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此前的报道显示,在过去数月,ofo主动裁撤或员工自行离职的幅度已经超出一家正常运作公司的人员流动范畴,经营颓势已然十分明显。
此外,自6月开始, ofo曾大刀阔斧推进的海外业务,也遭遇瓶颈,已经撤出或暂停在澳大利亚、印度、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业务。
拖欠供应商款项 ofo被卷入多起诉讼
资金链的危机,使得ofo相关的诉讼与纠纷在不断增加。
7月, ofo智能锁通信服务商表示,由于ofo超过半年未支付智能锁通信服务费,该服务商将对其服务的300万辆单车智能锁停止服务。
8月31日,上海凤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ofo拖欠凤凰自行车货款6815.11万元,已向法院提起诉讼。
ofo还被报道拖欠了云鸟、德邦、百世物流等多家物流供应商数亿元人民币的欠款。
此外,理想大厦的保安也称,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见到了多个前来催账的供应商,也遇到过催款人在大楼前拉横幅并最终报警的局面。
报价不断被压低 ofo融资陷入僵局
如今,深陷困境的ofo只能寻求“卖身”。
据悉,在摩拜以27亿美元卖身后,ofo的CEO戴威就将心理预期就从40亿美元下调到25亿美元。然而据投资界人士透露,目前资本市场对ofo的估值已经低至10亿美元,甚至更低。不仅如此,作为最有可能的潜在收购方,诚意已经不足的滴滴极有可能仍在伺机“抄底”,继续对报价进一步压低。
融资陷入僵局,无疑会让ofo的日子更加难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雪山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