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淘宝低调上线了一款社交电商APP——鹿刻。类似于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鹿刻也是一款基于生活消费的短视频社区APP。用户可以通过其中的视频和话题搜索等工具,直接跳转到淘宝链接进行商品购买。
悄然上线这样一块社交电商APP,淘宝抢滩社交电商的心昭然若揭。事实上,社交电商在2018年俨然成为一个新的风口,资本也争相竞逐。尽管有了腾讯这样社交属性极强的“玩家”,还有一些目前仍不太知名的新玩家正前赴后继的入局,并且获得了资本的垂青。
在流量红利逐渐耗尽的后电商时代,社交电商所带来的裂变和爆发式增长,似乎正掀起另一场逆袭,“社交+电商”也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淘宝加码社交电商
App Store版本纪录资料显示,“鹿刻”在今年9月10日上线,是一款生活消费类短视频社区APP,由杭州多项网络科技公司开发。天眼查资料显示,杭州多项网络科技公司是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依托于多项科技的技术研发,阿里巴巴与淘宝拥有了“鹿刻”这一弥补社交短视频的流量入口。
打开鹿刻界面,可以发现多数短视频的左下方都有一个按键,点击就可以出现视频所展现商品的购买信息;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话题搜索直接跳转到淘宝链接进行商品购买,显然,这些短视频都带有强烈的电商属性。与抖音和其他短视频平台相比,鹿刻上的购物链接出现频率更多,促成交易意向明显更高。
淘宝总裁蒋凡也曾公开表示,未来淘宝上可能90%的内容都是视频的方式来承载,包括直播。如今,“鹿刻”短视频APP的推出证明,淘宝或将依靠短视频等内容来驱动电商增长。
其实,淘宝在成立之初便隐约有了社交电商的雏形,比如早期的淘宝,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在社区交流,达成网络购物交易;后来还设置了淘宝论坛等社区板块的入口。而在社交形式上,也一直在更新。2016年,淘宝上线了“淘宝直播”,鼓励商家通过优质内容以促成交易;2017年,淘宝公布的数据显示,淘宝直播一天的观看人数超过一千万,转化率保持在50%以上。此外,淘宝还与抖音、微博、陌陌等社交平台合作,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消费转化。
万亿社交电商市场或将诞生下一个独角兽?
回顾这一年多来,众多社交电商平台兴起,除了包括京东、阿里、唯品会等电商,甚至娃哈哈等传统快消品巨头的纷纷入局,还有一众新兴创业公司,使得整个行业热度持续火爆,高居不下。
纵观这么多社交电商,各家玩法各异,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以云集、环球捕手为代表的B2B2C的平台分销模式;以拼多多、京东拼购等为代表的“拼团”模式;以小红书等为代表的平台达人分享模式;还有内容导购平台,以及传统的微商代理模式。
今年,社交电商平台融资消息不断:除了拼多多这个独角兽获得腾讯30亿美元融资外,今年1月,品牌库存分销平台爱库存宣布完成1亿元A轮融资;2月,环球捕手宣布获得战略投资,估值20亿元。4月,云集微店也宣传完成1.2亿美金B轮融资,还有社交电商服务商有赞正式完成在港借壳上市。在这些融资企业的背后,“金主”不乏腾讯、红杉、赛富亚洲、愉悦资本、快手等知名机构和公司。
据今年7月发布的《2018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社交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397.78亿元,较2017年增长66.73%。而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Q1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则显示,去年我国社交零售用户规模高达2.23亿人,预计今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44.2%,保持低获客成本优势下的高速增长,用户数也将突破3亿。
社交电商的出现,似乎是对传统电商的一次“搅局”。据贝店相关负责人介绍,贝店上线不到3个月,在“双11”期间就获得了超100万的订单量。此外,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3月份拼多多渗透率达22.4%,排名第二,超越京东,环比增长15.6%。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存在的情况下,社交平台的红利或许能促使中国产生下一个巨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创业资本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