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上海警方破获荐股诈骗案,抓获21人,从加你微信到荐股卷走钱财,全套路曝光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14:22:2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微信里偶遇“大款”搭讪,机缘巧合受邀加入投资理财群,当看到群内“大师”侃侃而谈投资心得时,受害人本以为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一切皆是骗局。 近日,上海警方抓获了一个以网络虚假证券交易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上海警方破获荐股诈骗案,抓获21人,从加你微信到荐股卷走钱财,全套路曝光微信里偶遇“大款”搭讪,机缘巧合受邀加入投资理财群,当看到群内“大师”侃侃而谈投资心得时,受害人本以为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一切皆是骗局。

近日,上海警方抓获了一个以网络虚假证券交易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案情通告显示,骗局背后是一家电商公司,由数十余人通过20余部电脑、50余部手机、20多张电话卡,分为多个业务组,有组织团伙作案,以主动添加微信、话术诱骗、名师荐股、人工操盘涨跌等“套路”,卷走投资人钱款。

截至目前,警方查证的全国范围内被害投资人有50余人、涉嫌金额800余万元。

电信网络诈骗正不断翻新花样、“更新”渠道方式和各种套路,诱骗更多投资人入局。2017年,发案量首次出现下降,全国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3.7万起,经济损失120.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1%、29.1%,但案件多发、高发态势未减。随着财富增长,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意愿也随着增强,但不得不提醒,面对“横财”还是得擦亮眼睛。

炫富诱入群,“名师”荐股被骗45万

上海警方通报的案情经过显示,家住上海长宁区的居民高先生是一名投资爱好者,平时常常在一些网络论坛上学习炒股知识。今年3月,一名女网友主动添加高先生微信,每天和高先生拉家常,还有意无意地向其炫富。

当高先生问起她生财之道时,她说自己在炒“恒生指数”的股票,并把高先生拉入一个名为“刀锋股友群”的微信群。虽然高先生平时也炒股,却对“恒生指数”一知半解。入群后,“荐股师刀锋”时常在微信群内发布自己成功预测走势的消息,群内“股友们”也把“刀锋”说的神乎其神,并且还在群内晒截图,显示自己赚了多少钱。

在“刀锋”和“股友们”的热情鼓动下,高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群内推荐的网络平台上开户,并根据操作流程投资7500元美金(约人民币5.2万元)。


上海警方破获荐股诈骗案,抓获21人,从加你微信到荐股卷走钱财,全套路曝光 上海警方公布的作案团伙运营情况

此后,这位“刀锋”老师经常在网络直播间开直播,讲解大盘走势,推荐“恒生指数”股票。在他的“指导”下,高先生很快就“盈利”了2.19万美元(约人民币15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又注入了大量资金。

当后续出现“亏损”情况时,“股友们”又以“大盘不稳定”、“扳回本金”为由,纷纷劝说高先生继续投资。5月14日,“刀锋”突然退群并且关闭了网络直播间,高先生发现自己已被踢出微信群,先前的女网友也已将他拉入“黑名单”。前后共损失了45万余元人民币的高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遂立即报警。

50余部手机团伙作案,涉案800万元

接到报警后,上海长宁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今年8月6日,该专案组赴广东深圳一举捣毁该诈骗团伙的窝点,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缴获作案使用的电脑20余部、手机50余部、电话卡21张。

该诈骗团伙于今年4月至5月期间,由犯罪嫌疑人熊某等人出资注册成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犯罪嫌疑人陈某、彭某、杨某等人实际负责管理运营。

上海警方披露情况显示这起有组织的团伙作案,具体操作“套路”是:

公司下设多个业务组,每个业务组业务员使用公司统一下发的手机、手机号注册微信号,并主动添加被害人微信,根据公司下发的话术与被害人聊天,取得信任后将被害人加入微信群。

再由“荐股师”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吹嘘荐股,群内其他“股友”作为托辅助诱骗被害人将资金注入虚假恒生股指交易平台中,实际则进入了犯罪分子的私人账户中。

犯罪分子利用人工操盘涨跌的手段,先让被害人“盈利”鼓励其继续投资,后再通过制造“亏损”局面,骗走被害人本金。

目前,警方已查证全国范围内被害人50余人,涉案资金800余万元。上海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到案后对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去年全国电信诈骗立案53.7万起,经济损失120亿

电信网络诈骗正不断翻新花样、“更新”渠道方式和各种套路,诱骗更多投资人入局。随着财富增长,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意愿也随着增强,但不得不提醒,面对“横财”还是得擦亮眼睛。

最高人民法院今年9月发布的《电信网络诈骗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7年,电信类诈骗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占比从78.25%下降到64.56%;网络类诈骗作为新兴的诈骗手段,则从2016年的34.66%大幅上升至2017年的60.89%。该报告认为,未来网络类诈骗将继续成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增长点。

9月25日,在支付宝、网商银行及媒体共同发起的“扫雷行动”金融消费者保护计划启动会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电信网络诈骗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年增速32.5%,同年电信诈骗案犯案量逼近60万,经济损失高达222亿元;2017年,发案量首次出现下降,全国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3.7万起,经济损失120.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1%、29.1%,但案件多发、高发态势未减。

上述《分析报告》称,在2017年用户举报的诈骗案情中,金融理财类诈骗是涉案金额最高、人均损失最大的诈骗类型。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种渠道非法获取、泄露个人信息的现象严峻,如上述上海警方通报的案情,诈骗团伙正从“漫无目的”向“精准诈骗”演进。针对最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上述《分析报告》总结了9种远离诈骗的方法:

1,不要轻信亲友遭遇不测的说辞。

2,异常信息要向相关部门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3,公检法机关机关不会在电话中办公。

4,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中的“熟人”。

5,在网络上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6,投资者应该在正规的投资网站进行投资,天上不会掉馅饼。

7,退款操作应在网购平台中进行。

8,不点击非官方的链接。

9,不要轻信短信中的内容,更不要点击短信里的不明链接,以严防钓鱼网站,或者手机被植入木马。

提高金融消费者风险教育也被业界所呼吁,认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加强联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分析,当普惠金融让更多人接受金融服务时,实际上也让更多人暴露在金融风险中,带来金融消费者教育和安全保护问题等量提升。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