的用户和专业的产业服务对接起来,帮助传统行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对用户和行业都将产生巨大的价值。从做好连接,到升级各行各业,这样的战略进化很有挑战,也更有意义。具体涉及到B端业务,面向产业互联网,整合云和以ToB能力为核心的业务,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部。”
腾讯的转型方向得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认可。
“其实为企业、政府、机构提供软件、解决方案等服务,利润也是很丰厚的。”一位天翼云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于硬件的那点可以约等于零的毛利率,软件、解决方案这些产品的毛利率往往至少在30%以上,如果是定制化的服务,会更高。腾讯在技术上有这个实力,但要做这些,往往要基于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这就需要云计算来主要承担这一任务。”
“如果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C端互联网目前已经接近或者遇到了一个瓶颈。从2010年至2016年,典型的特征是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同时产生了平台级的应用产品,比如支付宝和微信。而人才、技术、资金也在向C端业务聚拢,最终产生了爆发式的增长。”一位负责阿里云海外业务的人士说,“但是在2016年以后,来自C端的创新少了,新的风口和机会正在指向B端。”
该人士这样说道:“C端接下来若要再迎来一波新的行情,就要寻找新的技术支撑,比如5G。但现在5G商用还未成熟,再提模式创新就很难了,所以现在要抓紧将此前C端的技术、模式创新的成果,向B端迁移,在下一次技术爆发来临前站稳脚跟。”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腾讯B端的主要业务板块的腾讯云,其市场占有率并不乐观。无论是IDC或者赛迪顾问在2017年发布的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调研结果都显示,腾讯云虽位居行业第二,份额在10%左右,但距离第一名的阿里云却有不小的差距。IDC的报告显示,阿里云占据47.5%,赛迪顾问的报告则显示为30.6%。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