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浏览彭博社的官网时,猛然间在同一篇文章的标题里既看到了中国的熊又看到了中国的熊猫,这个标题是长成这个样子的。
熊市?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进入“熊市”了?小编不服。更甚者,点开这篇文章,第一段竟然是这么说的:
全球?
表现最差?
之一?
小编更是不服。于是小编去翻了下全球股市年初至今的表现,表现如下...
美洲市场:
果然“一个人的地板是另一个人的天花板”。
下一个问题是,歪果仁怎么在中国的熊市里看到中国的国宝熊猫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搞明白,在歪果仁的眼中,熊猫是个怎样的存在。
看看熊猫抵达歪果仁的国家,歪果仁的反映就知道了。
搭乘“联邦熊猫快递号”抵达英国时,苏格兰街道的场景是这样的:
2008年7月,大熊猫“泰山”在美国过3岁生日时:
言归正传,小编也终于明白什么叫“为什么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熊市里看到了熊猫”了,意译过来应该是“为什么外国投资者看到中国的熊市很兴奋”。
有多兴奋呢?文章是这么说的:
不过,2017年的时候外国投资者全年净买入了中国内地公司的股票市值为753亿美元,不过去年沪深300指数的回报率为29.9%,而今年的回报率为-19.7%。
呀!不小心插了个硬广。不过,路闻只做负责任的翻译,可以跟着路闻一边学英语一边看全球经济。
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个
文章开篇前两段是这么说的:
这家公司年初至今的股价表现是这样的:
这到底是哪家公司呢?
小编在这里卖个关子,先说这家公司的CEO前一阵子搞出的一个大新闻。
这家公司的CEO如是说:XX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采访实录如下:
在ZTE中兴通讯(000063,股吧)被美国政府的指控导致一蹶不振,以及最近中国的华为公司在美国地区面临禁令之际,大家都想了解,为什么?他们都是中国公司,XX为何可以逃脱美国政府的打击,他们有何不同?
(此公司CEO强大的逻辑始于一种我们看不到的方式):
“XX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为了防止网友说小编断章取义,做截图如下:
说到联想是不是一家中国公司,小编带着大家回顾一下联想的发迹史:
联想,Lenovo,一般指的大概是联想集团。
想必大家也曾经都听说过这样的一个励志故事:联想教父柳传志,用20万起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联想帝国。
1984年11月,中科院计算所为转化计算所科技成果,投资注册创办了全民所有制的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计算所公司)。所长曾茂朝兼董事长,业务处长王树和任总经理,原八室副主任张祖祥和六室科技人员柳传志任副总经理。
注意,这里说的很清楚,联想前身新技术公司,是中科院计算所发起的,是计算所所长,处长担任领导。
1984年12月,计算所副研究员倪光南出任新技术公司总工程师,并且开始开发汉卡产品。
1988年,柳传志当上新技术发展公司总经理。
1989年11月14日,新技术发展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又称为北京联想。由中科院直接主管。
但虽然这样,计算所这个招牌,联想一直用到了1993年,非常耐人寻味。
但在北京联想成立前1年半,也就是1988年6月23日,新技术发展公司与中国技术转让公司,还有港资的导远公司,共同成立香港联想。
香港联想注册资金90万,各占三分之一。但有趣的是,中国技术转让公司虽然也是国企,但是因为在香港注册,所以算外资。而导远公司,算是外商。
顺便说下,这个香港导远公司,负责人叫吕谭平,祖籍惠州。英国留学后到香港工作。
吕谭平的公司获IBM授权,成为第一批中国业务代理。
那么合资成立的这个香港联想,主要业务是什么呢?就是依靠北京联想卖IBM的微机。
顺便说一句,香港联想的另一个股东,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在当时那个外汇匮乏,金融不发达的年代,既有充足的外汇,又能拿到很多贷款,这意味着啥,不必多说。
那么合资成立的这个香港联想,主要业务是什么呢?就是依靠北京联想卖IBM的微机。
顺便再说一句,香港联想的另一个股东,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在当时那个外汇匮乏,金融不发达的年代,既有充足的外汇,又能拿到很多贷款,这意味着啥,不必多说。
当时的香港联想,最重要的问题是做出业绩,然后IPO。
根据1994年香港联想的招股书(133-134页),有如下几个事实:
1.1992年10月15日北京联想投入9890万港币(约1270万美元),吕谭平等四位外商投入10万港币进行增资扩股。
2.香港联想总共发行的6.75亿股中,联想集团(北京)得2.618亿股,四位外商得2.08亿股。
也就在1994年,杨元庆异军突起,在北京联想干的有声有色。
杨元庆的主要功劳就是完全由经销商负责销售,基本不直销。这在当年的供求关系下,一路攻城略地,势不可挡。
而联想因为有一个民族品牌的光环,跟外资可以讲情怀,跟中资可以正面刚,那自然无往不利。联想集团(北京)因此如日中天了。
1997年,联想集团(北京)注入了香港联想。联想股价一度涨了200倍。
这时候呢,经过一番整合,联想北京变成了联想控股,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万里长征走到了最后一步。
2001年,北京市牵头,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联合批准了联想控股的股份制改造方案,联想用此前积攒的该分但未分红的资金,购买了35%的股权。代价是1.5亿人民币。
又等了8年,2009年,泛海买下了29%的联想股权。
但是资本市场不管你姓什么,国籍是什么,只要你能赚钱,能扭亏为盈,能超预期,投资者就会买买买;不过联想股价的做空者最近也是备受打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人民币交易与研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